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一、演练目的...................................................................................................................................0二、演练前培训...............................................................................................................................0三、参加演习的人员.......................................................................................................................2四、预案演练...................................................................................................................................2五、演习动用的设施、设备...........................................................................................................2六、演习小组成员...........................................................................................................................3七、对演练效果进行讲评...............................................................................................................3八、演练事故处理九、应演练评审十、演习要.......................................................................................................................................3十一、演习总结...............................................................................................................................3十二、防暑降温预警机制(见附件一).....................................................................................4十三、防暑降温小常识(见附件二).........................................................................................4十四、演习照片(见附件三).....................................................................................................4防中暑预案演练一、演练目的进入6月天气逐渐炎热,气温上升至35℃左右。为提高项目人员对中暑人员症状的正确辨别以及能进行科学处置和抢救,达到及时抢救中暑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加强项目部在应急时的组织、协调能力,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检验和提高应急队伍的熟练程度及实际技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的按照项目部预定的方案实施,迅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伤害和降低财产损失。二、演练前培训演习前一天晚上,项目部安全长对全体人员进行讲解人员中暑原因、症状、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发放防暑降温小常识资料。1、中暑原因: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2、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3、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出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4、重症中暑症状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5、处理方法: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6、预防方法:1)躲避烈日:调整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施工;2)补充水分: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3)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预防中暑;4)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5)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26)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等;7)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三、参加演习的人员1.为了提高演练的效果和真实程度,演练的对象选择露天作业、劳动强度大的人工挖孔桩人员。2.项目部现场管理及应急人员。3.监理单位人员。四、预案演练14时30分,径钢筋加工场人员发生倾倒(现场演示,孔口人员佩戴安全带的作用),现场安全员王贻新及时将其扶起,搀扶至阴凉处,同时通知井下人员上井上休息,并通知应急组长杜乐乐。14:40,应急组织杜乐乐到达现场,询问、观察工人症状,发现工人体温略高,除头晕、口渴外,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确定为轻症中暑症,迅速采取措施急救。第一步:取来应急药箱的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让工人服用;第二步:工班长将工人扶到阴凉处,将其放倒在凉席上,头部略垫高,解开衣服,脱掉鞋子;第三步:由现场安全员准备凉水、毛巾,给工人擦洗;第四步:由专职电工将电源接到阴凉处,并启动电扇,电扇不能直接对工人吹;第五步:给工人饮用适当加盐的白开水。第六步:通知所有作业工人注意工中休息,注意饮水防暑。第七步:待当事工人恢复后,送其回驻地休息。第八步:事故调查小组对造成中暑的原因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今后工作中预防中暑采取的防范措施提出意见,让全体项目人员及施工人员对预防中暑能做到深刻的了解,确保夏季施工安全生产。五、演习动用的设施、设备3担架1付、医药箱1个、脸盆1个,毛巾4条,风扇1条,凉席1条,电源线1根,安全带2条,保险绳1条,软梯1条,氧气枕1个,应急车辆1台,饮用水若干,盐若干。六、演习小组成员组织策划:谭志坚指挥协调:张建波参与执行:杨俊峰王贻新司机:冯小兵其他:全体施工人员七、对演练效果进行讲评参加演习人员集合,对演练进行讲评。1、安全长杜乐乐对本次演练进行讲评总结。八、演练事故处理1.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2.安质部编写处理报告,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处理”意见。3.安质部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负责监督落实。4.安质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本次“事故”进行处理。九、应急演练评审安质部对本次演练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文件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批示。评审的内容:本次演练是否达到应急预案的目的;应急救援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救援队伍实际操作技能是否熟练;是否需要增加或局部修改方案。十、演习要求1、各领导及部门应认真学习演练内容,积极参加预演和演练。2、各施工队要认真组织学习,熟悉演练器材的使用和相关救援任务。3、在演练中各级人员、专业队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4、项目全体员工现场观摩,提高安全意识,了解应急救援知识。5、各施工队负责做好演练期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十一、演习总结4整个演练过程共用时55分钟,演练较成功,达到了本次演练的目的。通过这次演练,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检验了防中暑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检验了参加演练的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协调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提高了人们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为今后同类事故的救援提供了经验。需要继续加强的方面:1、职工对防暑降温知识的掌握太少;(下发防暑降温小常识手册)2、工地无常备防暑药;(购买防暑药常备工地)3、项目部无防暑预警机制,不利于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制定预警机制)十二、防暑降温预警机制(见附件一)十三、防暑降温小常识(见附件二)十四、演习照片(见附件三)附件一防暑降温预警机制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启动蓝色预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启动黄色预警。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
本文标题:防中暑预案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7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