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漫谈烹饪中的科学现象结业论文【中国烹饪的发展历程】2020年5月5日姓名:**专业:酒店管理班级:专科一班学号:**********指导教师:易宇文目录一、摘要···························1二、关键词·························1三、生食阶段·······················2四、熟食阶段·······················2五、烹饪阶段·······················3(一)中式菜肴的刀工与配料·········3(二)中式菜肴烹调的火候···········4(三)创新菜品,讲究盛器···········4(四)中西结合,借鉴创新···········4六、总结···························5七、参考文献·······················51摘要人类的发展历史过程也是饮食文化传承的过程,饮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烹饪,而烹饪中就必不可少的包含着许多的科学现象。人类各民族在不断发展,推动着文化与文明向前进化,然而饮食文化也在推动着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食出现早,熟食进化快,烹饪文化发展时间长,其饮食文化就发达。就我国而言,饮食文明的历程应当从170万年以前的元谋人时代开始。烹饪的文化与科学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之大,烹饪文化与科学带动着文化的发展。烹饪以三个阶段为基本发展规律即“生食、熟食。烹饪”,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五个基本条件,那就是比较稳定的原料、人为控制“火”、基本的调味品、原始的装盛器皿以及切割打碎的工具,这些都包含着一系列的理化变化。生食进化为熟食就是烹饪科学的极佳体现。随着生食、熟食以及烹饪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交流、工具的使用,促使文化传播不断增进。因而饮食文化与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而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了解这些文化与科学。而《漫谈烹饪中的科学现象》这门课程正好满足了我们的需要,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我们了解到了烹饪中许许多多的文化与科学现象。关键词:饮食烹饪文化科学2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由对烹饪一无所知到最后无一不精,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生食阶段远古时期人们活动范围很小,接受的食物原料具有一定限制,生食是人类主要方式,茹毛饮血、生吞活嚼,与其他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生活区域也有着部落限制。“生食“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在长久的生食过程,人们渐渐意识到生食对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当时食物没有好的保存方法,导致大量的食物腐败变质。由于远古时代没有劳动工具,没有储存的能力,加上人类没有劳动的意识,一天到晚都在不停的吃东西,好像人类远古时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吃上。因此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交流、文化的传播都有巨大的阻碍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对雷电、火山、自然森林火灾等感兴趣,当出现这些时,人们便集中到这些地方寻找比生食更有味的食物,同时他们也在对外界观察分析并通过交流、传播来推广这一行为,这就为后来的进化熟食鉴定了基础。熟食阶段人类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当遇到雷电、火山喷发及森林火灾后,他们会去寻找一些死亡的动物尸体,当他们食用完这些动物尸体后,他们会觉得确实要比生食美味而且健康,于是人类便由生食转换到了熟食,由最开始的储存自然火种,到最后的人工钻木取火。因为有了火的运用,渐渐改变了人类以生食为主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也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跨越式进化。从此人类进入了文明的发展时期。在人类漫长的生食生活岁月里,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同时人类积极开发自己的智慧。面对生活,将钻木取火这一种发明广传应用,他们用智慧创造出古老的陶瓷器工具来加工熟食,有意识的开展生产活动。就在这一发展熟食的伟大革命中,政治制度也随即产生,经济形势很原始,但是人类渴求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主的奢侈生活,不难看出人类政治经济初级的简单和商品交换的初步形成,并且也推动了劳动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因而熟食的进化对人类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不仅如此,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的追求着美好的未来,在生活、劳动、交流、发展中探索新3的生活之路。烹饪阶段烹饪阶段的出现与发展,是因为氏族公社的形成,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伏羲氏渔猎牧和人工养殖,神农氏发明了种植,宿沙氏发明了煮海盐,结束了生食和熟食的的单一性和粗放行为,这是人类饮食文化和生活的新历程。