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浅谈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殿生迪尔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06月02日-2-摘要建筑行业是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之一,利润微薄,受外界环境影响尤为敏感,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但不同公司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风险管理方面依然是薄弱环节,风险管理未形成专业部门,尤其在基层项目部,缺少专职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较淡薄。本文简单介绍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和主要对策决策,希望能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决策--1--浅谈施工项目风险管理1.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行业间相互依赖日趋紧密,但彼此间的商业关系却因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变得更加具有竞争性,尤其是近两年,中小热电国家审批越来越少,电建公司施工任务不足,再加上小型的施工队伍迅速成长为有资质的施工力量,使得本来就僧多粥少的建筑业竞争更加白热化。作为本来就薄利的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除了各种硬件条件外,如何完善企业管理,也是决定其存在的重要因素。风险管理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风险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良好与否将直接关系着该项目的成败,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是企业所需,更是项目所需。2.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2.1风险管理概念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没有特殊性。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一般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此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风险实施、风险检查。2.2风险量在风险控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形象表达方式是等风险量曲线。所谓风险量,是指各种风险的量化结果,起数值大小取决于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潜在损失。与风险量有关的分析方法是等风险量函数曲线,就是风险量相同的风险事件所形成的曲线,如下图2-1所示。R1,R2,R3为三条不同的等风险量曲线。不同等风险量曲线表示的风险量大小与其风险坐标原点的距离正比,即距离原点越近,风险量越小;反之,则风险量越大。因此,R1R2R3。建筑工程风险被量化为关于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的函数,但在选择对策之前-2-还需对建筑工程风险量做出相对比较,以确定建筑工程的相对严重性。等风险量曲线指出,在离原点越近则风险量越小。据此可将等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分别分为L(小)、M(中)、H(大)三个区间,从而将风险量图分为LL、ML、HL、LM、MM、HM、LH、MH、HH九个区域。在这九个不同区域中,有些区域的风险量是大致相同的,我们还可分为VL(很小)、L(小)、M(中等)、H(大)、VH(很大)。如图2-22.3风险管理目标分解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的分解是根据工程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将其分解成若干小系统,其分解的程度一般以使人们较为容易的识别出建筑工程风险,使风险识别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筑工程风险的分解可以按目标(进度、质P风险发生概率q潜在损失R1R2R3图2-1等风险量曲线MHVHLMHVLLMPP图2-2风险等级图风险增大-3-量、安全)、时间(设计阶段、筹建阶段、施工阶段等)、结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等)、影响因素(技术、自然、经济等)等方面进行:由于每一个建筑工程风险均从头开始识别风险因素,不仅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由于识别的主观性导致风险识别的随意性,是结果缺乏规范性。另外,也不利于成果资料的不断积累,对今后的风险识别工作缺乏指导作用,风险清单解决老这个问题。前面已叙述过风险的目标分解,通过适当的分解方式来分解控制对象是建建筑工程初试清单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首先将其按单项、单位分解,再对单项、单位工程分别按照时间、目标和因素进行分解,可以轻易地识别出建筑工程主要的、常见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初始风险清单只是为了方便人们较为全面地认识风险的存在,而不至于遗漏重要的项目风险,因此,并不是风险识别的最终结论。在初始风险清单建立后还需要对风险清单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正,以进一步识别有意义的项目风险,其依据可以是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和针对某具体工程项目所进行的风险调查。3.建筑工程风险对策决策的过程3.1风险对策决策的一般过程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对策的制定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复杂程度也是非常地大。尤其在施工的现场,出现各种未预料到的风险的可能性也是非常经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风险控制人员有统筹全局风险控制思想,时刻注意搜集有关数据进行风险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我们一般遵从这样的风险对策制定过程:根据企业在风险评价前制定的标准看评价结果是否有超过项目风险可接受的情况出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3.1.1当项目整体风险超过评价标准很多时,立即停止,取消项目,采取风险回避措施。但是这样也失去了从项目中获利的可能性。因为一般高风险都伴随着高利润。3.1.2当项目整体风险超过评价基准不多时,采取挽救措施。挽救措施有以下两种情况:首先,降低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重新评价,看一看风险评价基准降低后项目是否可行。其次,是改变项目的目标和策略,若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可被接受,则不必改变项目原定计划,而应集中注意力监视己识别出的风险、深入查找尚未显露的新风险,努力提高项目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对于各具体风险应该进行严格检查,必要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4-这就是风险决策的一般过程,详细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用图表示,如图3-1所示。风险量大小是否灾难性风险能否自身承担风险是否定量是否可回避是否可预防和减少剩余风险是否很大加入风险清单是否有风险风险定量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执行决策检查结束管理开始是否否是大是否是是否否是是能*计划性风险自留*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保转移险*非保险转移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小否图3-1风险对策决策的过程-5-3.2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使其不发生或者不再发展,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班子又没有别的办法控制风险,这时就应该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风险回避这一策略时,有时要做出一些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比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如施工单位参加某建筑工程的投标,开标时发现自己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承包商的报价,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漏算,因而拒绝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虽然这样做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但比承包后严重亏损的损失要小得多。