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2019电大公共行政学第九章自测答案
公共行政学第九章自测答案1、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2、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3、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积极方案4、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5、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向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6、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集体决策,个人决策7、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8、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经验决策,科学决策9、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领导决策系统,公民蹉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10、决策方案一般有()。积极方案,临时方案,追踪方案,应变方案11、信息支持系统主要由哪些机制组成?(1)建立一个收集各种社会信息和政务信息的网络;(2)整理、分析和加工各种社会信息和政务信息。12、简述西蒙的决策程序四个阶段。(1)情报活动阶段;(2)方案设计活动阶段;(3)选择方案阶段;(4)审查方案阶段。13、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14、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15、评估决策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步骤?(1)评估必须实事求是地衡量决策执行的实际效果,它必须客观而真实,不能弄虚作假。这是进行决策执行评估的基础;(2)将决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与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相比较,找出差距;(3)分析原因,采取管理措施,按决策标准实现决策目标。16、评估决策时,应该评估哪些内容?(1)应该评估在决策执行过程中,是否真正贯彻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执行决策,是否贯彻执行了上级的指示与命令;(2)应该对决策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3)应该衡量和检查决策执行活动的成本效益并就此进行评估;(4)要评估实施决策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坚强有力;(5)采取措施,完善决策。17、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18、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1)领导决策系统;(2)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3)专家咨询系统;(4)信息支持系统。19、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包括的内容有哪些?(1)建立社会信息反馈系统;(2)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磋商系统;(3)建立公民评价与监督政府系统。20、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开展的,都是为了落实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的。但是,在强调决策的重要时,并不意味着“管理就是决策”。(2)行政决策主导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运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管理成效的高低。所以,高明的行政领导者就是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决策,并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决策或形成新的决策,保证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率。(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21、试述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预测原则。行政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发展与问题的预测基础之上的决策。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它必须在充分论证并预计到某种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将有较大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制定这方面的政策,就有可能被其他国家占先机之利。行政决策的执行过程当中,如果不能预见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就会面对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无法应对。行政机关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对决策对象的未来发展情况有充分的分析与预测。(2)信息原则。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准确、可靠的信息,信息是进行决策的根据,没有信息,决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超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繁多复杂的政务信息,要求决策者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分析与综合能力,要善于发现那些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作为行政领导者必须重视信息,但更应该重视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3)可行性原则。行政决策是为了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因此,决策的可行性是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决策方案必须以可行性为基础。(4)满意原则。传统上认为决策应该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择优选择,但是,实际上最优决策方案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满意的决策方案。也就是说,最优决策方案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能够有最优决策方案当然好,而实际上任何决策方案都有其限制条件。(5)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决策方案选择时,应该选择那种投人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最少,而收益最大的方案。公共行政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必须对纳税人负责,不能浪费纳税人的钱,要降低行政成本。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决策的实施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服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6)公平与民主原则。政府的重要作用就是确保社会公平。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公平的问题。政府在进行决策时还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公民参与,听取公众意见,反映民心民意,满足公众的需求。民主决策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法制原则。公共行政是依法行政。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贯彻法制原则。决策必须符合宪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法规,必须符合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8)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的。政府进行决策时,不谋求自身的利益,因为它是非赢利性的。应当承认政府也是理性经济人,有其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种利益不应该干扰决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应当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衡量政府决策行为是否公平合理的重要标准。22、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23、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24、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25、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26、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27、非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28、个人决策个人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做出的决策。29、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30、经验决策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31、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32、危机决策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33、行政决策体制行政决策体制是指由承担各项任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体系。34、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程序是指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各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诸环节的先后次序与步骤。35、行政决策参与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本文标题:2019电大公共行政学第九章自测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49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