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疫情蔓延情境下宏观的影响分析
020103海外疫情蔓延经济冲击超预期海外疫情快速发展各国应对措施升级•全球累计确诊233万例。目前海外疫情仍在快速发展阶段。•美国显然已经成为了疫情新的震中。近几日全球每日新增病例8万例上下,其中3万例出现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地的应对举措大幅升级,居家隔离、限制旅行等措施落实到位,疫情已经接近或过了高峰期。•从中国经验看,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见到欧美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各个国家的制造业PMI出现见底反弹迹象,疫情爆发打断了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趋势。•纽约联储计算的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陷入衰退的概率大大增加,在美国失业率创下3.5%的历史低位后,今年失业率可能快速提高到7%。•过去三十年,经济全球化使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度加深,商品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0%以提高到45%以上。•在尚无疫苗或特效药的情况下,各国采取的封城和限制贸易往来措施对民生和经济的打击较大。主要经济体PMI全线下挫,服务业受疫情影响尤其严重。海外制造业停产停工步伐较慢,更严重的打击尚未体现在3月PMI中。海外经济3月“跳水”,前景堪忧各国财政援助计划将推升赤字率•疫情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巨大。暂停国内外航线、封城等措施导致企业收入下滑,供应链受阻,现金流面临断裂风险;居民面临面临收入下降和失业风险。•各国相继推出多种形式财政支持计划。美国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可能超过次贷危机时期水平。国家刺激政策细节占GDP比例美国500亿美元灾难缓解基金;400亿学生贷款返还;3500亿小企业援助基金;2400亿医疗救助;750亿医院支援;200亿退伍军人医疗援助;200亿公共交通行业援助;100亿机场援助;45亿CDC支援;居民现金援助;10%日本1.6万亿日元低息贷款支持中小企业;4300亿日元财政支出;考虑30万亿日元的现金派发计划;6%德国900亿欧元支持受疫情影响的经济;400亿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和补贴;4%英国70亿英镑支持企业与家庭;50亿兑公共服务需求的直接支持;3300亿英镑政府支持贷款与补贴;1%法国450亿欧元对中小企业和医疗系统的支援;3000亿欧元政府贷款与补贴;2%西班牙对地方政府抗击疫情的补贴;2000亿欧元协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家庭;9%韩国增加3.2万亿韩元财政赤字;提供8.5万亿韩元财政支出;50万亿韩元针对小企业的紧急基金;3%加拿大100亿加元针对困境企业的信贷便利;10亿加元针对疫情的支持;820亿针对企业与家庭的直接支持和税收延迟;2%澳大利亚67亿澳元提升企业现金流;16亿小企业支持;48亿一次性现金补贴;160亿受影响地区补贴;1%巴西834亿里亚尔支持受影响最大地区;594亿支持企业保留就业;45亿抗击疫情;2%印尼3000亿印尼盾支持旅游、航空、地产行业和低收入家庭;229万亿税收暂缓和信贷重组;271万亿疫情相关支出;200万亿对企业和家庭的刺激与补贴;1%一季度中国GDP下滑6.8%一季度GDP短期回落较多,同比下降6.8%,增速创70年代以来的新低。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生产端恢复很快,3月降幅较1-2月大幅缩窄12.4个百分点。3月消费、投资跌幅收窄明显。基建投资收窄最显著,房地产投资增速率先回正。一季度和3月份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供给端领先、需求端跟随的短期格局,供需两端皆在继续恢复和改善,三月份宏观经济回升的势头明显。消费受疫情重创,刺激政策频出,但反弹有约束疫情重创消费,几乎所有分项同比增速均下降20%以上。占比重超过消费总额五成的汽车和后地产类消费领跌,与2019年12月相比下降超过30%。全国各地对消费中受疫情重创的文旅、餐饮、汽车等领域出台刺激政策,加之线上需求对线下消费的补充,消费在二季度会所有反弹。考虑到服务类消费难以回补,消费支出难以大幅拉动GDP增速反弹。地区文旅浙江发放消费券、鼓励4.5天弹性工作制,改造步行街、培育夜间经济山东济南推出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杭州将向外地游客发放4000万元旅游消费券江西从4月起,拟向江西籍居民发放千万元旅游电子消费券海南政府出台《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广东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启动试行,并提出18条主要措施地区餐饮南京发放总额度为3.18亿元的消费券,主要包括餐饮、体育等7大类。深圳罗湖将在全市首推促销费方案,计划首期投入5000万元,涵盖餐饮、零售等。四川德阳发放4万张餐饮惠民消费券,总额200万元。河南出台11条促销费措施,包括引导餐饮等生活服务企业转变服务方式。地区汽车浙江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制定汽车以旧换新和下乡惠农政策。广州《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消费若干措施》:提出购车补贴、竞价奖励、新增巡游出租车指标和优化中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等措施。北京研究增加10万新能源车牌,刺激200亿购车需求;考虑新设郊区号牌。各地消费刺激政策频出地产销售疲软,政策出现边际放松商品房兼具投资品和消费品属性,且链条长,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地产都在宏观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上下游涉及家电、家具、装修、银行、建筑、建材、玻璃、水泥等一系列后周期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每次经济繁荣多与房地产带动消费投资相关,而每次经济衰退多与房地产泡沫破灭相关疫情期间看房活动受限制,买房需求被压制,地产销售仍在缓慢恢复至节前水平的过程中。基于政策边际放松,刚需在疫情结束后会恢复,但房企销售回款下降,可能影响后续地产投资。百城地产存销比攀升至11.7个月,房企仍可能采取降价促销去库,但土地拍卖溢价率上扬,显示房企对后市展望改善。地方性上预售、限购、土地出让金缴交等政策松动迹象明显,边际改善预计加强。高端制造业投资下滑,2020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低制造业投资取决于企业对经济景气度的乐观预期和企业生产扩张需求。