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宋·苏轼上海华裔小学秦胜意梨花梨花,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雪六出,具有香气。梨花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及淡雅的清香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原产我国,栽培遍及全国。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又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导读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句的花指柳絮本身,指暮春时满城飞絮的景致。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可见其品格是何等高尚的。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如雪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在这样万紫千红的春天里,诗人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诗人以“一株雪”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赏一赏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1.说一说这首诗写得好在哪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时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翻译如雪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中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时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梨花”诗鉴赏小问号:同样在诗中都出现了“梨花”、“雪”,这首诗与《东栏梨花》有什么不同?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东栏梨花-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8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