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1古代錢幣的發展古代錢幣的發展古代錢幣的發展古代錢幣的發展作者作者作者作者黃慧慈黃慧慈黃慧慈黃慧慈。。。。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一二班高一二班高一二班高一二班簡育縈簡育縈簡育縈簡育縈。。。。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高一二班高一二班高一二班高一二班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2壹壹壹壹●●●●前言前言前言前言群居生活,開始有互動有無,從以物易物發展至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錢幣出現,而且使用上也不只一種錢幣,反而很多種。而有些錢幣的命名還影響文學淵源,像秦朝的孔方兄,而當時的錢幣就象徵了皇權,所以只要當時有很多錢幣的人,權力都很高。還有一些則是用重量來命名的,像漢的五銖錢,就因輕重大小適宜,所以就被選為那時廣泛得錢幣。而到了清朝,因為很多外國國家一直想到中國,所以就開港通商,傳入了許多國外的東西,包括了錢幣等等…所以清朝就仿造外國錢幣,稱為銅元,而銅元剛開始還不盛行,到了清末明初時,才成為當時通行的貨幣。而這些貨幣也代表了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像近代化的演進,而以上所說的都只是當代相當盛行的錢幣,但這些朝代還有其他非常有意義價值又特別的錢幣,而這些錢幣也讓我們了解了當代的風俗習慣及社會風氣。貳貳貳貳●●●●正文正文正文正文一一一一、、、、發展緣由發展緣由發展緣由發展緣由金銀貴金屬產量太少,滿足不了日益擴大的商品交換要求,需要其他材料來共同充當貨幣;而且,金銀價值高,比較適用於大額交易,小額交易反倒不便。因此,銅鐵等賤金屬往往按照一定的重量、成色和形狀規格鑄成錢幣,計枚行使,在零星支付中作為金銀的輔幣使用。錢幣是世界上問世最早、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金屬貨幣。古老的年代裡,中國人的生活離不開錢幣,一直到現在,語言文字中還殘留著不少的印記。銅錢可以泛指款項、錢財,上海人說自己收入不高,就是「沒有幾個銅鈿」。錢幣多有方孔,諷刺愛財如命、不擇手段追求金錢的人,可以說這個人「一心鑽進錢眼裡」。二二二二、、、、各代錢幣簡介各代錢幣簡介各代錢幣簡介各代錢幣簡介01010101、、、、秦半兩錢秦半兩錢秦半兩錢秦半兩錢----秦半兩定兩千年幣形秦半兩定兩千年幣形秦半兩定兩千年幣形秦半兩定兩千年幣形A、A、A、A、「「「「孔方兄孔方兄孔方兄孔方兄」」」」的來由的來由的來由的來由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3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就把原來秦國的貨幣制度推廣到全國,規定了兼用黃金與錢幣的貨幣體系,統一了貨幣種類和貨幣單位,並在貨幣形制上進行了改革和定型,把先秦時期原始形態的各種刀、布、貝幣,統一在圜錢之下,確立了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形制。中國古代主要貨幣──銅錢的形式從此固定下來,並通行了兩千多年,甚至影響到鄰近國家和地區。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常稱錢為「孔方兄」,就是由此而來的。B、B、B、B、形制蘊藏皇權象徵形制蘊藏皇權象徵形制蘊藏皇權象徵形制蘊藏皇權象徵秦半兩錢,圓形方孔,錢面上有「半兩」二字,重如其文,即半兩(12銖,相當於現在的7.8克)。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同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頗有聯繫。天道為圓,地道為方。應用於錢制,則外為圓肉(即錢體),所以像天;內為方好(即方形穿孔),所以像地。於一錢之中,有天有地,天覆地載,萬宇一統,象徵著君臨萬方,皇權至上。秦半兩很值錢。漢高祖劉邦還在秦朝作亭長的時候,有一次要去咸陽服徭役,同僚湊錢送他做路費,每人送他三個錢,蕭何送了五個錢,後來劉邦做了皇帝,就多封2,000戶食邑(食邑的土地和人民都屬於蕭何所有)給蕭何來報答他。02020202、、、、漢五銖錢漢五銖錢漢五銖錢漢五銖錢----漢五銖與西方幣制相近漢五銖與西方幣制相近漢五銖與西方幣制相近漢五銖與西方幣制相近????西漢貨幣制度經過九次演變,最終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確立了五銖錢體制。五銖錢成為兩漢時期唯一的合法錢幣,至平帝元始中(公元1─5年),已鑄錢2,800億餘枚。A、A、A、A、七百年七百年七百年七百年重量傳千年重量傳千年重量傳千年重量傳千年五銖錢以重量為錢名,標準重量即為五銖(約4克),錢徑2.5厘米,錢厚0.12厘米,輕重大小適宜,且肉、好(錢體和錢孔)皆有週郭(物體週圍的邊或框,利於保護錢幣),因而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廣泛、流通久遠的一種錢幣,形成了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長達700多年的五銖錢時期。實踐證明,重量「五銖」左右的錢幣比較便於使用和攜帶,因此,五銖錢之後的通寶錢依舊以「五銖」為錢重標準,不少外國錢幣的重量也與五銖錢相近,如希臘的古幣德拉馬克、羅馬的銀幣德納留斯。