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回避虽然是一种比较好的风险应付之策,有时甚至是最佳的对策,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但回避风险会失去从中获益的可能性。总之,虽然回避风险是一种必要的,有时是最佳的风险对策,但应该承认这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对策。我们在采取回避策略之前,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如果处处回避,事事回避,其结果只能是停止发展,直至停止存在。因此,应该勇敢地面对风险,这就需要适当的利用风险以外的其他对策。3.3损失控制损失控制又叫损失减轻,是指在风险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在风险发生后,采取有效措施缩小风险影响的范围,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或者弥补已造成的损失。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风险对策。预防损失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而减少损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损失的严重程度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一般来说,损失控制方案都应当是预防损失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结合。预防损失措施包括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保持通畅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完善系统的风险跟踪和控制机制等。这些措施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损失。减少损失措施经常使用的有风险应急计划和项目风险金。应急计划是在风险发生时所-6-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的安排,包括人力、物力、经费等资源的调配和合理使用等计划。风险金是承包商在工程总价上另外附加的一笔费用,用于应付那些难于预见和控制的风险,以确保承包商的利益。应急计划和风险金是项目投标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尽管这样的考虑有时会丧失一定的价格竞争力,但是,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样做仍然是可行的、合理的。在采取损失控制这一风险对策是,所制定的损失措施应当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就施工阶段而言,该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预防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地预防损失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在许多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在损失能够制计划系统中,预防计划的内容最为广泛,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和技术措施等。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在严重风险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付诸实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的、恶性事件发生后,不至于惊慌失措、也不需要临时讨论研究措施,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减少必要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应急计划是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其宗旨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实施尽快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应急计划不仅要制定所要求的相应措施,而且要规定不同工作部门相应的职责。三种损失控制计划之间的关系基本是按风险事件发生的阶段安排的,预防计划主要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制定比较详细的预防措施,在风险评估后或风险控制系统预测风险即将发生时使用;灾难计划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用于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是使用,以备现场风险控制人员在事件发生时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道怎样去应付,并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准备进入工程的恢复准备工作;应急计划是事件发生后用于恢复现场的具体措施或程序,是灾难计划的继续,调整施工进度、资金安排计划,并为保险和索赔准备必要的依据和材料整理工作。3.4风险转移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是风险决策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的一项对策。当企业无法通过其他的方法化解风险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风险转移的目的不是减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者身上。当项目-7-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建筑企业进行风险转移的形式有大体上可以有两种形式,即非保险风险转移和保险风险转移。非保险风险转移是将整个项目或项目的一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保险风险转移是对那些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保险,通过保险来分担企业的风险。3.4.1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又称合同转移,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开脱责任合同。业主将合同在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例如采用固定总价或单价包死合同将涨价风险转移给承包商;②出售或分包。例如将工程中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又没有相应技术的工程内容分包给专业分包商,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③第三方担保。例如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和预付款保证。与其他的风险对策相比,非保险转移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如物价上涨、法规变化、设计变更等引起的投资增加;二是被转移者往往能较好的进行损失控制,如承包商相对于业主能更好的把握施工技术风险,专业分包商相对于总承包商能好得完成专业性强的工程内容。3.4.2保险风险通过购买保险,建筑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保险这一个风险对策的缺点首先表现在机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工程保险并不能转移建筑工程的所有风险。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风险,应将工程保险和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结合起来使用。对于不可保风险,必须采取损失控制措施对损失加
本文标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