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章AT89C51单片机片内硬件结构1.在AT89C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µs2.AT89C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3.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和。答:28H;88H。4.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8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答:50H;88H。5.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P标志位的值为0。6.AT89C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7.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H~H。答:00H;1FH。8.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答:PC;PC。9.AT89C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C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KB。答:64KB。10.判断下列项说法是正确的。A.AT89C51单片机的CPU是由RAM和EPROM组成的B.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还是高端C.在AT89C51单片机中,为使准双向的I/O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保证它被事先预置为1D.PC可以看成是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答:A.错;B.错;C.对;D.对。11.判断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是正确的。A.DPTR是可以访问的,而PC不能访问B.它们都是16位寄存器C.在单片机运行时,它们都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D.DPTR可以分为2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但PC不能答:A.对;B.对;C.错;D.对。12.判断下列说法项是正确的。A.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编程时直接访问,因为它没有地址B.内部RAM的位寻址区,只能供位寻址使用,而不能供字节寻址使用C.AT89C51单片机共有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的位都是可用软件设置的,因此,是可以进行位寻址的。答:A.对;B.错;C.错。13.PC的值是。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答:A.错;B.错;C.对;D.错。14.判断下列说法项是正确的。A.PC是一个不可寻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B.单片机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C.在AT89C51单片机中,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sD.特殊功能寄存器内存放的是栈顶首地址单元的内容答:A.对;B.对;C.错;D.错。15.AT89C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各个功能部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1)1个微处理器(CPU);(2)128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3)4KBFlash程序存储器;(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5)1个全双工串行口;(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一个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8)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6.说明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EA的作用,该引脚接高电平和低电平时各有何种功能?答:当EA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内程序存储器(4KBFlash),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4KB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当EA脚为低电平时,对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只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片内的4KBFlash程序存储器不起作用。17.64KB程序存储器空间有5个单元地址对应AT89C51单片机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请写出这些单元的入口地址及对应的中断源。答:64KB程序存储器空间中有5个特殊单元分别对应于5个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见下表。表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入口地址中断源0003H外部中断0(INT0)000BH定时器0(T0)0013H外部中断1(INT1)001BH定时器1(T1)0023H串行口18.当AT89C51单片机运行出错或程序陷入死循环时,如何摆脱困境?答:按下复位按钮。第5章AT89C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1.外部中断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定时器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答:0013H;001BH。2.若(IP)=00010100B,则优先级最高者为,最低者为。答:外部中断1;定时器T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C51单片机的IE寄存器中B.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C51单片机的TMOD寄存器中C.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C51单片机的IP寄存器中D.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AT89C51单片机的TCON与SCON寄存器中答:D。4.在AT89C51单片机的中断请求源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销的是。A.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B.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C.外部串行中断D.定时中断答: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响应B.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C.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D.同级中断不能嵌套答:A、C、D。6.中断响应的条件是什么?答:见课本P84第6章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1.下列项说法是正确的。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B.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C.特殊功能寄存器IE,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D.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答:A.对;B.;错C.错;D.错。2.如果采用的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最大定时时间各为多少?答:因为机器周期cy6osc12124s310Tf所以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0下,其最大定时时间为13136MAXC224108.192msTT同样可以求得,方式1下的最大定时时间为262.144ms;方式2下的最大定时时间为1024ms。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谁提供?定时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其计数脉冲由系统振荡器产生的内部时钟信号12分频后提供。定时时间与时钟频率和定时初值有关。4.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对外界计数频率有何限制?答:由于确认1次负跳变要花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振荡周期,因此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振荡器频率的1/24。8.一个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有限,如何用两个定时器的串行定时来实现较长时间的定时?答:方法1,在第一个定时器的中断程序里关闭本定时器的中断程序,设置和打开另一个定时器;在另一个定时器的中断程序中关闭本定时中断,设置和打开另一个定时器。这种方式的定时时间为两个定时器定时时间的和。方法2,一个作为定时器,在定时中断后产生一个外部计数脉冲(比如由P1.0接INT0产生),另一个定时器工作在计数方式。这样两个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为一个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乘以另一个定时器的计数值。9.当定时器T0用于方式3时,应该如何控制定时器T1的启动和关闭?答:由T1(P3.5)口控制定时器T1的启动和关闭。第7章AT89C51单片机的串行口1.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答:1。2.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答:相等。3.下列选项中,是正确的。A.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B.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C.串行通信帧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D.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E.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答:(A)对(B)对(C)错(D)对(E)对。4.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A.固定的,为fosc/32B.固定的,为fosc/16C.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D.固定的,为fosc/64答:(C)。5.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答:当接收方检测到RXD引脚上的有效的负跳变时,即可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6.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方式1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sc。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7.为什么定时器/计数器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采用方式2?若已知时钟频率、通信波特率,如何计算其初值?答:(1)因为定时器/计数器在方式2下,初值可以自动重装,这样在进行串口波特率发生器设置时,就避免了重装参数的操作,且减少了重装参数的误差。(2)已知时钟频率、通信波特率,根据公式(7-3),即可计算出初值。8.若晶体振荡器为11.0592MHz,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波特率为4800bit/s,写出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控制字和计数初值。答:经计算,初值为FAH。控制字:ANLTMOD,#0F0HORLMOD,#20HMOVTH1,#0FAHMOVTL1,#0FAHMOVSCON,#40H9.简述利用串行口进行多机通信的原理。答:以方式1为例。发送过程:数据位由TXD端输出,发送1帧信息为10位,当CPU执行1条数据写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就启动发送。发送开始时,内部发送控制信号SEND变为有效,将起始位向TXD输出,此后,每经过1个TX时钟周期,便产生1个移位脉冲,并由TXD输出1个数据位。8位数据位全部输出完毕后,置1中断标志位TI,然后SEND信号失效。接收过程:当检测到起始位的负跳变时,则开始接收。接收时,定时控制信号有2种。其中一种是位检测器采样脉冲,它的频率是RX时钟的16倍。也就是在1位数据期间,有16个采样脉冲,以波特率的16倍速率采样RXD引脚状态,当采样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地开始接收数据。
本文标题:单片机课后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2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