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开阔性海岸港口布置小组成员:杨旭、吴登将、杨浩天陈勇、徐云飞、肖寒港口形式•1.挖入式港口此种港口适用于沙质海岸,后方陆域开阔的地区。此种港口在航道入海口会造成上游侧输沙向淤积,下游侧海岸冲刷。需在上游建造突堤,在下游建造丁坝进行防护。总体来说,这种港口对海岸影响较小,但适用条件有限。•2填筑式港口此种港口适用于水深条件有限,后方陆域匮乏的海岸。对海岸防护取决于防波堤布置。防波堤布置形式•1.单突堤:系在海岸适当地点筑堤一条,伸入海中,使堤端达适当深水处。当波浪频率比较集中在某一方位,泥沙运动方向单一,或港区一侧已有天然屏障时可采用A1或A2式。但在沿岸泥沙活跃地区,不宜采用。A3式适用于海岸已有天然湾澳,其水域已足以满足港区使用的情况。•2.双突堤:双突堤系自海岸两边适当地点,各筑突堤一道伸入海中,遥相对峙,而达深水线,两堤末端形成一突出深水的口门,以围成较大水域,保持港内航道水深。B1式双突堤用于海底平坦的开敝海岸。但此种堤式只适用于中、小型海港。B2式用于海底坡度较陡,希望形成较宽港区的中型海港。B3式多建于迎面风浪特大,海底坡度较陡而水深之海岸。B4式为海岸已有天然湾澳,湾口中央为深水的情况,筑堤费用亦较省。•3.岛堤:岛堤系筑堤海中,形同海岛,专拦迎面袭来的波浪与漂沙。堤身轴线可以是直线、折线或曲线。C1式岛堤堤身与岸平行,可形成窄长港区,适用于海岸平直、水深足够、风浪迎面而方向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C2式适用于港址海岸稍具湾形而水深的情况。港内水域进深长度不够时,C2式堤比C1式距岸较远,可以增加港内水域面积。C3式堤用于已有足够宽的水域之湾澳,两岸水较深而湾口有暗礁或沙洲。•4.组合堤:亦称混合堤系由突堤与岛堤混合应用而成。大型海港多用此类堤式。•D1式堤系因突堤端有回浪而必须再建岛堤以阻挡。D2式系岛堤建于双突堤口外,以阻挡强波侵入港内。D3式适合于岸边水深大,海底坡度甚陡的地形。D4式适用于岸边水深不大,海底坡度平缓,须借防浪堤在海中围成大片港区的情况。D5式适用于已有良好掩护并足够开阔的天然湾澳。应用实例•炎亭沙滩位于苍南县金乡镇炎亭境内,长1000米,宽200米,是温州境内少见的金沙滩。•以渔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小镇,两者息息相关。避风港的建设,导致炎亭沙滩严重侵蚀破坏,让旅游业大大受挫。建港以前沙滩景象建港以后原先港口防波堤布置改善方案一改善方案二
本文标题:开阔性海岸港口布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0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