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53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一、选择10\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全民素质1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教学工作的个别差异性12\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13、校舍或教学设施不安全不能让学生使用,因为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权。14、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17、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说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5、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探究是最好的方法,理解最深刻,最能了解知识的内部结构、功能和性质。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2、能够反映测验前后的一致性的是信度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基础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9、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11、教师学生都是导演、演员、策划,同台表演共同进步是说()5、A、师生互动B、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C、体现学生的主体性D、*忘记了~答案:貌似C的样子~6、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发放调查问卷,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是运用了()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访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后于06年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起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8、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机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人们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态度、行为规范,对于在另一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态度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1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官能心理学和教育形式训练论、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迁移说、格式塔派的“理解关系”迁移说、理解原理迁移说、经验概括化迁移说(经验类化迁移说)、认知结构迁移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迁移理论)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操作技能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智力技能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3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3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元认知策略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4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相类似6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的主导教学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9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迷失方向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影响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7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7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7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7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是权威意见7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77.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7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态度一致7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80.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81.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7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8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8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8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85.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86.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8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88.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89.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9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91.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93.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94.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规划95.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96.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97.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疲劳和厌烦98.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问题行为99.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也有问题行为100.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扰乱性的问题行为10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102.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103.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104.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程序10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教学评价最常用的手段是),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10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107.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10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1)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
本文标题:53教育心理学选择题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9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