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工作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中,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银行会计的核算与操作,具有对内搞好核算和对外提供中介服务的功能作用,是银行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凸现,因此,加强会计风险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维护健康的会计秩序,是当前银行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从商业银行会计管理角度出发,会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隐蔽性。会计风险时时存在于日常的业务核算工作中,只要人们对其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就会在意想不到时爆发。尤其是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处理业务时相对于手工核算更缺乏直观性,潜在风险较大。二是突发性。会计风险发案快、时间短。如会计结算风险从发案到结束,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而且案发后其资金流动十分迅速,可利用电子网络,在很短时间内将资金分散到全国各地,给银行处置风险,避免和降低风险损失造成很大的难度。三是延缓性。会计风险多数发生在会计账务上,一般当时很难发现,从作案到案件被发现,有的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会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延缓性。四是损失大。由于会计风险的隐藏性和延缓性,风险形成后难以立即发现,犯罪者往往重复作案,涉案金额越来越大,银行的损失也就越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运作过程,与银行会计十分密切,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银行会计的核算与操作。其风险主要表现在:1、会计管理风险。会计管理风险系指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到位,或监督力度不够,而使银行资金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对一些新开办的业务,急于推出而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予以制约,形成管理上的真空。一些会计岗位人员配备不足,存在“一手清”现象,缺乏完善的会计检查监督手段,会计检查流于形式等等。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佳、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就容易发生风险。2、计算机管理风险。是指随着银行会计业务对电子计算机依附程度的加大,其所具有的会计信息资源的复制、修改不留痕迹,实现过程迅速而不可见等特点,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实施犯罪,从而使银行资金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3、会计人员素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服务态度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从而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个别银行会计人员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目前有些金融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面临两难局面,因业务量上不去,人员配备就不足,这样会计岗位的设置就无法达到科学合理,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完善。4、票据结算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一项重要的中介业务,它是通过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的手段与工具,为客户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货币给付转移。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也给银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票据当事人看,有其本身票据填写不清带来的风险;第二,从结算中介人看,有操作失误或任意违规而造成的风险;第三,从结算环境看,有票据犯罪日益增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有银行、企业以及司法部门对处理票据纠纷依据的法律、规定理解不统一而带来的风险。5、会计监督风险。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金融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如:商业银行转轨后,效益成本观念得到很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互相攀比,豪华装潢营业办公用房,费用开支增加。对于这些不合理或不合法的经营,会计部门一般无法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而这种经营的亏损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剧,将会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二、产生会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发生会计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由银行在内部管理上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监督检查不力,人员素质差所造成的各种漏洞和隐患,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外因则是指银行外部的不法分子把目光盯在银行的资金上,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犯罪活动,引发了会计风险的产生。1、业务发展与内部管理不相协调,防范风险手段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1)会计制度不完善。现代金融的管理,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会计管理制度,并随着经营业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充实、修改、完善。会计制度不严密,就有可能在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漏洞,存在会计风险。尤其是对一些新开办的业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以规范和制约,就容易产生会计风险。(2)执行制度不力。一些银行机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如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不能交叉的业务却违规交叉操作,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缺乏相互制约机制。从目前发生的会计案件来看,除了犯罪人自身的问题外,上述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是涉案人员同时身兼多项工作如记账与复核或章、证集于一身等,失去了监督制约,会计风险便更容易形成。(3)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有些银行只注重业务经营而忽略了管理,对会计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或流于形式,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查手段和检查制度。如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用于监督检查的电脑软件开发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对如何防范犯罪分子利用电脑作案研究不深等,制约了监督检查的有效进行,削弱了会计检查的职能作用,使风险的产生成为可能。2、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经办人思想觉悟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贪图享受,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个别员工参与赌博、经商等活动,负债累累,因此铤而走险,和外部不法分子相勾结,盗窃、挪用银行资金。如利用票据、印章作案,利用公款私存、违规经营作案等。二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一些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不按业务分工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操作,随意减少操作环节,以人情代替制度,从而导致风险的产生。从近年来发生的会计案件看,几乎是“十案十违规”。如:重要单证、印押管理混乱,个人印章随意丢放,付款业务未记账就先付款,对账不及时,查库制度未落实等。三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些经办人对业务操作一知半解,对新业务钻不深、学不透,得过且过,操作上差错不断,从而导致风险的产生。3、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有些会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办理业务时疏忽大意,缺乏责任心和警惕性,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4、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开拓,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许多会计人员疏于业务学习,造成对会计制度、业务规程不熟悉,风险防范能力较差。5、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查激励约束机制。如缺乏对遵章守纪、堵截违规案件的奖励条款,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堵截案件的积极性,易形成会计业务岗位操作风险。6、不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严格地说,即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仍可以将银行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其一,在宏观监管方面,还需强化各家银行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宏观监管缺乏有效性,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从而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其二,在微观管理方面,银行的内部控制薄弱,表现在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制不顺、权利制约失衡、会计信息失真等,较易发生银行风险。7、会计运作手段落后。在目前我国银行业,会计电算化仍较落后,应用程度不高,覆盖面不广,会计软件的开发跟不上实践的需要。在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而应该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银行风险的发生。三、防范会计风险的措施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遏制违规操作行为。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制度可依,完善会计内控制度,使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切实可操作的制度,避免违规操作。二要正确处理开展业务与深化内控的关系,无论是开办新业务还是处理日常业务都要以制度作保证,明确操作规程,规避业务风险。三要完善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内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岗位责任,规范岗位的行为规则,使员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岗岗有专人,杜绝流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四要根据内控制度要求、业务特点,并结合业务量大小、人员情况等实际,科学地设计业务处理流程和管理办法,将各环节的职责和处理要求分解落实到岗位,使各岗位的每一次流向都形成一个风险控制点,每个岗位都受到相关监督和制约,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五要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会计业务的制度体系是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内控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在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建设时,要注意其全面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即这一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中覆盖要宽广,操作要规范,不能脱离实际,并能有效与其它部门工作配合。一套完善的会计业务制度将有利于堵塞漏洞,化解风险。2、加强会计监督检查,改进和完善稽核方式。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各项制度是否得到落实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会计检查要形成制度,不得走过场,流于形式,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处理,对在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对屡查屡犯者从重处理。首先,要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不敷衍了事。其次,应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并逐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对主要会计岗位和规章制度执行、内部往来对账、重要空白凭证和重要物品的管理、现金出纳和金库安全管理等应着重检查,强化对这些会计岗位风险点的控制。再次,要将检查与整改、检查与培训、检查与惩罚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检查质量和效果,推动遵纪守法、按章操作的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达到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银行稳健经营的目的。3、加强银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会管理的会计队伍。一是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二是加强对会计人员遵章守纪、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成客观公正、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三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在履行职责时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谋私利。第四是建立有效的防查、激励约束机制。要建立一套责权明确、奖罚分明的防查、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和堵截违规案件积极主动性。从而使会计自觉提高自身素质,遵章守纪,全面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切实防范会计业务风险。4、统一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尽快建立客观、及时、公开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规划未来的作用。一是尽快制定《商业银行会计准则》,建立及时、客观、公开透明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二是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报警和提示功能,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达到事前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5、发展现代会计运作手段。银行应大力推广业务处理电算化,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减少差错和违规。6、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要设置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本文标题: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