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学原理课件(全)[1]
管理学原理刑以群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推荐书籍与网站《管理学》第五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报纸:图书馆电子数据库:Businesssourcespremier(Ebscon)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什么是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有效地进行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协调人类活动,以提高稀缺资源利用效率、增进人类福利的科学.管理与组织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组织环境(2)组织要素的整合1、要素内部的整合.组织成员的整合;组织目标的整合;组织活动的整合;组织资源的整合.2、要素之间的整合活动与环境的整合;目标与活动的整合;活动与人的整合;(3)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的性质:企业与市场;Coace(1937)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Williamson(19751985)企业是那种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社会经济单位.企业的任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获取利润;(3)企业的活动:资源的筹措;资源的转换;产品的销售.(4)管理的职能: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到目标所必需的行动.2组织:合作与协调的需要,确定活动,设计岗位,划分部门,根据人的特点安排任务,制度化职责与关系.3领导:指导员工行为,沟通,激励.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偏差.5创新(5)Mintzberg(1974):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来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1代表人角色;2领导者的角色;3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4监督者角色;5传播者角色;6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7企业家的角色;8干扰应对者;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角色(6)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中层次之,高层对技术技能要求不是很高.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它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致相同.3概念技能:设想观点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2比较研究方法;3调查研究方法;4案例研究法;5跨学科研究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一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巴贝奇:劳动分工可以减少工资支付;提出利润分配制度;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欧文:人事管理的创始人二、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变大,资金需求变多,企业管理职能与所有权分化.泰罗所创立的管理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从注意盈利分配到盈利中间;从经验到科学;增加利润和工资)二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果;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度;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称管理为计划职能,劳动为执行职能.同时代的其他人:1甘特,设计了编制进度计划的甘特图;提出“计件奖励制”2Gilbreth和Lillian:动作研究3福特,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产品系列化,零件规格化,机器及工具的专用化)二(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925年出版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提出企业经营的6大职能和管理工作的14条原则.企业经营六大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工作的14条原则:例如:分工;权力与责任;统一命令;秩序等等.二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主要观点:一提出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二权力的类型:权力是一种引起服从的命令结构.1传统型权力;2个人魅力;3法理型三、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发展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泰罗科学管理把人看成“活的机器”,“经济人”的假设.梅奥:霍桑试验提出的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一个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影响;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该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组织好集体活动,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三行为科学学派的其它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什么,只有还没有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某一层次需要满足后,才有更高层次需要的出现.需要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二、赫兹泊格(Herzberg):激励的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是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不起激励作用.2激励因素: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三、麦格雷格的X、Y理论人性的假设.四、威廉.大内Z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和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的.1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该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2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3实现个人负责制;4相对较缓慢的提拔;5对职工进行全面培训,使员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6上下级关系要融洽.三二、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的合作系统.贡献与诱因权威接受理论三三、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基本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3决策的满意原则.有限理性与完全理性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是对管理活动的实质、对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普遍性的运动规律的科学表述。它的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和系统性.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一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2层次性;3相关性系统原理的要点:1整体性原理(局部服从整体,实现整体最优;1加1大于2)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综合创新)二人本原理主要观点: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要素研究阶段;行为研究阶段;主体研究阶段.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三效益原理效益的概念:指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区别:效果,效率,效益效益的评价:公正和客观评价的主体不同,标准也不同.第四章、计划一计划的概念与性质计划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计划与决策之间的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安排;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候是不可分割的.计划的性质:1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展开与细化;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与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二计划的类型从时间的长短上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从职能上可以分: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化程度: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化计划.纽曼认为:管理部门在指导完成既定目标的活动上基本用的是两种计划:常规计划与专用计划.标准计划种类表现形式宗旨、目标、策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管理活动生产、财务成本、供应、劳资、安全、人员培训、研究与开发、销售计划计划内容专项计划、综合计划制定者层次战略层计划、管理层计划、作业层计划涉及时间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时序排列行动方法规则:最简单形式的计划,行动的规定规划(方案):一项综合性的计划预算:数字化的计划抽象具体计划的层次体系目的或使命决定组织的性质,是组织区别于其它组织的标志.目标是对目的或使命的具体化.战略是为达到组织总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程序是按时间顺序对必要的活动进行排序.是行动的指南.规则详细说明必需行动或非必需行动.方案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三计划编制过程确定目标,形成组织的目标结构认识现在,确定环境给组织带来的机会与威胁,确定组织的实力与不足.研究过去,寻找可资借鉴的参考.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实现计划的环境的假设条件).拟订和选择可行性行动方案;制定计划,清晰描述计划的内容;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明确计划的体系指标.一、目标的确立目标的含义目标的特征确定目标的原则爬山理论从理论上而言,每一个人都能登上一定高度的事业山峰。但事实上,登上顶峰的人是少数。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清楚正确的目标和没有坚持努力而动摇。成功条件有一个清楚正确的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围绕着目标开展工作——排除万难,抑制诱惑。1.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a.传统的企业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方面。b.现代企业中由于企业制度变迁,人们更为注意在企业的稳定发展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利润。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因为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2目标的作用目标确定了组织的存在;目标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目标是检验和衡量工作成效大小的标准;‘目标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目标的特征目标是组织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目标具有多重性。企业寻求自下而上和发展,既要为资产所有者谋求利润,又要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拉•柯•戴维斯: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并行目标可分为个人目标、社会目标,是为企业的关系人服务的目标;次要目标是贡献给企业本身的目标。彼得•德鲁克:企业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在每一个领域中,只要企业绩效和成果对企业的自下而上和兴盛有直接和利害关系,就需要制订出目标来。目标具有层次性。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目标具有变动性。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司投资人雇员消费者经理人地方社区政府工会管理者贸易实体利益集团社会整体债权人供应商【讨论】登山还是救人——哈佛第一案例有一个登山队在登中国的喜玛拉雅山,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登山队遗留下的一名奄奄一息的队员,这时这个登山队长要做一个决策:我们这十几人走到半山腰了,是把这个人抬下去,破坏我们登山队的计划,还是把这个人放在这儿?因为这个人又不是我们队的。这个故事非常形象,一个企业往前冲的时候,必然要遇到一些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你作为一个总裁,你该做什么决策?你完全可以说我牺牲这个团队的目标来拯救这个队员,把他抬到山下,咱们从头再来。这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课件(全)[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5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