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森田疗法原理及操作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森田疗法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对神经质症的治疗。森田疗法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的结论,而是来自创立者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于神经质症的理论;关于神就质症形成的理论;关于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一、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关于神经质症的理论森田先生最初提出了“神经质”的概念。他认为神经质的症状纯属主观问题,因此他不把“神经质”作为一种疾病看待。后来森田先生的高足、森田疗法的另一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提出了“神经质症”的概念,他指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的一部分,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适应症。”神经症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可以是精神上的障碍,也可以是身体上的障碍,还可以是精神障碍与身体障碍兼而有之。神经质症则只是神经症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患者具有某种并非器质性原因造成的症状,这种症状对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患者本人有强烈的克服症状的欲望、并一直在做着克服症状的努力。如果患者对症状没有意识,也没有克服症状的强烈愿望,就不是神经质症患者。神经质症患者的症状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臆测性。这类患者常把一些生活中正常的心理与生理现象视为病态的和异常的,因此产生心理困扰,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并想努力消除这种困扰,结果适得其反,困扰不但未能消除,反而病态地固定下来,便形成了神经质症。容易出现神经质症的患者往往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具体包括:①具有极强的完善欲,主观要求过高;②比较理智,很少感情用事;③性格内向,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④没有反社会的倾向,不会成为罪犯。森田先生根据其对“神经质”的理解,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按症状分类):普通神经质(所谓神经衰弱)包括头痛、夫眠、头脑不清、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不必要的优虑、胃肠神经症、性功能障碍、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社交恐怖、口吃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症包括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关于神经质症形成的理论森田先生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疑病素质。疑病素质表现为精神内向,对自己身心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容易将正常的心理与生理现象视为异常,总是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根据森田理论,这是属于人类本性的生存欲的表现。事实上,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健康,但如果过分担心自身状况,过分自我关注,便会形成疑病素质。由此看出,对神经质的发病具有决定作用的就是森田先生所说的疑病素状。其次,森田先生认为,精神交互作用促进了“神经质”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集中注意,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感觉与注意进一步交互作用,使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过敏。例如,神经质患者因存在疑病素质,把偶然的一次没睡好觉当作是异常现象而加以特别关注。从而引起了对这种感觉的恐怖和预期不安,由于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失眠症状。此时患者的注意完全固着在他的神经质症状(失眠)上而无法自拔。此外,森田指出,患者陷于“思想矛盾”之中,这也诱发“神经质”症状的形成。其表现是:“理应如此”的愿望和“事已如此”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那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采取了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神经质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综上所述,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形成的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是患者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形成的“思想矛盾”。□关于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对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其要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破坏精神交互作用和消除思想矛盾。神经质症的形成是精神交互作用的结果。要对其进行治疗,就必须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森田指出:要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的接受态度,而不能采取对抗的态度。只要患者在心理上放弃对症状的抗拒,就会切断精神交互作用,症状就会减轻以至取消。因此,“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正是森田疗法的治疗秘决和最基本的治疗原则。神经质症最基本的特征不在于某种表面、外显的症状,而在于患者心理上对症状的一种本能的抗拒性,力图摆脱症状。例?:见人恐怖不能说是神经质症,而企图克制自己的恐怖并为此而苦恼才是神经质症;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说是神经质,而力图抗拒这种现象并为此而苦恼者才是神经质症。由于这种对抗的态度,症状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固定了下来。正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失眠者越是企图赶快入睡,就越难以入睡;而见人恐怖者,越想在人面前保持平静,就越恐怖。因此,患者越是千方百计地抗拒症状或消除症状,症状反而越严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森田先生提出了“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所谓顺应自然,森田把它看作是相当于佛禅的“顿悟”状态。而“顿悟”就是让神经质症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进行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达到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患者应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抗、压制和回避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身心的异物,要视若平常,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有,就让它有!”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态度。