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1)
436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437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一、国际大都市的分类对国际大都市的分类,目前大体有如下三种方法:第一分类法:按国际大都市所具有的政治、经济职能状况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国际政治型,如日内瓦、莫斯科;第二类是国际经济型,如香港、新加坡;第三类是国际政治、经济综合型,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这是使用较早也较普遍的分类方法。第二分类法:按国际经济主导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国际金融型,如卢森堡、苏黎世;第二类是国际港口、贸易型,如阿姆斯特丹、巴拿马;第三类是经济综合型,是金融、贸易、港口、科技等综合型经济中心,如纽约、东京、伦敦、香港等。第三分类法:以国际经济活动转移与变化的层次为标准,把城市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中心城市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二级中心城市如亚洲“四小龙”所属的大城市;三级中心城市是东盟国家的大城市。这一分类法虽然有点简单化,但反映了国际大城市结构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动密切相关,即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国际城市化进程。二、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上海在建成国际大都市过程中要正确地进行目标选择,恰当地为自己定位,除了要了解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共性、一般分类及其类型之外,还应对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向和新特征有一个基本的预测、认识和把握。这样,我们才能既立足当前,又有超前意识。否则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无法实现超越性、跳跃式、大跨度的超常发展。从全球的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世界经济重心从本世纪下半期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从而国际城市区域布局也发生了区位转移,即向亚太地区转移,预计90年代下半期到21世纪初,都将处于这种国际性大城市的重组时代。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极大地推动国际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组与变化。沿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兴起,首先带动了东京、汉城、香港、台北、新加坡、曼谷、悉尼等国际性城市的兴起。上438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中部,正处在国际性大城市重组变动的区域之中。一方面,上海将会成为太平洋经济圈东、南、北三面向西辐射的桥梁和重点;另一方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上海必将成为连接东亚、东南亚和中国内地的中心点和交汇点。如果我们把眼界进一步打开,随着中国经济在亚太经济中地位的提高,随着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上海将会成为连结亚洲、美洲和欧洲经济的一个新的中心点和交汇点。到那时,上海将成为一座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现代国际大都市。城市作为人类和经济活动的聚集空间,其国际性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有当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时,才开始了国际性大城市时代。机器大生产的出现是第一个国际性城市时代的原动力,使伦敦、巴黎等城市成为世界性的贸易枢纽,并且作为世界性制造业和生产基地的中心地位开始确立。然而,20世纪世界性的技术革命改变了原来空间上的局限,产生了第二个国际城市化时代。与第一个时代相比,最为显著的区别是国际城市带的出现。如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组成的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由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京都、神户组成的日本北海道城市带等。这样,就使原来个别城市的点状辐射走向带状辐射、群状辐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这种城市向国内和世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它使原来的松散的联系变得较为紧密,并促使城市的功能类型、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因此,国际城市带或城市群的出现告诉我们,当代国际城市发展的时代,已经不是近代那种几个明星城市独领风骚的时代。以城市带或城市群为特征的国际大都市的成长告诉我们,必须从区域城市布局与关联中来考虑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模式选择问题。不仅如此,当今世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时代。在这个进程中,国际间的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形成了集团经济的对峙。因此,单个国际城市所面对的国际竞争将十分严峻。它要求作为中心城市的国际大都市与周围城市群体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形成严密而又合理的“城市集团”,来面对世界性区域性集团的竞争。从这个方面来说,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未来职能不再局限在原来那个空间中进行协调,而是进入开创地区城市经济间全面协调的时代。未来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将以协调大城市集团共同发展来面对世界区域集团竞争,以此为其明显的管理特征。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而受到资源的供给性约束。同时,由于供给是由需求来调节,因此需求结构变动也制约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两极性约束的限制。而人类克服上述两种根本性约束的主要手段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一方面创造出日益丰富和广泛的新的社会消费方式,从而不断改变439着传统的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又不断创造出许多新型产品来替代那些日益受资源约束的传统产品,从而克服社会资源的约束。当前在许多国际大都市中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就是科学技术、知识、智力作用逐步显露出来的实证。未来的21世纪,传统工业化文明时代的大都市发展模式宣告终结。与后工业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时代相适应,原先的高度集中的制造业将从这些大城市中扩散、转移和分离出去,将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其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那时的国际大都市将以生产和分配技术、知识和信息产品这一全新的城市功能为其主要功能。这样既彻底摆脱了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病”,又走在信息化甚至智能化时代的前列。因此,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的长远关键所在是把信息和科技、教育相结合,大力发展高科技和生产知识、信息产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谁拥有高科技和智力或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强大优势,谁占领智力的制高点,谁就将是未来国际大都市的佼佼者和决胜者。三、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现在让我们来为上海建成什么样的国际大都市进行目标选择,并从战略与策略的高度来为上海的未来发展定位。从类型选择来看,若以国际政治、经济职能状态为标准,毫无疑问上海属于经济型国际大都市;若以国际经济主导功能为标准,很显然上海将选择经济综合型国际大都市模式,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上海具有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综合经济功能;若以国际经济活动转移与变化的层次作标准,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如今的上海还在“三级中心城市”的位置上。