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灵昆一小夏海瓯2009年10月曾经在六年级的语文备课会上,曹鸿飞老师想我们推荐了本好书——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到家我就上网搜寻发现大部分网上书店这套书已经卖断货。这样的畅销程度,更加的激起我的好奇心,想一看究竟的欲望。好不容易托同事帮我买了这套书,拿到书后,直感慨:“看着封面就感觉这是本好书。翻开一看,更让人珍惜!……”看了第一章《语文之化境:诗意地安居》,让我联想到了王凇舟老师所推崇的诗意语文。我们的生活就是充满诗意,充满情感,充满幻想的。我们在学习语文当中也应该充满诗意,让孩子们感受大好河山磅礴之美,也感受小桥流水人家之精致之美;感受人性幸福之美,也感受人性苦难之美。让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享受人生,那么痛苦也变得柔和,困难也随之软化。人生只有在诗意的烛照下,才能显示出人生命意志的不屈,也能给生活带来温馨和快乐、勇气和信念。有了诗意才有了精神之柱。一千两百多年前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认为:读了30篇的文章,我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写文章,但是至少我知道了文章是怎么一回事。……自古自今,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有多少书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告诉自己继续看下去,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在睡觉前看几页这本书。当我看了第六章《言语人格:超越生存性和功利性》让我有些震撼;高考生在作文上写了“没意思!不写了”这不正是对死板的、传统高考命题作文进行的一次反抗吗?我欣赏这样的一种勇气,同时,我们也要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写作是为了什么?为分数?为荣誉?为金钱?现在的作文更多的“三无作文”:无情之文、无心之文、无才之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强迫自己写作,这样的作品又有何意义呢?语如果语文教育不能使学生感悟到生命创造的可贵,使他们对自身的价值观大于金钱观,那么不论在考试中获得多高的成绩,在未来事业上有多大的发展,拥有多大的财富,那都是教育的失败!我觉得无论学生的作文和教师的写作,我们都要摆正自己的观点,用心灵去写作,用心灵去做人,用心灵去做事。潘教授认为:任何成功的人生,都离不开写作,这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是我没有到那种潘教授所说的境界,还是,这种说法有些牵强?十大元帅,有几个以写作成就成功人生的?有多少的企业家是以写作成就成功人生的?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清洁工、邮递员……以写作成就成功人生的?……什么是成功的人生?我想:成功的人生应当是千千万万的、丰富多彩的,不一定就是以写作成就成功的,不一定就是以写作名垂青史的。主要是活的有意义,能实现自己有意义的人生价值,我想就是成功的人生。潘教授一直强调,叶老的教育思想,以实用为背景,以应时为目的。所以,潘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功利性很浓的观念。可是,我想,我们写作表达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只是源于一种写下来的冲动与一种完全内在的欲望吗?我想,如果我们写的东西,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等,是一种很难受、失落的状态。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完全诗意地活在完全孤芳自赏的境界里。“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不理想的状态。人不可能离开这个社会而“隐居山野”。似乎马克思亦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认为,只能说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化,而不能完全否定;或完全以非功利性的状态进行教育。人都要活在一大群人中间,虽然有许多不如意,有不少陋习……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但是我们依然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一直一直使得我们人类更加文明,更进步。有点像喊口号虚假,也不能说这是我们做教育工作者的无奈,我们依然要在这样功利性的社会中进行教育。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灵昆一小夏海瓯2010年4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六年级的新课程我参与了,我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六年备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想了很多,在生活中,在课堂中,我们原来认为正确的,习以为常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合理,违背了孩子们的需求。最近参加本科学历进修,其中我读到了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不能说我崇洋媚外,我在其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部分内容摘录如下: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为什么?”我迷惑不解。“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学是永无止境的,在一本有一本书中我进步了,我成长了。在讲台前我已经站了十年了,我不能说自己桃李满天下了。有事我都觉得自己已经够老的了,看了书之后发现自己原来在教育事业之不过是刚刚起步的“孩子”,回头想想感觉到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后悔自己好像“误人子弟’了,在一次又一次遗憾、懊悔中蹒跚地走着。
本文标题:读《语文:表现与存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5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