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
1题目: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作者:魏长华单位全称: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联系地址: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凤岭山庄15号邮编:211300电话:13376051067电子邮箱:wch566@163.com2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摄影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和技术,也是另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已成为了世界性、大众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影像时代和新传播环境下,了解和掌握摄影语言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近些年,全国各地许多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媒体和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推进摄影教育进学校工作,也有许多中小学正开展或尝试摄影教育进课堂,把摄影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项目,图片已成为学校教学、展示和交流重要媒介。目前,各种摄影小记者组织和青少年摄影社团或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老师们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新闻采访和摄影创作等摄影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高淳区属南京市,高淳区现有人口42.5万,中小学55所,在校学生33850余人。高淳区为南京的后花园和南大门,被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高淳地区有非常丰富的摄影教育资源,坐拥先天的山湖资源,具有江南典型的生态特征,历史文化悠久,民俗活动丰富。现今,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座落桠溪,已荣获“中国最佳休闲胜地”称号,高淳区政府正全力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当前,摄影教育还没有普及到全区的各中小学,还只有少数学校只是以社团或兴趣组形式存在;摄影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与利用,也还没有系列的校本教材,还没有进入中小学课堂。依据近些年全国各地校内外开展摄影教育和摄影活动情况,倡导摄影教育应该有计划地积极进入到本地中小学课堂,将其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形式,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青少年摄影教育是以普及摄影知识为手段,辅以摄影活动的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在读图时代和摄影器材普及的当下,正确的定义青少年摄影教育,不是培养摄影家或者是摄影工作者,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进行摄影技术与艺术教育的启蒙,通过摄影这一手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不仅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提高了审美的情趣,陶冶了情操。摄影成为他们可以相伴终身的兴趣爱好和实用技巧。和电脑教育普及一样,将来的摄影教育主要阵地是学校和课堂。综合目前的中小学摄影教育的实践,在本地区推行摄影教育进课堂可以采3用以下一些经验和做法。一、领导重视,建立机制在中小学校中开展摄影教育、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首要前提是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组织,制定政策,成立机构,建立制度,布置落实,才能得以全面推进,进而推广普及。各学校在推广普及的基础上相互联系、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否则全区如只有几所学校试点工作,就形成不了气候,形成不了共识,营造不了摄影教育的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组织师资培训、设置摄影活动课程、建立摄影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相关设施、经费的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对摄影教育走进学校工作进行支撑。二、组织摄影辅导老师专项培训摄影教育是一项技术活,专业出身的摄影老师目前在中小学还没有,教师中自学成才的还很少,普及培训就显得很重要。开展全校性教师摄影培训,提高教师基本的操作技能,普及摄影知识,进而教育和影响学生。首次培训全校老师参与活动,重点是家用相机的使用,图片一般常识。培训后进行调查摸底,对摄影感兴趣的老师进行集中进行系列培训。进一步学习相机使用技术,组织图片欣赏,学习了解光影、构图、瞬间的抓拍等常识,组织相关摄影采风活动,逐步提高摄影水平。通过培训的老师安排担任班级摄影辅导员,定时对学生上辅导课,组织校内外学生的拍摄活动。学校成立教师摄影组织,定期开展摄影活动,参与摄协举办的活动,参与沙龙研讨等。在从事摄影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外学内修,自身的摄影水准得到提高,让摄影教师从业余爱好摄影到有较专业的摄影水准发展,形成了一支适应摄影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三、在校本课程中开设摄影课目前本地各中小学均有校本地方课程,开设着具有学校地方特色的课程。但把摄影教育内容纳入到校本地方课程中还没有,应该挖掘摄影教育内涵,构建摄影校本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摄影教育课程目标:学会用相机记录,学会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欣赏他人的图片,学会摄影创作。建立学校摄影教育课程体系,将摄影活动列入学校活动课程并与学校创特色目标融为一体,从而逐步完善摄影教育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点带面的活动体系,建立摄影教育的组织模式并实施与此相关的行动策略和步骤,使摄影教育逐步制度化、系统化。校本教材可组织教师编写。四、营造摄影学习氛围4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可以因势利导,在每个年级均成立摄影小组,拓宽聚焦面,充分发挥小镜头里的大作用。聚焦班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镜头拍摄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聚焦校园,让身边的榜样走进镜头;聚焦社会,引导他们用镜头来描绘家乡的变化。为彰显学校摄影文化特色还可将师生的摄影作品布置在走廊上,每班的教室均设置“摄影角”,展示同学们的摄影佳作。每周学校可以开展一节摄影大课堂,定期邀请专家对分年级进行集体讲座。年级间、班与班间组织比赛,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摄影比赛和展览,利用校园网站把优秀作品向全校师生和社会进行展示。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让孩子收获快乐,收获关爱,收获成长。在每一幅作品的背后,让孩子们感受人间真情,感受社会的脉搏,感受生命的活力,感受憧憬与未来。不只是摄影技巧的提高,还有感受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摄影这个教育载体的最佳作用。五、点面结合,形成互动发挥摄影社团的引领作用,点面结合,形成层次、实现互动。学校摄影教育由点与面两部分组成。各年级摄影活动课是摄影教育的普及面,学校摄影兴趣社团是摄影教育的提高点。点面结合、点面互动是学校摄影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班级摄影爱好者由班主任推荐到校级摄影社团或兴趣组,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能独立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摄影作品。