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03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朱顺娟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第一节: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第二节: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上篇:古代部分第一节: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丰富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使筑城与攻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这一时期铁器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生产,标志着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商业发展也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2、城市建设商业交换的发展,使部分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由于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城市防御功能加强。对城市选址有所讲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都城1、燕下都(公元前4~前3世纪)①地理位置在河北易县,是现存战国最大的城市遗址。②平面布置城市位于两河所夹的河滩地带,分为内城(城)和外城(廓)两部分,设有城墙,城墙为版筑夯土墙。内城东侧设有城壕,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运粮河,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②平面布置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天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城墙的外围;考古发现,居住主要分布在内城和外城的南部,临中易河;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部和北部,墓区位于内城的西北角。③规划思路基本建设在东城(内城),西城(外城)除一些坟墓和两处遗址外,并没有其他的遗迹。整个城的中北部都属于宫廷区的范围,宗庙,均分布在此区内,其他的手工作坊均环布在宫廷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以宫为主的政治活动的中心。城之南部则安排市、民间手工作坊等,组合而为一个以市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综合区。2、赵邯郸(公元前4~前3世纪)①时期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先后建都159年,是春秋末的重要的城市。②位置位于太行山东麂,其宫城在今邯郸西南,由三个小城组成③平面布局城内总平面面积为512万平方米,东城东西最宽处935米,南北最宽处1434米。西城比较的规整,东西宽1326米、南北长约1396米。北城也近方形,东西宽1362米,南北长约1557米。城址有土平台15处有几处形成一条轴线。南面一台面积最大。台东西两侧有双列柱石,是宫殿的主要的建筑遗址。④规划思路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构成。“赵王城”是“城”:宫殿,庙宇,社稷等集中与此,是政治活动中心。“大北城”是“廓”,手工作坊、市等集中于此。是经济活动中心。3、齐临淄(公元前4世纪)①位置位于今山东临淄城北,还有残址。②规模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宏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市总人口在30万以上。③平面布局由大城和小城构成,大城南北约4.5公里,东西4公里,周围约7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大城主要是居民点、工商业者和军队驻扎地;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自成体系,有以“恒公台”为主体的建筑群),近似锯齿形,主要驻扎贵族王宫,与大城相接,有道路相连。城市已形成商业街道,有比较完整的防水设施,并与城外河流联系起来,城内有排水沟,从城内排出城外,出口处有石栏防御。4、曲阜县鲁城呈不规则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四角呈圆角,周围有城壕。共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绝大部分门道宽10米左右,东北门宽14米。城市道路有两层。10条主干道,东西向和南北向各5条,宽度10米。5、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新郑县城附近,城分为主城及外廓城两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主城内是宫殿区及贵族居住区,居住区位于宫殿的北边,遗址中有房基、下水管道和水井,居住区北有残存的烧陶窑址。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还有一座仓城。6、淹城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有三重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和外城为不规则圆形。三道城墙为土筑,都只有一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有一条道路通向内城。城墙外有护城河。为战国时期城市遗址。7、楚都郢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内的长江北岸,纪山之南,又称纪南城。城址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门有7个。城外有护城河。宫殿区、金属铸造作坊区、制陶作坊区、古井。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的基本特点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都城一般由城与廓组成,城与廓形状较规则;但城与廓的关系有不同,如齐临淄城与廓重合,燕下都城与廓并列;内城为王宫贵族居住,廓一般为普通市民居住;城市的手工业、商业繁荣,集中在城廓地带;城市中已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特点,多位于河流边,一些城市引河修建护城河,并将水道引入城内,一方面可以加强防御,另一方面为城市的运粮、供水和排水提供便利条件。
本文标题:第03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8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