不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状况,上海在总体经济实力、现代城市功能和经济国际化程度与水平上,都要高于新加坡之外的一般东盟国家大城市。同香港、新加坡比较,尽管上海在某些方面也许并不比它们逊色,但从整体实力、总体水平来看,又同它们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看来,把上海目前所处的结构层次定位在二级与三级之间“即二级半”的层次上可能是比较恰当的。而上海建成国际大读都市的目标从世界城市结构层次的排列来看,应是以香港、新加坡为主要参照系,走在除东京之外亚洲其他大城市前列的、跨入“二级中心城市”层次的现代国际大都市。综上所述,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模式可否这样来概括:具有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综合功能的远东“二级中心城市”。当然,在策略上我们甚至不妨自认“老三”,以便励精图治,不断鞭策自己,痛440下决心,急起直追;但在战略上,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瞄准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新特征,加快产业转换,加速开发和开拓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并注意“大上海地区”(紧密的地区和城市集团)和周围城市群体的建设,到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时候,上海在整体经济实力和整体城市功能等方面,不仅赶上,甚至会超越香港和新加坡。这是完全可以预言的。(《特区经济》1993年第10期)上海建成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条件分析上海要建成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项规模巨大、标准很高的系统工程。上海是否有条件实现这一高水平目标的系统呢?应当说,上海已具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系统的条件。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本来就雄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据1991年全国十大城市的统计资料,在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各项总量指标上,上海都居十大城市的首位。这一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达1975亿元,是北京895亿元的2.2倍,天津782亿元的2.5倍:广州537亿元的3.7倍。从国内生产总值看,上海为857.7亿元,是北京的1.5倍;天津的2.5倍;广州的2.2倍。其他一些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外贸口岸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等指标,上海也都位居第一。尤其是近年来,上海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加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都在全面、高效地向前推进,为实现建成“三个中心”、“一个龙头”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80年代上海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一倍,年均增长7.4%,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进入90年代,开始加速增长,1990年、1991年与全国持平。1992年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工业300种优先发展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近40%,能源、原材料产品、建材、机电类产品、新一代耐用消费品以及轿车、441通信两大主导产业产品的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8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朝着合理、优化的方向调整。长期萎缩的第三产业出现较快发展的势头。其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0.1%,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长2.7%和6.8%的速度,其中金融保险业、旅游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业发展更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80年代初的21.1%提高30.8%。这一比重1991年提高到31.8%,1992年更提高到33.1%。整个80年代,第三产业平均每年上升0.8个百分点。但进入90年代,第三产业也加速发展。1992年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产值增幅和投资比重分别比全国高出3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3)要素市场建设迈开大步。近年来,上海把培育现代化大市场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以要素市场为突破口,市场体系建设在短期内跨出了一大步。金属、煤炭等首批国家级期货市场已经建成运行,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各地。这些市场在建立之初,就参照国际惯例,采用先进的交易方式和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全国同类市场起到了示范性作用。金融、生产资料、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交易规模迅速增长,单1992年全年证券交易即达760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量494亿元,上海已成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外汇调节市场成交37亿美元,短期资金市场同业拆借达1600多亿元,居全国首位,金属交易所累计交易额突破600亿元,其价格指数已左右着全国的金属交易市场;土地批租201幅,有2060万平方米的国有土地通过有偿转让进入了房地产市场。由于各类资金、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使上海迅速成为全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交汇点,长期以来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资金、原材料不足的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使上海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有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由于资金、资源流进流出,也增强了上海经济对区域市场的辐射力和对全国经济的影响。(4)浦东开发开放加速全面启动。近年来,上海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浦东开发按照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新区的要求,实行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基础建设、金融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三个先行,高标准地推行开发建设。到1992年底,新区有外商投资企业737家,总投资近4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15.6亿美元;中央各部门和兄弟省市投资的企业1410个,直接利用外地资金92.2亿元人民币。浦东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而且投资项目大,第三产业项目多。在陆家嘴小区内建设的120多项楼宇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亿人民币;金桥小区平均每个项目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大批金融、贸易、商业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企业进入了新区。原定五年完成442的新区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可提前两年竣工。四个重点开发小区加速启动,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初具雏型。由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增强了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
本文标题: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