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咸丰一中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方案
1、让压力与动力同行——咸丰一中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方案(征求意见稿)2011年8月19日常言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考事关学生前途,心系天下父母,关联学校兴衰。而一轮复习又是整个高三复习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抓好一轮复习各常规环节工作,提高复习效率,是高三年级组、每个班级、每位教师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扎实做好一轮复习,使各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有条不紊,特制定高三一轮复习备考方案。一、本届生源及教师的基本情况本届高三共有24个班,共有学生1523人,应届生1346人,补习生177人(理91人,文76人)。其中理科班11个(火箭班1个,实验班2个,补习班1个,普通班7个),694人;文科班13个班(火箭班1个,实验班2个,补习班1个,普通班9个),829人。音体美传媒143人(其中音乐生8人,美术生44人,体育生76人,传媒生15人)。生源结构:2009年中考全县100名我校录取情况如下前10名(663分以上)0人;前20名(650分以上)3人;前30名(644分以上)7人;前50名(636分以上)18人;前100名(624分以上)64人(休学1人,转学1人,流失1人,计61人)当年恩高公费录取线为640分(也包含巴东),恩施一中628分,建始一中623分,利川一中618分。教师队伍:本届高三教师共80人,其中女教师24人,男教师56人,语文教师14人,数学教师14人,英语教师15人,物理教师5人,化学教师5人,生物教师5人,政治教师5人,历史教师5人,地理教师5人,体音美7人。任过两届高三以上教师41人,任过一届高三教师20人,还从未上过高三的教师19人。二、高考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总体思路是:形成一个团队,即一个上下同心,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坚不可摧”的战斗团队;抓好两块阵地:抓好班风、学风,抓好教风、研风两块阵地;把握四个层次:突出尖子层,培养名校苗子;狠抓中间层,提升“一本线”比例;兼顾普通层,促成“本科线”达标;提升尾巴层,确保高职高专高上线率;严把四道关口:课堂教学关,质量分析关,信息整合关,情感心理关。在整个三轮备考复习过程中,努力追求复习备考的创新与创造。基本目标任务:上重点总数、应届生上重点及本科总数均居南四县第一。力求达到我校2011届应届生上重点总数并略有超越。音体美传媒全面提升,充分挖掘“一本线”潜力空间。三、高考三轮复习时段的划分第一轮(2011年8月--2011年2月中旬,大部分学科在二年级下期已开始)为“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目标:按照教材体系对知识进行覆盖式梳理,必须到边到沿,夯实基础,让每一个学生拿到60%的分数。要求:结合课标,参照考纲,紧扣考点,落实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学科知识基础,训练学科基本技能,扫除知识盲点,既做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形成主干知识网络,又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主线。做到“起点低,台阶密,落点高”,强化训练,单元过关,滚动复习,初步总结方法规律。第二轮(2012年2月中旬--2012年4月底)为“专题带动上台阶”阶段2目标:以专题板块为主,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专题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覆盖,一轮横向成条,二轮横纵联系成块。要求:设置专题,构建网络。通过专题讲解的形式和训练主要解决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训练、突出重点、归纳迁移与规范答题,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第三轮(2012年5月1日至高考)为“综合模拟迎高考”阶段。目标:以高考说明为依据,以模拟考试和应试心理素质的训练为手段,查缺补漏,系统归纳,巩固提高。从而让学生能在高考中把自的己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求: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休整调适,自主整理。自学为主,个别辅导,回归课本,回归基础,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达到最佳状态。四、一轮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结合课标,紧扣考点,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落实教材知识梳理复习与考点并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规范训练,滚动复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为二三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打好扎实的根基。五、一轮复习备考的五个原则要优化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效益,必须遵守高三复习的教学原则,总原则是适当延长一轮复习时间,缩短二轮复习,加大三轮综合训练时间和强度。并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研读课标,用好教材,把握基础。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构建主干知识体系。2、系统性原则。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3、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是指:①针对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高考的热点;⑤针对国家考试中心及湖北省的命题信息。4、追求三精原则。试题的“精选”“精讲”“精练”。5、主体性原则。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贩卖者。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六、一轮复习备考的具体策略(一)全校同一盘棋,围绕高考开展工作。完善与高考备考相关的协作制度,调度好各处室为高三教学服好务工作。教务、教研、政教、电教、总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紧紧围绕高考备考这个重点来开展工作,促使各项保障工作的跟进。及时成立高考备考领导小组,学校领导与年级组成员分配直接蹲点到班级和学科备课组,督促一轮复习各项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同时做好四个方面的沟通:①加强学校领导,特别是高考领导小组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大家多碰头、多商量、多交换意见,达到群策群力,以最大限度发挥领导和教师的集体智慧。