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1序号:编码:第七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学校全称:洛阳师范学院个人申报者姓名:陈月文杨钰燕邵明杰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2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姓名陈月文性别女出生年月1988年1月申报者情况学校洛阳师范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现学历本科年级2006学制4年入学时间2006年9月作品全称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毕业论文题目无通讯地址洛阳师范学院136信箱邮政编码471022办公电话15937911292常住地通讯地址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邮政编码471022住宅电话15937911292合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杨钰燕女22本科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邵明杰女21本科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3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是否为2008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否若是,其学号为:061224008(部门盖章)2008年4月17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2008年4月17日4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作品所属领域(E)A哲学B经济C社会D法律E教育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目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加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自尊、自信、自我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心理基础。本研究试图通过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通过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提出师范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和发展中所需要社会支持的结构及一些关于师范院校教育方面的启示。思路:本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河南不同级别师范院校的学生,重点为女学生。研究过程:首先是文献调研,第二问卷调查以及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最后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研究假设:一、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女生;二、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5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目前,国内外针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师范类大学生的研究很少,这个情况与国外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有着较大的关系。根据我国的情况,国家的繁荣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高等学校师范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关注师范类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为师范类毕业生提供有价值的就业指导,对于稳定我国教师队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以往大量的关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结果表示,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女生。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师范院校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女生没有显著差异,推翻了研究假设一。本研究还通过新的视角,从外因社会支持入手,研究它们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提出师范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和发展中所需要社会支持的结构,并探讨高等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辅导教育中的有效策略。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10万,2008年为559万,毕业人数在增加,而工作岗位却在减少,毕业生在招聘会上找到心仪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师范生的就业形势一直相对较好。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师范类毕业生也将面临择业就业的严峻考验。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更容易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知所措,阻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可见,现今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培训势在必行。6作品摘要在关注就业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前提下,本研究重视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心理属性的研究,通过分析外部因素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提高师范生职业选择能力和决策水平,增进其生涯成熟,做出恰当的职业选择。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师范院校男大学生更需要社会支持;男、女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师范生目标选择自我效能高;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上也有显著的差异。最后我们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建议。1.前言2.文献综述2.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2.1.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2.1.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2.1.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最新进展2.2社会支持研究综述2.2.1社会支持的概念2.2.2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种类2.2.3有关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3.研究对象和方法3.1对象3.2研究工具4.研究结果4.1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各因子的性别、学科、家庭情况、年级差异研究4.1.1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水平特点4.1.2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比较4.1.3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学科差异4.1.4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家庭来源差异4.1.5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单双亲差异4.1.6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年级差异方差分析4.2师范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的性别、学科、家庭来源差异研究4.2.1师范生社会支持的水平特点74.2.2师范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比较4.2.3师范生社会支持的学科差异比较4.2.4师范生社会支持的家庭来源差异比较4.3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4.3.1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4.3.2回归分析5.分析与讨论5.1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各因子的性别、学科、家庭情况、年级差异分析5.2师范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的性别、学科、家庭来源差异分析5.3师范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分析6.本研究的不足7.本研究对师范学校教育的启示7.1关注男师范生7.2减轻女师范生的经济困难7.3更加关怀单亲家庭师范生7.4缩小年级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差异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此作品还未发表和登载8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1]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2]林志红,朱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3]Yun-ChengWeiFactorsinfluencingstudents’careerdecision-makinginselectingprogramsingraphiccommunication[J].NewYorkUniversity,1994.[4]GatiI,KrauszM.Ataxonomyofdifficultiesincareerdecision-making[J].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1996,43(4)510-511.[5]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6]GottliebB.H.SocialNetworksandSocialSupport[J].CA:Sage,1981.[7]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4.3.[8]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9]王桢,时勘,高晶.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0]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11]纪秀君,教师男女比例失衡教师招聘会成“女儿园”,中国教育报,2007.12.调查方式□√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人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河南省(市)洛阳市县(区)乡(镇)村(街)单位邮编471022姓名郭颖电话0379-63850602调查单位4个1000人次管理部门签章(签章)年月日9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1.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综述1.1.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1]。所谓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以前对自己能否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职业决策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等,属于职业决策的主观能力感[2]。1.1.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就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成为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职业决策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三个方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Yun-ChengWei和O’Neil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3]。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起重要作用。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4]。1.1.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彭永新教授和龙立教授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本量表由自我评价能力、收集信息能力、选择目标能力、制定规划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5个分量表组成,共39道题,每道题有5个选项,即“完全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有一些信心、比较有信心、完全有信心”。本研究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量表的项目特性良好;(2)该量表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3)该量表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4)该量表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目前该量表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2003年,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李莉、马剑虹老师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研究再次表明:毕业生职业决策的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10划四部分自我效能还是较高的,但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则较低。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中,存在男女和学历差异[5]。2007年,林志红、朱锋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
本文标题:河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9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