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勤工俭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浅谈勤工俭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勤工俭学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产物。它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勤工俭学活动有利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勤工俭学教育高素质人才作用按照上级部署,我校勤工俭学工作立足我校实际,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把创收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创收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校园经济活动中,工作扎实,效果明显。使我校的勤工俭学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现在我就勤工俭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谈以下个人的看法。一、勤工俭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伟大的俄国作家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可见,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劳动,劳动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用来补贴自己的生活,减轻家庭的负担,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业。此之谓“勤工俭学”。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国外学习,从事革命活动,其生活来源就是自己的勤工俭学所得。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物质生活相对困乏的时候,大批的莘莘学子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可以说是边打工,边学习,从小学、中学、大学顺利地毕业,一批批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可见,勤工俭学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基本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在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勤工俭学这一劳动形式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还应该发扬广大吗?这个问题在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中存在着不少的困惑:比如:我们不少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再去让孩子勤工俭学,感到没有必要,也不缺少那几个钱,毕竟都2是一个孩子,年龄小,于心不忍;我们的学校、老师有意无意地重视了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美育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再加上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往往是老师累个半死,学校领导担惊受怕,安全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生怕出现一点点的闪失,无法向家长交代。又由于学校条件所限,可能无法提供劳动的必要的场地,无法寻找到相关的项目,造成学校、老师“有其心没其力”,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已经在逐步地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学杂费已经不再收取了,学生上学的费用已经很轻了,因此都认为勤工俭学是不需要了。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谈话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而劳动就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果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热爱劳动,他们不但难于接好四化建设的班,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勤工俭学的育人作用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商品质量,取决于管理水平,也就是取决于人的素质。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单靠拼体力、拼资源去搞现代化建设,而应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勤工俭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勤工俭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勤工俭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虽说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然而,在课堂中,课本中,乃至于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必须加以应用,实践,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精髓。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教千遍万遍的《锄禾》不如让学生自己亲自去“锄禾”,感受劳动的艰辛,深刻体验“粒粒皆辛苦”。这就要求学校能提供一个场所,让学生去体验。可见,“勤工俭学”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勤工俭学这条途径,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1、有利于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学生生存意识。3“学而优则仕”。这是千百年来封建教育思想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毒害,这种思想在现有的社会中,还有根深蒂固的影响。鄙视劳动和劳动者,这是封建思想的糟粕,难道现代的教育还要沿续这种落后、陈旧的观念?以前,对完全不懂的生存之道的知识分子称为“书呆子”,现在依然还存在很多的“书呆子”。他们除了仅有的一些知识,却无法去面对社会,无法在社会生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学校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知识求得生存,所教育出的“人”必须能适应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各种角色。能够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才,固然可喜,但我们教育出的大部分人应当是:有知识,能运用科学的新型劳动者。让学生参与必要的劳动,参与勤工俭学是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及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能学到某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是否有出路的问题。学生能在勤工俭学中,得到更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4、有利于培养新一代的劳动者和人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培养既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技术人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学校要开展多门类学科,培养多门类人才,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5、有利于开发校本资源。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挖掘校本资源。创建一个特色的劳动基地,也是校本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但带给学生丰富的感情认识——从中得到经验,而且在劳动中能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应用。4在参与劳动中,运用的知识包罗万象。如测量好土地面积,要准备种几种苗种,涉及到数学知识。如果把这些加以整理,就是很了起的作文题材,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实践,同时也体会到了学好知识的重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供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从而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勤工俭学活动是在科学知识指导下的生产实践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打开他们的记忆之窗,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从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培养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体力和耐力,使脑力更加健康发展。在勤工俭学的生产经营中,强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会给予青少年极大的影响和熏陶,有利于青年一代美好心灵的塑造。我校作为农村小学,几年来正是本着以上所述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先是在校园内种植了多种树木,虽然谈不上硕果累累,但总算有收获。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管理的树苗长大,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近几年我们在校园的闲置地种上了时令蔬菜,如包菜、小白菜、辣椒等。作为一个老师对种植很外行,通过勤工俭学却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生更是收益非浅了。既学得了技能,又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每位学生不可能个个都成为大学生。做为农村的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可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何乐而不为呢?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经济建设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xzxxsbb@126的博客《勤工俭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建设方法》2、杨祥华《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3、孙海泉《浅谈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标题:浅谈勤工俭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8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