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2020年4月19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2020年4月19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一、选题价值(一)研究的背景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口新月异变化着的社会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出现多元化,这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中学生带来剧烈的思想碰撞,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背离、相冲突的情况。中学政治课教学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可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些内容、观点不被学生认同,思想政治课仅仅成为了一门考试科目,背离了它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认同障碍问题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信任感,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二)研究的目的经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提高社会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生思想发展方面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提出促进其长足发展的相应策略,并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健康发展。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2020年4月19日(三)研究的意义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她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她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这一历史使命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缺乏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许多观点不能被学生完全认同,这就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否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问题,因此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成因与解决对策,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鲍伟玲在()《对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分析》中认为,一些人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渐进性和长期性,重知识技能,轻思想品德修养。颜艳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现状、成因与解析》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虽然有一些必须让学生顺从的内容,但仅让学生顺从显然不是最终目的。魏永军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中认为,到了认同阶段,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接纳、吸收,主要表现在情感上赞同并主动接受教师的意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2020年4月19日见和观点,并用以调整、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经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的。王晓梅在《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中认为,认同是内化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内化,指学生不是被动地,而是自愿地接受她人的观点、信念,以使自己的态度与她人的要求相一致,并从内心深处相信、接受她人的观点,把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坚定并稳固地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而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用这些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陈凌峰在《对发展性评价的认识与实践》中认为,经过外控和情境变化能够使学生顺从,却不能使学生认同,因为自愿和自控是认同的基本特点。赵金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接受障碍及对策分析》中认为,没有认同,则无法实现内化,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如果认同中存在着障碍,就必须扫清障碍,为认同铺平道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无法实现对其认同,更难以实现内化。只有排除了障碍,才有可能使学生逐步实现认同,并达到内化。心理学认为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按“知一一情一一信-一意一一行”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接受道德知识的水平可分为“知道—理解一一认同”三个层次,对道德影响的态度分为“顺从、认同、内化”三个层次,因此“认同”是道德认识能否内化的关键。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也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在顺从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为了某种现实利益,或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52020年4月19日为了避免某些惩罚而几乎是被动地遵从某些规范和要求,基本特点是外控性和情境性。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虽然有一些必须让学生顺从的内容,但仅让学生顺从显然不是最终目的。到了认同阶段,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接纳、吸收,主要表现在情感上赞同并主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和观点,并用以调整、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经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的。认同是内化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内化,指学生不是被动地,而是自愿地接受她人的观点、信念,以使自己的态度与她人的要求相一致,并从内心深处相信、接受她人的观点,把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坚定并稳固地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而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用这些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经过外控和情境变化能够使学生顺从,却不能使学生认同,因为自愿和自控是认同的基本特点。没有认同,则无法实现内化,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如果认同中存在着障碍,就必须扫清障碍,为认同铺平道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无法实现对其认同,更难以实现内化。只有排除了障碍,才有可能使学生逐步实现认同,并达到内化。2.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认同及认同障碍,国外学者己有研究,但大多是从心理学、从一般的意义上探讨,尚未见到对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认同问题研究的成果。在国内,有的学者对中国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2020年4月19日的认同障碍做过研究,但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认同障碍问题,基本上没有人做过专门研究。三、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本论文是基于前人经验研究上的理论分析,在研究中将采取以下具体的研究方式,分析论文的论题,最后得出研究结果。一是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认同障碍的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认真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调查问卷和访谈题目。二是文献研究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笔者主要是经过对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料库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研究和整理,对此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使本文更具有说服力。三是观察研究法:对解决认同障碍的教学方法、模式等的探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笔者将选取5个中学展开调研,经过对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认同障碍的主要表现,总结出解决认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对策。四是访谈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生,经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笔者准备利用已经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见附录),对部分中学教育工作者及中学生展开访谈,更能直接的收集到有关中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72020年4月19日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问题的信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生认同障碍的现状及认同障碍产生的原因。首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对重庆市的中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进行描述,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最后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其成因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等解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观点的认同问题,发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认同障碍,在此基础上,解决认同障碍,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信度与实效性。3.研究框架本文共包括以下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并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全文的基本框架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现状进行分析(一)调查数据分析1.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态度2.影响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基本态度的因素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82020年4月19日3.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具体内容的不喜欢程度4.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具体内容喜欢程度5.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情况6.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作用的认识7.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它德育渠道在学生思想品德成长中的影响大小的比较(二)调查结论: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认同障碍的表现进行概括1.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不喜欢。2.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过时。3.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上所学知识主要用来应付考试。4.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品德成长中作用不大。第三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成因分析(一)现实变化快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二)应试教育与德育目标的矛盾(三)评价方法与目标体系不恰当(四)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课个体性功能的忽视(五)学生求新求异心理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落后的矛盾(六)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第四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解决对策(一)解决认同障碍的原则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92020年4月19日1.实践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2.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原则3.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原则4.灌输与疏导相结合原则5.创新与发展相统一原则(二)解决学生认同障碍的具体策略1.丰富和拓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资源。(1)加工教材,完善内容;(2)开发校本课程,补充教材;(3)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拓展学生视野。2.实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定期评价与随时评价相结合;(2)学科评价与活动课程评价相结合;(3)强调评价的纵向比较。3.情感、艺术熏陶,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感染力。(1)师生交往,以情感影响学生;(2)以艺术之美感染学生。4.培养思想政治课学科能力。(1)以问题教学为契机,培养分析判断能力;(2)情境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提出研究不足及展望。四、可行性分析经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现状及问题的研究,提高社会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学生思想发展方面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提出促进其长足发展的相应策略,并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02020年4月19日康发展。本文以中国当代中学生与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为研究对象,经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认同障碍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揭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中国中学生的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中国思想政治学科的继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五、参考文献与参考书目1.参考文献[1]王洪才.《论教育学的三重视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4):20-24.[2]王建梁,栗霞.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J].湖南教育,(17):21.[3]韩磊.渗透儒家优秀思想,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1):35.[4]吴勇.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探索,(1):51.[5]楼江红.思想政治课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3):5-7.[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57.[9]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46-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12020年4月19日47.张文新.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8.[10]董岗彪.品德能力及其培养[D].南京:河海大学,:17-18.[11]王建华.面向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J].江苏教育科学,1999(5):167一170.[1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
本文标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0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