这一飞跃,给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将原始文化上升到新水平,而且有了著名论段,把“火“说成烹调的起源,把”盐“说成是烹调的开始,这是一个真理,无法改变。如果我们想要来了解这些,就必须学习历史,了解烹饪中的科学现象。烹饪文化与科学的形成与调味密不可分。人们最开始只是会烹,而当人们学会了利用一些简单的调味料之后,“烹”就变成了“烹调”,这是人类的又一大进步。原料是烹调的最基本的条件,原料的品种人类要去为它命名,原料的性质要为它去分类,原料的质地要为它去记载,因而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各种调料的特性、用途,并编著了《易经·鼎》。而今天的烹饪又是如何呢?首先是八大菜系的形成,丰富了四大菜系流派的不足,到现在传统菜和流行菜品的结合真可谓推陈出新。比如就中式菜肴的特点而论:因取料广泛、选料讲究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因为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疆域辽阔,动植物原料丰富。历代厨师在烹调实践中,善于开发,勇于创新,运用各种类型的原料在外国人看来很不可思议,时至今天,中式菜肴入菜原料足有两千多种。并且还有不少新兴的原料逐渐被运用,如鸵鸟、火鸟、仙人掌、芦荟等。烹饪原料选料必须讲究鲜活、产地、季节、品种、部位、质量等。以适应烹调方法和菜肴成菜特点的需要。中式菜肴的刀工与配料中式菜肴的刀工、刀法运用是外国厨师所不具备的。无论条、丝、丁、片、块、段、沫、茸,还是麦穗、荔枝、裹、衣、梳子、菊花等各种造型,通过雕刻,都能轻易成型。刀法可以达到菜肴的美化为目的,加上中式菜肴的合理配料,使中式菜肴从营养、形状、安全、色泽、口味、质量、食疗等方面得以受到人们的追捧。4中式菜肴烹调的火候中式菜肴烹调火候有大火、小火、微火等;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记载。在烹调过程中,以大、中、小、微火交替进行,确保烹制形成爽、滑、酥、嫩、烂、软、糯、浓、弹、韧、硬等不同地口感。创新菜品,讲究盛器在中式烹调进入盛世时期,由于中国地域宽广,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习俗各异,使中式烹调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味。人们常说,有美食就要有美器,就是说美食和美器同样重要,上等的菜品搭配上精美典雅的盛器,能使其锦上添花。用烹饪原料造型做文章,雕琢的天地毕竟是有限的,结合原料的自然形色,巧用各种各样的美器,便能很好的突出菜的特点。多种多样的盛器与众多美食,大体构成这样的关系:对于整禽整鱼宜用长盘;煎炒爆熘宜用圆碟;汤羹甜菜宜用海碗;精湛闷罐宜淘砂;粉蒸酵点连笼上;刷煮羊鱼宜于锅中;酱菜醋姜宜白盏;参翅燕鲍宜华恤。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或全席之恤,青成一色;或满桌之恤,杂色多形,皆成天趣,食与器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中西结合,借鉴求新中式烹调在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还善于借鉴西餐中的许多好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原料的选择,调料的使用,加热方法的改变等方面。如咖喱粉、吉士粉、西红柿酱等,逐渐被运用到中式烹调中;利用西餐的优势和特点丰富中餐,改善中餐中不足地方,结合地方特色,使古老的东方文化在现代的精工巧艺中更加灿烂辉煌。烹饪的诞生,以用火为标志,当人类明确了烹饪的原理和烹饪的规律之后,社会就有了明确的分工,烹饪的名词随即诞生,人类的生活方式于是发生了质的改变。《礼记.礼运》篇记载的“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说法,人类对火源,火的功能认识,为烹饪打好了基础;恩格斯曾经讲过:“火的利用便是烹饪的起源。”因此火是烹饪的第一条件。而“盐”的发现使烹饪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人们说,发现火是烹的起源,发现盐是调的开始。有了烹和调,人类的饮食生活才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人类生活、生产交流区域5扩大,人类发现了原始的烹饪原料,发明制造了许多工具,为烹饪打下了走向饮食文明的基础。唐宋瓷器的发明完成中国烹饪中色、香、味、形、器的五大属性。元明清时期中国形成了多民族的大融合,继而给中国的烹饪带来了第二次交流、竞争、融合、发展。同时人类学会了种植和驯养,有了五菜、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之说。烹调也有了烘、烤、烧、煮、蒸的方法。烹调上,调味不离三椒,变化精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烹饪技法,富有特色和营养的中式菜肴,使人类得到真正意义的美食享受。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一流的烹饪技法,在烹饪过程中不断创新,将中华美食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陈诏.中国饮食文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M]中华书局1997[3]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4]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徐旺生.民以食为天——中华饮食文化[M]海南出版社1993
本文标题:中国烹饪的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6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