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1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内容提要]本文着眼于全面描述常州市服务业整体现状,探讨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就此测算了常州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重点描述全市现代服务业特征,探索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轨迹,找出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常州实际,就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和布局进行了初步判断,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结构演变与社会转型过程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上升,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增长点。各级政府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寄望甚深,2011年7月13日,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因此,深刻了解本地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把握上,对于提升常州经济发展水平,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而促进常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就业充分保障、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常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圈中的领先地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一、常州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及水平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常州服务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一)服务业内涵2服务业是国际上通行的产业分类概念,我国习惯称为第三产业,它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劳务、信息或技能等为社会提供服务,以生产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广义的服务业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一切服务性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目前服务业大致划分为四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二)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产业,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了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必须首先了解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这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一次新的经济革命,是从技术到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商业模式、运行体制、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可以称之为“服务革命”。它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总体趋势。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三次产业结构变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法则指出,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发展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间产品附加价值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收入差异,劳动力、资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与资本又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与此相适应,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3的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证实了这一点。据2000年世界银行抽样调查统计,34个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61%,22个高收入国家为71%,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了80%以上。此外,美国《财富》杂志排定的全球500强座次前100名的公司中,零售业龙头老大沃尔玛位居第一,服务类行业的企业占到64家。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我们将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种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商贸、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物流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设计、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三)常州服务业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市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进入稳定增长发展阶段。目前,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行业,在常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总量规模上看,一是GDP总量快速持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997亿4元,增长了122%,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服务业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的目标。二是税收总量增加。服务业税收总量由2005年度5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1.4亿元,增长了127%。三是投资总量持续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大。从2005年的303.3亿元,到2009年的722亿元,增长了138%。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34.6%增长到2009年的39.6%,2009年同比增长14.1%,增幅高于全市GDP增速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3.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幅6.1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比例达到52.5%,超过第二产业。二是2009年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增幅超过全社会1.4个百分点,超过工业2.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39.4%,上升到2009年的42.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实现税收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全部税收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3.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35%,比上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四是从就业贡献看,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服务业私营个体户数大约15.5万户,占全部私营个体户数的76.6%;私营个体从业人数为48.9万人,占全部私营个体的35.4%。从服务业行业结构看,200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8.43亿元,同比增长9.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44亿元,同比增长18.9%,批发和零售实现增加值256.57亿元,同比增长17.7;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4.24亿元,同比增长14.3%。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30.4亿元,同比增幅19%,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近5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278.2亿元,同比增长18.9%。以5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行业比重较高、增长稳定,文化创意、科技教育、居民服务等行业虽然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传统行业,但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有望成为常州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从服务业创新看,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集群态势明显。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信息化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新兴服务行业正在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提升产业能级和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上,服务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发展理念等也在不断优化提升。同时,各辖市区依托各自优势实行差异化竞争,服务业集群发展态势也越来越明显。二、常州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的基本特征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并突出强调了后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服务业与在此之前的服务业的区别。他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因而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但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则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五大基本特性,即知识性、高增加值性、高素质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但具体到某一实际的服务行业,它可能同时具有五大特性,也可能只具有其中一二6个特性,例如旅游业的整体行业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但缺乏高科技性、高素质性和新兴性。只有诸如航天中心游和未来的太空游之类的科技旅游,才能同时具备现代服务业的五大基本特性。因此,在理论上就需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的五大特性,具体确定或有效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标准。一般而言,在做出总量定性判定的前提下,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同时具备五大特性的严格标准;二是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如旅游业,总量定性判定具有知识性和高增加值性,按宽泛标准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按严格标准则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又如,房地产业在我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业而言,具有新兴性和高增加值性的,但缺乏知识性和高素质性,按严格标准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按宽泛标准,又可以将其归类于现代服务业之中。根据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一般认为,现阶段宽泛标准的现代服务业大致包括通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中介和咨询服务、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目前,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主要用于理论和政策研究,它的分类与统计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存在一定的差距。统计上对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凡经济活动的性质相同就属于一类,而不看其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是否先进。而现代服务业则比较着重于产业的发展研究,把关联性的行业归于一类进行整个产业的分析研7究,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统计分类上属于一个跨多个行业的概念。我国现在较为通行的现代服务业定义主要以1、金融业;2、现代物流业;3、科技服务业;4、软件和信息服务业;5、服务外包;6、商务服务业;7、文化创意产业;8、商贸流通业;9、旅游业;10、家庭服务业十大行业为代表。现代服务业的十大项中,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等跨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行业类别,我们将这些行业另文探讨,下面我们将我市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进行描述:交通通信业持续发展。常州市交通行业已形成了交通框架复合化、运输结构合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稳中有升。2010年,全市完成客运量29201万人,客运周转量154.1亿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2%、19.8%;完成货运量13109万吨,货物周转量8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0%、16.0%;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156万吨,比上年增长15.9%。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宽带网络和网络平台,互联网用户迅猛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移动电话用户501.4万户,互联网用户88.9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8.1%、8.3%。全年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50.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实现零售额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商品交易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批如江苏凌家塘市场、常州长江塑料化工交易市场、江苏湖塘纺织城等影响力大、辐
本文标题: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4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