目前海外疫情持续影响二季度的外需,对订单下降的担忧整体降低了企业对2020年盈利预期。高端制造业投资在2016年至2019年年底均高于非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速,但1-2月的负增长幅度与非高端制造业相当。悲观的PMI数据、环比转负的PPI和超预期下行的工业生产和投资数据,均说明制造业链条处于下行传导。由于制造业投资缺乏内生动力,疫情前市场对制造业投资增速的预测在4%以下;疫情冲击后,制造业投资增速预期进一步下调至1-2%。新基建规模逐年提升,旧基建仍为主要抓手12新增专项债投向新基建占比逐年提升GDP增速目标与对应基建投资增速要求数据来源:WIND,南方基金,其中新基建投向定义为在专项债发行明细中提到产业园、城市化、轨道交通、环境治理、信息化的专项债。•新型基础设施占基建总投入的比重从18年的15%,提高到2019年的33%,仍属于补短板的结构机会,主要在于促进下游新的应用、消费和提高对建安投资的拉动效率。•新基建的占比较少,“铁公基”仍是必要拉动项。传统基建仍是拉动今年基建的主力。•2019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占全年18%,今年二到四季度仍有拉动空间。•提前下达的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8480亿,包括一般债券5580亿,专项债12900亿,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若全年GDP目标达到5.3%,则2020年基建增速至少需在15%以上,难度较大。2020年目标GDP增速一季度GDP增速(%)对应全年基建投资增速(%)6.0-117.6-526.4-1037.35.5-112.7-521.4-1032.35.3-110.7-519.4-1030.44.5-12.8-511.5-1022.5出口订单减少,二季度出口增速预计下降20%13中国出口同比拉动拆分(2020年2月显示的是1-2月合并数据)PMI新出口订单显示单独考虑内需冲击已达到2008年的水平•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出口的冲击,进口增速小幅下滑,韧性超预期,与海外疫情和国内疫情时间差有关。若海外生产受疫情影响,则进口的冲击将扩大。•目的地结构方面,对东盟进出口保持较大韧性。考虑到东盟国家疫情也进入恶化阶段,对东盟的进出口二季度恐难以保持韧性。•二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跌至28.7%。2020年1-2月出口增速为-17%,与PMI新出口订单走势一致。•供应链被打断导致海外对国内生产能力产生担忧,疫情对出口订单的滞后影响可能尚未结束。预计出口拖累情况比2009年更差,将在-20%的低位附近盘桓至二季度结束。数据来源:海关总署,CEIC,南方基金。-40-30-20-10010203040506020253035404550556065702008-012008-072009-012009-072010-012010-072011-012011-072012-012012-072013-012013-072014-012014-072015-012015-072016-012016-072017-012017-072018-012018-072019-012019-072020-01(%)(%)PMI:新出口订单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右)数据来源:WIND,南方基金。宏观经济主要观点总结14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被疫情打断,衰退风险叠加流动性危机导致主要资产均出现大幅回调。各国央行加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消费投资进出口房地产制造业基建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通胀疫情重创的文旅、餐饮、汽车等领域,多地出台消费刺激计划,二季度或有所反弹,但全年消费仍将回落,拖累经济增速。房地产销售大幅回落,各地出现多种形式放松迹象,但居民再次加杠杆空间有限,房地产信贷融资难度加大,全年投资支出下滑成定局。补库存需求被疫情打断,出口订单大幅下滑,中小企业现金流吃紧,对就业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信用风险可能爆发。专项债发行前置和项目储备丰富为投资向上拉动打下基础,新基建规模逐年提升,但旧基建仍为主要抓手。CPI预计将见底回落,油价大幅走弱,内外需持续疲软导致PPI处于负区间徘徊的概率较大。进口受影响程度低于出口,当前出口订单减少,二季度出口增速预计下降20%,东盟国家疫情进入恶化阶段,后续可能继续拖累出口增速。经济重新启动恢复正常是个漫长的过程,V型大反弹可能很难看到,要对经济恢复有更多耐心。货币政策继续宽松财政政策维持积极疫情冲击超出预期,我国政策将继续加码稳增长疫情对消费、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均造成20%以上的负向拖累。市场分歧在二季度至四季度的经济恢复弹性上。若全年GDP达到5.5%,二季度GDP增速需恢复到6.0%左右,且三、四季度需要达到7%-7.5%的增速。预计将出台一揽子力度较强的宏观逆周期政策对冲海内外疫情冲击。417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信号•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1.稳中求进,稳是大局!首次提出“六保”•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首次提出“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再次重申“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定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国际物流畅通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18•货币政策先行,逆周期调节加码,为后续财政政策发力提供流动性支持;货币政策方面包括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等;•3月30日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20bp,相比2019年11月下调5bp以及2020年2月下调10bp,此次降息幅度明显扩大。•4月3日央行推出“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政策组合拳。•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
本文标题:疫情蔓延情境下宏观的影响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8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