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小学体育健康培训讲稿
“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稿主讲人:***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实现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一、课程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几方面。二、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三、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2、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目标。(身体适应、精神适应、心理适应)四、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角色的要不断转变1、不“放羊式”教学。2、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用公正合理的态度对待练习中发生的教师意料外的事情。五、各学段体育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课程两大类:1、理论课程包括: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卫生常识、健康保健、安全常识和室内活动。2、实践课程包括:基本体操与队列、田径、游戏、武术、球类、技巧、韵律活动和舞蹈、传统体育项目。3、一二年级:在球类游戏中做单个动作,如拍球。做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等一些趣味性运动。4、三四年级素质训练:以短跑为准、100米冲刺、50米冲刺、30米加速跑、障碍跑、站立式起跑、蹲踞式起跑等。技巧:仰卧起坐、前后滚翻、燕子平衡。球类:小篮球、足球、板羽球、乒乓球、羽毛球、垒球。游戏:三人五足接力、背人过障碍、传球接力、贴膏药及韵律操活动等。5、五六年级素质训练:以耐力训练400米、800米、1000米、1200米、跳绳跑等。技巧:翻单杠、平梯、仰卧起坐、前后滚翻、二头起、燕子平衡。球类:篮球、足球、排球(传球、垫球)、实心球(前抛、后抛)、垒球、板羽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少年拳第一套、武术操。游戏:齐心协力、跳长绳、人球赛跑、大渔网、圈篮球及韵律活动等。六、体育课流程(一)、时间、内容、教学重难点、目标、教学准备(器材)(二)、教学过程:包含有三个部分1、准备部分教学常规:站队之前选好方位,教师是面向太阳,学生背向太阳站队。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学生,检查服装(教师必须是运动装运动鞋),宣布本课内容。准备活动:广播操、徒手操、慢跑、小游戏等。2、基本部分:本课主要内容,动作要领要讲清楚必须做好示范,游戏规则要讲到位,游戏开始之前选好学生裁判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原地抖动身体,小游戏、韵律操等。讲评及总结本课:多鼓励差生,多表扬优生。总之我们上体育课时要灵活多变,要随时随地的去观察学生的变化。要去应变所发生的事,同时一定要注意体育课的安全。七、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1.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在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特别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以促进课程目标的实施。2.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标准》,《标准》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标准》,并结合本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本地的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3.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二)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1.《标准》构建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各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另外,由于《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各水平目标以及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2.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3.体育与健康的课时,1~2年级相当于每周4学时,3~6年级相当于每周3学时,但《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1)实践性原则本课程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要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实践。只有让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身体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现象。在充分保证体育实践课的前提下,也可以安排一定时数的室内教学来讲授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2)灵活性原则应按照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和难易程度安排教学时数,并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时数和进度。(3)综合性原则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指向多种教学目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以保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实现。4.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可采用教学单元的形式进行。特别在1~6年级的低、中年级,主要是打好体能的基础,可采用复式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可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八、也谈社会适应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水平目标】水平一: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水平二: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水平三: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说出或写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水平目标】水平一: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从报刊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水平二: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一些体育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简单评价一两个体育节目或栏目。水平三:具有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的一般方法;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本文标题:小学体育健康培训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9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