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403030303、、、、唐通寶錢唐通寶錢唐通寶錢唐通寶錢----十進計重法始於唐通寶十進計重法始於唐通寶十進計重法始於唐通寶十進計重法始於唐通寶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錢,開鑄「開元通寶」,發展出一種新的錢幣體制,通寶錢從此佔有中國錢幣的主要地位,流通了1,300年,直至民國之初。A、A、A、A、幣名自此離不開幣名自此離不開幣名自此離不開幣名自此離不開「「「「寶寶寶寶」」」」通寶錢除了繼承秦半兩、漢五銖以來逐漸形成的形狀、輕重、大小之外,還開始了兩個重大的轉變:第一、錢幣名稱的改變。結束了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銖兩貨幣」(如半兩、五銖)時代,此後,中國鑄幣的名稱就以通寶為藍本,總離不開一個「寶」字,如元寶、重寶、泉寶等等。「通寶」原意是通行的寶貨,把錢稱為「寶」,意味著貨幣作用的擴大。第二、新衡法的確立。標準「開元通寶」每枚徑8分,重2銖4絫(24銖合1兩,10絫合1銖),1枚稱為1錢,10枚重1兩,1,000枚重6斤4兩。於是,人們為了計算的方便,就把1兩作10錢,兩、錢、分、厘的十進位衡法遂取代了原先的銖、絫等秤量單位。現在的大陸、台灣、香港等地,計算黃金首飾仍以兩、錢為單位。04040404、、、、清末銅元清末銅元清末銅元清末銅元----清末銅板清末銅板清末銅板清末銅板『『『『洋氣洋氣洋氣洋氣』』』』十足十足十足十足清末出現了一種仿造外國錢幣、圓形無孔的機製銅幣,那就是銅元,又稱銅子兒、銅角子、銅板。A、A、A、A、最早在廣東出現最早在廣東出現最早在廣東出現最早在廣東出現銅元最早出現在廣東。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廣東初鑄的銅元,是仿照香港英國當局發行的銅幣──「銅仙」的形狀製造的,重2錢,含95%的銅,圓形無方孔。正面以漢文鐫「光緒元寶」四字,又加滿文「廣寶」二字,其週圍印有「廣東省造每百枚換一圓」字樣;背面中央有蟠龍花紋,其週圍以英文印有「KwangtungOneCent」(廣東一仙)字樣。後來清政府在天津設戶部造幣總廠,各省另設分廠,統一製造「大清銅幣」。錢面有漢字與滿文的「大清銅幣」字樣,錢背有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5Coin」(大清帝國銅幣)字樣。B、B、B、B、逐漸取代方孔銅錢逐漸取代方孔銅錢逐漸取代方孔銅錢逐漸取代方孔銅錢清末民初,銅元逐漸取代原來的方孔銅錢,成為當時最重要的輔幣。銅元的出現和推廣,標誌著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向近代的演進。銅元取消方孔,與秦漢時期方孔銅錢的出現,都是錢幣形制為適應經濟發展與貨幣流通格局而發生的重大變革。此外,由於銅元是機器鑄造的,其工藝之精巧、規模之整齊,都是以前任何錢幣所不能相比的。05050505、、、、其他特殊錢幣其他特殊錢幣其他特殊錢幣其他特殊錢幣漢五銖、唐通寶代表著標準的錢幣式樣。此外,還有許多錢幣在形制、大小、文字、用途等方面與之迥然不同,其中不乏收藏珍品。A、A、A、A、祈福錢幣圖案多彩祈福錢幣圖案多彩祈福錢幣圖案多彩祈福錢幣圖案多彩用途特殊如厭勝錢、開爐錢、祖錢,它們不作通貨使用。a、a、a、a、厭勝錢厭勝錢厭勝錢厭勝錢(也稱壓勝錢)是一種具有避凶趨吉含義的錢幣,錢上有吉語、符咒、人物、動物、花草等各種圖案花紋,相當於護身符。b、b、b、b、開爐錢開爐錢開爐錢開爐錢是開爐鑄錢時用以祈禱的錢幣,金國鑄過背部有花紋的開爐祝禱錢。c、c、c、c、祖錢祖錢祖錢祖錢是鑄幣前用銅、錫、鉛等材料雕成的第一枚錢幣樣品。d、d、d、d、紀念錢幣紀念錢幣紀念錢幣紀念錢幣,以作懷舊、定情種種用途,如對風月場中之人一見傾心,自可送她幾枚。B、B、B、B、傳形錢傳形錢傳形錢傳形錢、、、、合背錢因錯成寶合背錢因錯成寶合背錢因錯成寶合背錢因錯成寶錢文特殊如西夏文、佉盧文的錢幣。三國時期,西域于闐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鑄有「和闐馬錢」,幣文為漢文和佉盧文並用,人稱「漢佉二體錢」。西夏自鑄銅鐵錢,錢面有西夏文和漢文兩種,這種錢因西夏文字形狀而被稱為「屋馱錢」。鑄造特殊如合背錢、傳形錢等,皆因鑄造錯誤所致。傳形錢,因為錢範出錯,導致錢文反寫,左右顛倒。合背錢,澆鑄時誤用兩件面範造成正反兩面錢文相同。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6参参参参●●●●結論結論結論結論中國的古代貨幣有一段很長的發展史,因為人民的需要和思想一直不斷進步,才有貨幣的不斷改良,也才有最早的牲畜貨幣一直延續至今的反偽鈔票。中國古代錢幣有成千上萬種,例如金銀、布帛、紙幣等等,而錢幣只是其中一種。從上述資料中我們了解到每時期盛行的錢幣及由來,也了解了一些當時的社會風氣,因為有些錢幣會反映當代世俗風情。像厭勝錢就是當時的護身符,可想而知當時一定有宗教信仰,還有一些非常有紀念價值的錢幣已做懷舊、定情的用途。如此長遠的歷史描述著生活的經驗與先人智慧的累積,每一段變革都直得我們討論及省思。肆肆肆肆●●●●引註引註引註引註資料資料資料資料(1)書籍:郭彥崗著:《中國歷代貨幣》(台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書籍:張惠信著:《中國貨幣傳奇》(台北:台揚出版社,1993年)(3)網站:中國古代貨幣2003中國文化研究院版權所有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