②加强师生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多倾听学生的呼声与意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思想上指导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在学习上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和前途充满信心,专心致志地自觉地投身到学习中去。③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甚至学科教师必须保持时常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使家长了解高考的考法及要求、学生存在问题、高考备考做法,以及家长如何做才能为考生提帮助和服3务等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与关爱。④加强与州内外兄弟学校的联系。我们将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积极主动性,全力支持高三,鼓励利用与自己老师或同学的特殊关系,学习借鉴先进高考备考经验,搜集高考备考信息,提高高考备考的水平。任何教师凡提供了的确有助于2012年高考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试卷等,都将进行奖励。(二)抓好学情调研,精心制定备考计划。年级组备考工作做到超前计划,提前部署,及早安排。要求各学科备课组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在充分听取2011届备课组长所作的经验介绍及缺憾提示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届学情(尤其是高一时赶课留下的硬伤),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精心制定出详细科学有效易操作的学科一轮复习计划,借此统筹各学科的复习进度,并确立落实的保障。(三)搞好德育管理,大力营造备考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高三学生的管理,强化教师管理的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齐抓共管,大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各班制订班级奋斗目标,班训,布置好教室,振奋班级精神。在各类管理中立足于从细节入手,降低重心,强化规范,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巩固教学成果。继续深入抓好学生行为规范,不能因为是高三学习任务重就放松对仪容仪表、卫生,公物保管等常规工作的管理。更要重视德育教育,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保持良好的状态。具体要求如下:1、完善年级组成员值日管理制度,时常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办公室,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需求;实行班主任到位签到制度(每天早自习、下午第四节课及第一节晚自习三个时段一周内各签到不得少于四次)、周日例会制度、周一下午第四节班组活动制度、班级学科教师协调会制度等。年级组成员值日和班主任签到及过程管理都将纳入高考评价与奖励。2、班主任工作要求做到“四常一多”:常提醒、常强调、常检查、常谈心,多给学生温馨的话语。3、明确职责,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好年级班主任与班级学科教师两个层面的集团作战,群策群力,多出点子,智慧共享。4、注重思想引导,提早心理状态的培养。积极开展信心及平和心态教育,让“平常如考试,考试如平常”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及班组活动等围绕高三备考高考大力开展“信心决定一切”、“高考,你准备好了吗”、“爱拼才会赢”、“精神是斗志”等主题讨论;确立“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全力以赴,铸我辉煌”的高考誓言,以先进激励人,用榜样教育人,激励学生自信面对挑战;用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细化各项措施,优化教学过程管理。1、激发教师积极性,规范教师工作纪律。对教师工作要求做到“四严”: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管理落实,严谨的教学组织。要求全体老师做到:在教学方向上:吃得准——高考导向,教材大纲,学校精神,班级学生;在时间保证上:坐得住——深入钻研,多思教法,认真批阅,勤于辅导;在工作作风上:靠得住——全力以赴,真抓实干,调整状态,舍得投入;在感情投入上:谈得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融于学生;在课堂纪律上:管得严——小处着手,严格要求,褒奖学生,方法得当;在教学手段上:练得勤——重视基础,纠错整理,敢于创新,瞄准高考。坚持教师课堂及自习过程纪律管理的责任追究与效果考核的挂靠制度。坚持明确早自习学习任务上黑板,学科教师必须到班督促与辅导,不得呆在办公室,否4则视同旷课处理。2、立足高考定思路,面向课堂要效益。(1)注重高考试卷的研究,吃透考纲方案与教材。要求高三全体教师高度关注《2012年湖北省高考方案(征求意见稿)》,全力开展集体研究,各学科必须试做、熟练和探究近几年来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2011年湖北、山东、宁夏、上海、江苏五省高考试题必做并备课组集中讨论,写出纸质分析上交教研处),根据考试大纲和高考方案明确复习方向和重难点,兼顾考虑选考内容,制定复习计划和搞好滚动复习与模拟训练。每个备课组都要根据对考纲和说明的解读信息,备好高考考试要点,关注好敏感点,向备课要质量,向选题要效益。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进行科学总结,寻找规律。通过对: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高三每位教师都要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充分挖掘高考增长点。(2)加强教学的督促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各环节。强化备课、上课、辅导、听课、作业批改、考练、评补教学常规过程的落实,督促白天坐班、单元过关、课堂研究课的检查与通报,落实“工作态度”的保障功能。尤其是监控单元质量过关,确保阶段复习目标达成。自始至终重点搞好三级管理——年级组抓教师、班主任抓边缘生、备课组抓专题、教师抓弱科生。开展好大考系列工作,发挥质量评估的导向作用。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结果、教师的个人教案(青年教师必须备有详细手写教案,老教师简案)、课堂及自习纪律评价、规范考练、领导进课堂听课检查情况、资料试卷的使用与管理、教师辅导情况逐项量化捆绑评价,纳入到常规管理中,将常规落实情况与高考奖惩挂钩。(3)坚持优化课堂的目标,努力追求课堂效益。积极探索高三备、教、辅、练、改、考、评、补基本环节的到位,“立足实际、教师引领、学生思维、注重基础、规范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三个控制”:讲的知识面——对准中档生,练的难度——瞄准高考,
本文标题:咸丰一中2012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9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