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03项目名称: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委托方(甲方):三亚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1)院长:杨保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张兵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6年3月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专业研究院主管所长:张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管主任工:郝天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黄继军高级工程师张车琼工程师项目参加人:由阳高级工程师杨新宇工程师吕金燕工程师张奕雯助理工程师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1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总则3一、项目背景3二、规划内容4三、规划范围5四、规划期限5五、规划依据6六、规划原则8七、规划目标8八、规划思路9第二章项目概况11一、城市概况11二、上位规划解读22第三章技术路线35第四章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指引36一、中心城区现状概况36二、主要问题分析42三、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分析49四、建设目标与指标51五、中心城区大海绵系统建设格局55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58七、水环境综合治理策略85八、建设时序101九、相关规划衔接建议103第五章海棠湾海绵城市建设指引111一、现状概况111二、主要问题114三、建设目标116四、海棠湾一级分区及指标分解117五、海棠湾二级分区及指标分解117六、海棠湾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估算125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2第六章崖州湾海绵城市建设指引144一、现状概况144二、主要问题146三、建设目标148四、崖州湾一级分区及指标分解149五、崖州湾二级分区及指标分解149六、崖州湾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估算154第七章重点项目设计指引164一、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及其技术特点164二、道路与广场169三、建筑与小区171四、山体与绿地173第八章保障措施175一、组织保障175二、融资机制保障177三、管控制度保障179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3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总则一、项目背景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优先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2014年10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指导各地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简称“海绵城市”。2015年1月,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组织了地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2015年3月底,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最终评选结束,全国共遴选出16座城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较《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相比,入选城市由最初设定的6座城市增加为16座城市,虽入选城市数量增加,但每座城市的财政补贴资金并未减少,表明了国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与力度。入选的16座城市更注重区域的平衡,每座城市均能代表地区特点,也显示出国家将通过16座入选城市的建设经验积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海绵城市建设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常态”。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三亚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城市,但是三亚市的城市建设也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4出现了城市排水不畅、水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由于三亚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及设施建设滞后、可调蓄超标雨水的绿地缺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三亚市中心城区特别在台风季节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由于雨污管网的混接、河流上游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河口船舶污染等原因,造成三亚河河水恶臭、水质恶化的趋势极为明显,严重影响了三亚市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形象。针对目前三亚城市建设的存在的各种问题,2015年初,在建设部的指导下,三亚市开展了“城市双修”工作,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双修”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2015年5月14日,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在听取三亚市“双修”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后,表示支持三亚的海绵城市建设。2015年6月10日,住建部发函同意将三亚市列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二、规划内容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规划中的各层次和多个专业。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并统筹三亚市已编制的专项规划情况,确定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规划内容。三亚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优先考虑“山水林田湖”等城市“大海绵”的建设,并转变传统土地开发方式,将低影响开发等分散“小海绵”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系统,从而实现三亚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本次专项规划将完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指导海绵城市设计体系、规范海绵城市管理体系作为主要规划内容。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5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框架规划先行建设实施制度保障总规专项专题研究建设策略建设目标用地控制协调落实城市水系绿地系统排水防涝道路交通其他专项地块控制目标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指导设施规模空间布局技术选择施工图设计城市道路人行道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化带可渗透铺装建筑小区公共绿地绿色屋顶雨水湿塘雨水蓄水池水系整治雨水湿地水系植被缓冲带透水性广场、停车场下沉式绿地其他组织保障项目验收组资金保障社会资本合作政策性贷款引导开发企业和个人业主投入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按效果付费制度控规地块控制指标设计地方政府预算中央补贴运营维护组项目建设组规划编制组图1-1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框架(1)完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主要是将低影响开发等城市“小海绵”建设的控制要求与具体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层面,以补充完善现有规划体系。(2)指导海绵城市设计体系主要针对低影响开发城市“小海绵”建设,对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及城市水系四大类用地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类型、低影响开发具体指标等方面内容进行设计指引。(3)规范海绵城市管理体系主要为海绵城市建设保障措施的相关内容,包括全流程规划体系的建立以及施工监管体系的建立,如将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纳入“两证一书”的发放环节,并将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纳入后期的施工监管、竣工验收、运行评估考核中。三、规划范围研究范围为《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即三亚市域1919.6平方公里范围,其中重点研究海棠湾区和崖州区;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是74.7平方公里。四、规划期限依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6五、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5号);国家、省、市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相关规范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BJDB685-2013);《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49-201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相关规划《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7《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三亚湾海坡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月川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鹿回头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河西片区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暨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河东片区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暨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市市政专项规划(道路竖向、防洪、雨水、燃气、管线综合规划)》;《三亚市城镇供水规划(2013-2020)》;《三亚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三亚市中心城区污水专业规划修编(2015-2020)》;《海南省三亚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三亚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规划》;《三亚市“多规合一”》;《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三亚市主城区及城乡结合部污水设施建设专题报告》;《三亚市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8《三亚市绿道系统规划》;《三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三亚两河四岸景观(整治)规划设计》;《三亚市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2016-2020)》等。六、规划原则生态为本:充分保护原有“山、水、林、田、湖”生态基底,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雨水下渗、调蓄、净化作用,构建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恢复原有自然水系,进行水系连通,实现水体自然循环,打造自然和谐的人水关系。因地制宜:分析三亚气候、土壤条件、地下水分布、下垫面条件等因素,识别在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确定规划建设目标、适用技术、具体措施。统筹规划:海绵城市总体规划需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多个涉水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排水规划、中水规划、防洪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合理分区:根据汇水流域和管控单元等因素对规划区进行科学分区,同时根据不同片区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各片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和管控措施。七、规划目标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9图1-2规划思路(1)提高三亚市城市水环境质量完善城市雨污分流体制,并通过初期雨水弃流井、植草沟等LID措施降低初期雨水面源污染,同时加强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治理,改善城区三亚西河、三亚东河等天然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达到中心城区地表水体水质不低于Ⅲ类的目标,逐步实现水生态的恢复和平衡。(2)提高三亚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在有效利用现状天然坑塘、水系等水生态敏感区的基础上,结合雨水罐、雨水池等调蓄设施建设,将雨水储存并加以利用,向水系、景观水体、道路浇洒等提供补充用水,缓解三亚市旱季用水紧张的现状。(3)缓解三亚市城市内涝及提高应对超标降雨的能力结合三亚市内涝的实际情况和排水防涝规划,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有效降低城市降雨的雨水径流总量和雨水径流的峰值流量,从源头降低雨水排放量,延缓汇流时间,提高城市防涝水平。(4)优化三亚市城市用地空间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各项工程设施空间用地。其中,老城区近期改造难度较大地区以近期管控、中远期结合城市改造逐步落实为主,新建地区则以预留为主。通过城市“海绵体”建设,以达到创造城市开敞空间、疏解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八、规划思路三亚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其在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建设需求方面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10都有其特殊性。三亚的海绵城市建设,除了考虑传统的涉水要素之外,同时应该从大的生态系统角度着眼,从旅游城市建设需求出发,定位全局,突出特色。本次规划从市域角度分析三亚市整体特点,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中心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同时对海棠湾、崖州湾两个重点开发区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和指引,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在三亚市域的整体推进。本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
本文标题: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