回到班级,这些学生就成为班里的小老师和小摄影师,带动了班里同学开展摄影活动。而学校摄影社团或兴趣组由于课外训练多,拍摄机会多,参赛任务多,学生的拍摄能力相对较强。学校对社团活动的开展加强管理,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时检查。在学校的组织下,摄影社团或兴趣组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校外采风。学校可把每年的三月定为摄影艺术月,在这个月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对创作出的摄影作品组织参加市、区的摄影艺术节活动,参加其它各级各类摄影比赛,以增强学生兴趣。六、即学即用,课内外相结合课堂教学是摄影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摄影的特征,摄影活动课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课堂上,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教学形式对某一专题展开讨论、交流,保证摄影课生动活泼、简练有效且富有吸引力。再采用“即学即用、课内外相结合”形式,让学生趁热打铁,把学到的摄影知识和拍摄技能立时运用到拍摄实践。课内普及的技术知识让孩子对摄影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则让孩子们对摄影充满热情和动手的兴趣。在操作实践中,摄影课辅导老师不只是讲解摄影知识,而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校园里可以带领学生拍摄5校容校貌,有效地指导学生构图;可以组织学生拍摄人物,练习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拍摄同学们的体育活动,练习抓拍的技巧等等。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能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拍摄实践,而且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有利于教师因人而宜,对症下药的个别指导,更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摄影教育能有效地持续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学校要有较专业的摄影指导教师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和引导,组织他们学习探讨、共同研究,进行拍摄实践,培养一批对摄影及摄影教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老师。但是老关起门来学习还是不行的,还必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定期送一批热诚于摄影教育的老师出去学习专业的摄影文化知识,同时邀请专家来校对老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提高和增强教师的摄影技术和兴趣,为摄影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可把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摄影展引进校园,进行摄影专题讲课,开拓拍摄视野,让师生和摄影家面对面地交流,开展手拉手活动。定期组织教师摄影兴趣小组开展沙龙活动,让教师以摄影爱好丰富生活,感受光与影的魅力,提高摄影技巧,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七、请家庭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开展摄影教育,是青少年摄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摄影教育的艺术性、人文性,通过围绕家庭影像创作和影像运用开展教育,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随着家庭使用数码相机的普及,尤其是手机、iPad等具有图片获取能力的工具的普及,借助这些工具的图片、影像获取行为也越来越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的影像记录行为,伴随孩子的成长,这个过程是由父母执行的;孩子上学后就有能力通过影像获取工具记录家庭成员、家庭生活影像,这个过程孩子完全处在主动地位。往往家长在初始阶段要对孩子开展技术层面的引导,熟悉使用摄影工具和掌握摄影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使用相机,培养记录意识。小孩子们特别喜欢摆弄智能手机或者相机,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玩好相机,安排时间带孩子到野外、到公园、到菜场或短途旅行,捕捉身边自己喜爱的事物影像。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家长要鼓励孩子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摄影工具进行广泛的记录和创作,引导孩子对摄影人文性的探究,潜移默化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在每个阶段同孩子一道进行一些图片鉴赏,进行一些艺术引导,充分利用摄影这一视觉艺术的艺术教育功能,同时,摄影也加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意识。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生成就的源泉。从实际来看,能辅导孩子摄影的家长所占比例还不多,学校可在“家长学校”中组织培训。八、编写摄影校本教材为全面推进摄影教育进学校、进行课堂,编写适合学校实际的摄影校本教材显得就重要了,摄影校本教材可按年级段组织编写,小学可分三个年级段,中学也可分三个年级段,组织摄影课老师集体编写,内容一般常识类、操作类和赏析类,按年级段由易到难分层编写。编写可参照网络相关摄影教程或摄影书籍,按实际需要节录选用。摄影社团或兴趣组可采用全国青少年摄影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青少年摄影教程》作为教材。通过系统编写使用摄影校本教材,力求让学校摄影教学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九、摄影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各学校开辟布置可供摄影学习的场所,可与电脑网络教室共用。因为摄影课一般要使用电脑和网络,学生可在电脑上阅看、编辑、制作图片,教师可利用网络查阅、点评学生所拍的图片;还可建立摄影博客或网站,浏览网络图片。经常阅览摄影佳作,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摄影美图的感染与熏陶。学校可在学习室里布置悬挂师生摄影佳作,放置一定数量的摄影图书或教材,供学生翻阅。学生用的摄影器材让学生家长购买,平时请家长帮助孩子学习使用和外拍,上辅导课时布置学生带来使用,遇到问题由摄影辅导老师帮助解决。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摄影工作室和摄影展览馆,添置一定的摄影器材,购买一定的数码相机供教师使用。这样师生学习摄影、进行摄影创作和交流活动有了物质保障。十、摄影创作活动的一般程序摄影老师一般都有这样的经历,带领学生外出进行实地创作时,如果准备不充分,学生往往对拍摄的主题把握不住,缺乏思考,只是单一的记录,因此回来后拍摄了一大堆记录性的照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①明确拍摄主题:拍摄前一定要组织学生,向学生讲明本次拍摄活动的目的,明确摄影实地创作的主题。指导拍摄的重点及拍摄图片后的用场,激发实地创作兴趣。②准备背景材料:拍摄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对将要拍摄的对象与场景的第一手材料,利用报纸、期刊、网络等查询相关资料,寻找一些反映该拍摄点的一些精美图片,观赏、分析。出发之前,教师可对外拍能用到的对摄影理论与技能等知识进行一些梳理。在任务驱动下,参加外拍的学生都能认真去完成完
本文标题:让摄影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0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