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摘要]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依赖于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文章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对当前江苏沿海经济和产业的诸多方面进行解剖,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江苏沿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关键词]江苏沿海;产业发展;SWOT分析[基金项目]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yfy1010“江苏沿海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性高校专业结构的影响”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蔡亚轩,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专职教师,江苏盐城,224005[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0)08-0082-0004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体现在区域产业的发展上,产业的发展状况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江苏沿海经济带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种种因素而处于“洼地”状态,其沿海经济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远低于山东、广东、福建以及浙江等省份。为使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成为江苏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实现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如何发展江苏沿海地区产业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对当前江苏沿海的经济和产业的诸多方面进行解剖,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江苏沿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一、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江苏沿海经济带分布有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地级市及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14个县(市)。其产业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与优化。第一、二和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二、三”型逐步发展到目前的“二、三、一”型。2000年,江苏沿海经济带产值比重为23.4∶43.9∶32.7,到2008年,这一比值变为14.3∶51.3∶34.4,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与优化。但与山东、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比重最低,如表1所示。按照国际三次产业发展的比例结构标准,浙鲁粤三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比江苏沿海经济带相对合理,广东产业结构最优,浙江、山东次之,而江苏产业层次最低。因此,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二)产业集中程度有待提高经济基础理论按照“外向”和“内向”功能把区域全部经济活动分成基本和非基本经济活动两大部分。基本经济活动主要为区域以外的地区服务,通过产品和劳务的输出,为区域带来收入,并以“乘数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与扩张,非基本经济活动主要为区域自身的运行服务,其发展以区域本埠的需要为基础。区位商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当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时,表明该部门为净输入,全部属于非基本经济活动;当区位商大于1时,则表明该部门存在着输出活动,即存在基本经济活动。区位商的计算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知,江苏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区位商一直大于1,有较强的外向性,不仅能满足本区域的需要,还有较强的输出能力;第二产业的外向能力最弱,三年的区位商分别为0.87、0.90和0.92,即表明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没有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区位商更低。第三产业的区位商也一直小于1。从总体上来看,江苏沿海区域的第二、三产业竞争力不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真正体现出来。(三)主导产业基本形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带已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南通市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轻工食品、电力能源和船舶修造六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2008年六大产业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占30.7%、27.5%、11.2%、7.2%、4.8%和3.2%,合计达到84.6%。盐城市已经形成了机械、纺织、化工、汽车四大支柱产业,2008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连云港市已初步形成食品、化工、医药、纺织和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2008年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1%;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利税占全市规模40%以上。二、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地缘区位优势明显江苏沿海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心部位,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走廊和陇海-兰新铁路开发轴线的结合部。随着苏通大桥、崇海大桥及沪崇启过江通道等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加快融入长三角进程;且与发达的经济体――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影响下,该区域将成为承接日韩等国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2.沿海滩涂土地和环境资源优势江苏沿海作为经济发展的洼地,有着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尤其盐城市人均土地和耕地占用量分别为0.2公顷和0.1公顷,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仍有21%的土地未被利用,其中1/3多为滩涂,并且滩涂还以1330公顷/年速度向外淤长,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将为沿海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支撑。沿海大部地区目前是待开发的处女地,拥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容量相对较大。3.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较为发达,是江苏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和优质油料生产基地。2005年耕地总面积和农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33.9%和34.3%,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外向型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发展基础也为促进人口和城镇积聚、推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二)劣势(Weakness)1.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虽然沿海地区工业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在全省的比重仍然较低。2005年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的工业总产值为342.87亿元、1097.7亿元和2143.39亿元,分别仅占全省的1.1%、3.5%和6.7%。按三大产业划分标准,选取沿海三个城市2000年产业增加值为初始数据,2005年产业增加值为目标年数据,利用Shift-Share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中沿海的竞争力偏离份额均为负值,表明沿海产业竞争力较差。2.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集聚的载体欠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集聚的能力大小,城市化水平越高,促进产业集聚的能力越强。2005年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8.1%、41.7%和45.8%,同期江苏平均水平达到了50.5%,可见沿海城市化水平与全省有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城市聚集经济的发挥,从而使某些产业缺乏必要的载体支撑。3.资金积累和吸引外部资金不足,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2005年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市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分别为24.59亿元、37.89亿元和71.99亿元,其中连云港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南京市的11.65%;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521元、474元、934元,其中盐城市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苏州市的9.1%;人均储蓄存款分别为5205元、7373元和15132元,其中连云港人均储蓄存款仅相当于苏州市的15.3%;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2.75亿美元、1.62亿美元和15.32亿美元,三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仅为苏州的38.5%。资金积累和吸引外部资金的不足,既造成目前经济发展缺乏活力,更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机遇(Opportunity)1.国内外资本、产业的不断转移和技术、管理方法的外溢扩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际资本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落脚点,从而把区域经济纳入全球经济循环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沿海地区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强烈冲动将吸引外部资本和产业不断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技术和管理方法更新速度加快,并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通讯、交通等网络的不断完善在更大范围内扩散。2.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交通条件的质变性改善是导致经济诱导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跨江通道的规划建设将对强化江苏沿海地区与长三角核心发展区的经济联系发生根本性的影响。江苏沿海区域将全面融入长三角,实现与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间的资源融通、交通互联、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环境共保、机制互动,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为全面纳入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连云港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机遇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连云港,最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连云港是江苏沿海城镇带的重要部分,连云港位置的提升也是江苏沿海在国家层面上的位置提升,连云港的加快发展将对沿海地区的整体崛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江苏省及国家全面实施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从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实施包括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沿沪宁线的四沿战略,将沿海地区的发展放到与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特别是近期国家将江苏沿海发展纳入到国家层面,将会把江苏沿海地区打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挖掘江苏沿海的发展潜力,为江苏省的发展提供后劲。(四)挑战(Threat)1.大规模开发与保护沿海生态环境的矛盾长期以来,江苏沿海一直是全国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江苏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主要承担着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的重任。随着沿海开发机遇的到来,该地区必将迎来一轮工业开发和城镇化发展的高潮期,从而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在沿海开发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开发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贯彻空间集约开发将是面临的重要挑战。2.外部城市与区域竞争加剧的挑战沿海区域作为后发地区要崛起,既面临着长三角城镇群其他城市的竞争,同时也面临周边的苏、鲁、浙、粤等省市沿海地区的竞争,与这些地区相比,在市场成熟条件、对外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储备、资金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压力非常巨大。3.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带来的威胁目前,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与苏南迅猛发展时期明显不同,多极化和全球化进程较之以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尽管全球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导致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固有矛盾进一步突出,较多国家纷纷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以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国际经济摩擦呈上升趋势;能源问题尤其是石油价格攀升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的重要因素,为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的变化将给沿海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威胁。三、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对策通过上面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确定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对策。1.以开放作为产业发展第一动力,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与产业转移突出向“东”开放,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重点瞄准日韩和港台的产业资本,着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日韩、港台投资密集地之一;注重向“南”开放,主动连通上海、接轨上海;增强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的意识,加强与沿海腹地产业分工与合作。2.以港口开发为龙头、城镇发展为依托,实施大项目带动策略依托连云港、大丰港、射阳港等沿海港口的开发与建设,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港口功能分工建设和协作;同时,积极依托这些港口及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大都市区,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挖掘产业发展潜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新的港城,实现点线面的开发和发展,实现产业、城镇与港口发展的良性互动。3.推动产业集中化布局,实施集聚式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对产业、产品、资源、市场和空间的整合,强化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功能定位,促进工业园区整合、优化,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4.构建生态循环经济,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生产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
本文标题: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4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