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抗原-中山大学-免疫学
抗原彭辉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抗原概述抗原的性质抗原的种类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超抗原和佐剂概述抗原(antigen,Ag)是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具有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和抗原性(antigenicity)免疫原性指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抗原性指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结合的能力。。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是完全抗原,只有后者没有前者的是半抗原(hapten),它加上载体(carrier)就成为完全抗原。如果抗原能引起机体发生耐受,它就是耐受原(tolerogen)如果引起变态反应,它就是变应原(allergen)。第一节抗原的性质一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核心1.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2.同种异体抗原3.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成分二抗原的特异性1.抗原表位定义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叫抗原决定基(antigenicdeterminant),是抗原与BCR/TCR结合的基本单位。表位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1)据结构分构象决定基和顺序决定基构象决定基(conformational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顺序决定基(sequentialepitope)又叫线形决定基,是序列上相连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2.抗原表位的类型(3)据功能分类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后者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2)据识别的受体分T细胞和B细胞决定基抗原分子中被TCR或者BCR直接识别的部分构成T或者B细胞表位。它们分别是与TCR和BCR结合。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受体,性质,大小,类型,位置,以及是否需要MHC等。T细胞表位(TCellepitope)Ep1Ep2Ep3•能够与MHC结合并被TCR识别的肽段•与蛋白质分子构象无关•与肽段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位置无关•主要决定于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宿主表达的MHC分子有关B细胞表位(Bcellepitope)抗原表面能够与抗体结合的最小单位即B细胞表位,具有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在形状上互补才能保证抗原与抗体的紧密结合。抗原B细胞表位抗体CDR3表位表位-载体作用表位-载体作用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共同抗原表位(commonepitope)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1.化学性质:蛋白最好,糖蛋白,脂蛋白,多糖,脂多糖有抗原性,脂类及胞核成分一般没有。2.分子量:10KD-100KD为界。越大越好。3.结构复杂性:芳香AA直链AA4.物理状态:聚合比单体强,颗粒比可溶好5.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复杂稳定的好,影响其抗原性。二机体的状况1.遗传因素:由MHC控制了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不同的应答强度。2.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轻壮年,女性,有无免疫抑制剂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途径,次数及佐剂的使用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强度第三节抗原的种类一据其刺激抗体产生时是否需要Th细胞分TD抗原和TI抗原胸腺依赖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有T表位和B表位。胸腺非依赖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1212CD40/CD40LB细胞B细胞Th细胞TI-1抗原TD抗原TI与TD抗原CD4二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1.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2.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性物质4.独特型抗原(idiotypicantigen)TCR,BCR或IG的V区具有的抗原性。3.自身抗原(autoantigen)自身组织因各因素影响而具有的抗原性A.大肠杆菌O86----B血型物质B.肺炎球菌14型----A血型物质C.溶血性链球菌----肾小球及心肌D.大肠杆菌Ol4型脂多糖--结肠粘膜5.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物质第四节非特异免疫刺激剂一超抗原(superantigen)1.概念:需极低浓度就可以激活大量淋巴细胞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E,HSP,gp120超抗原TCRVb抗原肽MHC-IIaT细胞APC2.原理:超抗原只与TCRVb的CDR1,2结合,而不和CDR3及TCR的a链结合,且不受MHC限制。3.超抗原的种类A.内源性超抗原(病毒性)(HIV)---人类的病毒性超抗原B.外源性超抗原(细菌性)细菌性外毒素组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4.超抗原的生物学意义A.超抗原与T细胞的耐受诱导B.超抗原与疾病a.急性毒素性休克综合征b.风湿性关节炎c.艾滋病二佐剂(adjuvant)1.概念: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有效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2.种类:1.微生物及其产物(分枝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及脂多糖2.多聚核苷酸---(po1y1:C),(po1yA:U)3.无机物----明矾及氢氧化铝4.脂质体,ISCOMs及CpG弗氏佐剂(Freundadjuvant)1.不完全弗氏佐剂:抗原与石蜡油或植物油等量混合,再加羊毛脂或吐温80制成油包水抗原乳剂。2.完全弗氏佐剂:不完全佐剂中加入分枝杆菌(死卡介苗)3.原理:改变抗原的物理状态,增加体内储留时间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原处理提呈能力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免疫三、丝裂原(mitogen)多克隆激活剂,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分类T-cellmitogen:PHA,ConAB-cellmitogen:PWM,LPS,SPAApplication:discriminationandcountofT-andB-cells,judgementofcellularandhumoralimmunefunction
本文标题:抗原-中山大学-免疫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5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