患者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如果见人感到恐惧,那就让它恐惧好了;失眠者,不要强求入眠,要采取睡也行,不睡也行的态度;感到痛苦,就让它痛苦好了——要直截了当地接受症状,并带着症状去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即“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对人恐怖的患者,虽然在人面前感到恐惧,但并非不能说话,要带着恐惧去与人交往,忍耐坚持下去恐惧就会减轻。这主要是由于“顺其自然、为所当力”的态度被坏了患者的精神交互作用,解除了其“思想矛盾”,症状也因而减轻和消失。(1)住院式森田疗法第一阶段绝对卧床期把患者隔离起来,禁止患者与他人会面、谈话、读书、吸烟及其他消遣的活动。除进食大小便外几乎绝对卧床。大约1周左右。第二阶段轻作业期禁止交际、谈话、外出,卧床时间限制在7、8小时,白天一定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晚上写日记,晨起及入睡前朗读古事记等读物。3~7天。第三阶段一般作业期患者可随意选择田间劳动、打扫卫生、手工操作等。但禁止交际、游戏、共同作业、无目的散步、体操等,只是自己做事或读书。1~2周。第四阶段生活训练准备期进行适应外界变化的训练,为各自回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做准备。患者要书写以行动为准则的日记,并交给医生批阅。(2)门诊森田疗法根据“如果有健康人的举止,心理自然健康起来”的治疗原则,可通过阅读森田的科普书籍或日记指导进行。(3)生活发现会(可认为是一种集体森田疗法)这是患者间在以互相帮助、相互启发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活动的一种组织。又分为地区性集体座谈会和学习会。1.森田疗法是目前中国所有心理疗法中适用性较强的一种心理疗法。它融合了精神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作业疗法及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禅的思想内容。它操作性强,对强迫症、对人恐怖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适应性障碍、失眠等多种心理障碍有独特的疗效。如果对森田疗法的理论一无所知,很难做一个好的心理医生。2.森田疗法不是万能的,对器质性的精神障碍、没有反省能力、忍耐性差、生的欲望不强的患者,很难有好的效果。换句话,也就是,对具有典型的森田神经质的患者效果好。3.森田疗法的运用有很多的技巧,不能拘泥于任何形式,稍微用不好,病人就产生阻抗。例如:对一个强迫症的病人,你告诉他要“忍受痛苦,为所当为”,病人可能会误解你的意思,产生愤怒的情绪,说:“医生,我实在是不能忍受了,我太痛苦了。”,不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让病人领悟到:我的痛苦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因为自己的过分关注而愈来愈重,如果能主动地作些事,它就会自然地减轻,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先试一试。4.森田疗法的精髓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目的本位,纯洁的心,这些理论是很抽象的很难理解的,必须身体力行体验它才能真正领悟。我的导师田代信维教授认为,许多心理障碍患者其真正的病因是自卑,没有自信心,在社会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表现出各种症状。只有树立小的目标、做小事,得到小的快乐,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成就感,逐步回复自信心,才能真正地治愈。最高的境界是完善人格,对待任何事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涉及很多哲学、世界观和信仰问题是很复杂的。5.学习森田疗法的人,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好的耐力,善于思考等前提条件,并有一颗谦虚的心,多和别人交流。可以说,一辈子也学不完。对医生,对患者,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学习。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很难领悟它;对于那些爱夸大的人,浮燥的人可能没有什么大作用,甚至起反作用。6.在中国,生活发现会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森田疗法的形式。中国的许多学者对森田疗法有很深的造诣。如:北大的康成俊教授、清华的樊富珉教授、山东的路英智教授、哈尔滨的曲伟杰先生及本站的晓松等学者都对森田疗法的运用和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希望以后有机会多与这些学者进行交流。在日本,生活发现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患者之间的的交流活动;另一种,便是短期的理论学习班,内容为森田理论的学习要点,分为七个章节。前一个交流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人际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因为神经症的病人一般都内向,缺乏社交技巧,也许是由于内向造成自我中心,所以总是将注意力指向自己的症状,总认为自己的症状是最重的,别人都是很幸福,为什么自己这么不幸等。在同伴交流中,发现原来有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症状,许多人比自己还重,一下子就释然了,也许就是阿Q精神的作用吧!另外,通过演讲,担任各种角色,如组织活动,游玩,提高了自信心,与人交往的时间多了,一个人自寻烦闷的时间少了,自然症状就轻了。生活发现会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这也证实了行动自然,内心健康的正确性。森田理论确实有独到之处。我认为它最精采的地方也许是它的治愈标准:并不是症状的消失,而是认为症状本身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富有哲理的。尽管有些人很难理解它,但它是真理。中国有句素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你有这种思想准备,有了挫折,有了不好的情绪,只要不过分地努力地想消除它,你就不会钻牛角尖。我认为,生活发现会就是让患者通过横向比较,开阔视野,打破恶性循环。在生活发现会里,大家有共同的症状,共同的性格,相互没有戒备,容易相处,容量相互理解。就象我和你们很容易沟通,而在中国心理治疗师网上,人家就恶意攻击,把森田疗法看成斜教一样。人是不一样的,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我认为推广应用森田疗法,只能在具有森田神经质性格的人群里推广。尽尽管道理很简单,有些人就是不明白。森田疗法的名词介绍一下在森田疗法中,经常使用的用语。森田正马是借用了佛教,特别是在禅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把它转化为治疗中所使用的名词。例如顺其自然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但要是说明起来就需要几千句的内容,现在用简单的一句佛教用语就可以表达出来,还省去了说明。当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后,就把它作为治疗用的标志性语言。要活用这些语言,常见于日记指导中。但是,当用于生活发现会的学习活动中,也取了良好的效果。不安常住此话与顺其自然相同,作为指导人们率直地表达心理状态而使用。要告诉人们,不安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所以事实上是不可能去除不安,也不能让不安消失。要是想从不安中逃避、想多少减轻不安的话,神经症的致病机制就会得到强化。要是考虑到这一点,承认不安、觉悟到不安是不能凭人的意志所能消除的,懂得这些基本观点后,就能顺利转到下一阶段了。不安心即安心这句话本来就是难懂和意味深长的语言,是所谓不安中才有安心的似懂非懂的话,让对方任凭不懂,以所谓的真是那样的心情,去转变对待不安的态度。因为感觉到了不安,才能多加小心。而且,不安保护着我们,所以要是感觉不到不安而走在街上的话,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像所谓的有了不安的心情,才能变得安心,一些牵强附会
本文标题:森田疗法原理及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6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