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5年最新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重点
12015年HN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前复习重点政治理论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P1-2)(1)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2)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资本积累”,另一方面是“贫困积累”。两方面的积累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3)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病逐步暴露,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前人的学说,和恩格斯合作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的意识形态》,发表了《费尔巴哈提纲》,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3)十九世纪70年代后,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1875年,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过度时期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述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1878年,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4)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继承了亡友的遗志,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1886年,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P3-4)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1)在哲学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哲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共产主义未来发展的阶段和社会的基本特征。(3)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被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革命结论。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缔造者;认为必须要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P7)马恩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五个要点:一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家及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二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三是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四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原始社以来的历史全部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消灭阶级划分和阶级对立;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2五是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例题: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当前我国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题思路:经济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要靠发展来解决问题。特别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生产力意义更加重大,作用更加突出。这段时期的发展,是创造让更多的人民获得更多实惠的发展,与以前的发展有所不同。、联系实际,品质活力**的建设,就是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P8-10)马克思非常重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发挥和论证了他与恩创建的“新唯物主义”哲学。(1)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将上层建筑分为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上的上层建筑。认为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同生产关系产生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当生产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时,这个社会就不会灭亡,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也不会出现。(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将人类的本质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指前资本主义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的阶段。(3)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法的拓展。马克思出色地阐述运用了主观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综合运用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等,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还对自己运用的辩证法进行了专门的说明。阐述了自己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在肯定黑格尔内核的基础上,特别阐明了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5、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P12-13)(1)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商品生产经历了简单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两个阶段;它们的共性是:通过交换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2)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交换所表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实现互为条件;对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二者不可兼得.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4、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3)货币及其职能。马克思认为,货币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3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作用:第一,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第二,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5)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了垄断资本的统治。(6)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而是客观存在的趋势。6、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P16-17)(1)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程。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剩余价值就一定会产生出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的秘密。(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劳动时间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情况下,通过工作日的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增加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3)资本特殊性质和基本构成。特殊性质:第一,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二,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第三,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基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P17-18)(1)资本积累的过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为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掠夺巨额财产,以便更快形成发展资本主义的两个基本条件: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2)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首先,从生产社会化的本性来分析。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及其造成的社会病态现象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必然要求社会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其次,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来分析。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第三,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来分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存在的趋势。8、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P22-23)(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1516年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被看做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2)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3)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成果,深刻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未来社会的遇见局限于价值判断,不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新新社会的力量和道路。(4)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4(5)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在欧洲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队伍,同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斗争。(6)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两大基石之上,使空想变成了科学。之后在近半个世纪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受了实践的经验并不断得到发展。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P24)(1)“两个必然”思想的提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两个决不会”同“两个必然”的统一。二者的思想是统一的。“两个必然”论证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须的条件。10、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P28-29)(1)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历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理论,揭示了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与本质,科学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2)恩格斯的《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3)晚年书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面阐发。1890至1894年间,恩格斯
本文标题:2015年最新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政治理论》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2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