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企业生产管理第十二章设备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第十二章设备管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设备管理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学习重点:1、设备综合管理概述;2、设备的磨损规律与故障规律;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4、设备修理的类别和方式;5、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学习难点:设备选择(经济评价)§12-1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是对企业的设备运动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全过程”即从选购设备,投入生产领域,以及在生产领域内使用、维护、磨损及其补偿,直至报废退出生产领域为止的过程。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的两种运动状态的管理。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的价值运动状态—设备的经济管理即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的经济管理一、设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一般了解)(一)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意义在于:1、加强设备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2、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二)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保证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技术设备,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具体包括:1、正确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技术设备;2、在力求节约保养、维修费用的条件下,保证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3、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装、改进和更新,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二、设备维修的发展进程(一般了解)传统的设备管理,以设备维修为主要内容,大体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1、事后修理时期—工业化生产初期,设备坏了再进行修理。2、预防性维修时期—预防维修制度,以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为基础。传统的设备管理,以维修作为设备管理的中心内容,设备的设计制造与使用截然分开,只注重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管理,而忽略了设备的全过程,只注重设备的技术管理,忽略了设备的经济管理,强调了企业内部管理,忽略了设备管理中与企业外部的联系。三、设备的综合管理(重点掌握)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是设备的综合管理,它建立在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员生产维修的基础上。(一)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点(P445页)(二)全员生产维修—主要内容(P446页)(三)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1、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2、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3、设备综合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管理。§12-2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1、设备设计制造的管理—企业设备管理的外部联系。2、设备的选择与评价。3、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一、设备的设计制造对设备全寿命的影响1、影响的重长久性—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先天性的缺陷,其后果很难在设备后天的使用与维修过程中消除。2、影响的遗传—设备自身的缺陷回遗传给它所生产的产品。3、影响的放大性—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它将生产众多的产品。设备设计制造对设备全寿命的影响,使得企业要将设备管理工作延伸到购买设备前,必须把设备设计制造和购置作为设备管理的前期工作。以防止有先天性缺陷的设备进入使用阶段。二、设备的选择与评价(一)选择设备应考虑的因素:1、生产性,2、可靠性,3、节能性,4、维修性,5、环保性,6、安全性,7、成套性。(二)选择设备的经济评价方法:1、投资回收期法:设备投资费用(价格)采用该设备后的年节约额年节约额是指采用新设备所带来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消耗,保证质量等方面的节约额。设备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设备投资效果越好。投入回收期=2、费用换算法(重难点)—是根据设备最初一次性投资费用和设备每年支付的使用费,按设备的寿命周期和利息,换算为设备每年的总费用或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进行方案比较,选择费用最低的设备。(1)年费法—把购置设备一次性支出的最初投资费,依据设备寿命周期,按复利利息换算成相当于每年费用的支出(一次投资逐年等额回收),然后再加上每年使用费,算出不同设备的年总费用,从中选择费用低的设备。一次投资逐年等额回收资金回收系数的计算:P450页例。资金回收系数=i(1+i)n(1+i)n-1(2)现值法—是通过现值系数,把每年的使用费换算成相当于最初投资的数值,然后加上最初投资费得到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以较低的选择。等额序列投入现值计算系数(现值系数)在利息和年限相同时资金回收系数和现值系数为倒数关系(P450-451页例)例2现值系数=(1+i)n-1i(1+i)n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一)设备的安装—P541页设备安装工作应考虑的因素—P542页(二)设备的调试—主要包括清洗、检查、调整和试运转等。这项工作一般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工艺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协同进行,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缺陷,及时解决,以便尽早交付使用。尤其对于高、精、尖设备和引进设备,更应重视这项工作,使其尽快发挥作用。§12-3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一设备磨损理论(一)设备磨损的分类;无形磨损—技术陈旧,不适用而被经济淘汰。有形磨损使用磨损—零部件运动磨损改变物理性能和几何形状。自然磨损—闲置时的锈蚀、腐蚀。(二)设备磨损规律设备的使用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磨损阶段—速度快,时间短。所谓设备的磨合期,磨去零件制造表面的不平整。2、正常磨损阶段—速度平稳,时间最长,磨损量增长慢,使设备进入最佳的技术状态,加强设备的维护,可延长设备的正常磨损期。3、剧烈磨损阶段—正常磨损被破坏,磨损急剧增加,设备的性能,精度逐渐降低。剧烈磨损阶段前必须进行设备修理。(三)针对磨损规律应采取的措施1、设备的正常磨损阶段,加强设备的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可延长设备的最佳技术状态时间。2、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剧烈磨损阶段以前,及时进行修理。3、研究掌握各类设备的磨损规律,根据各类零件的使用期限,进行预防性的计划修理。[零件的磨损与材质强度、表面硬度,运动速度,每日工作时间以及润滑性能(表面磨擦系数,润滑油的质量,及时添加更换)及合理使用,都密切相关。]二、设备故障规律(一)设备故障发生的规律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故障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初期故障期—由于(1)设计制造的缺陷,(2)操作不熟悉。故障发生率较高。2、偶发故障期—故障较少,持续时间长,多有维护不好或操作失误偶然发生。3、磨损故障期—由于设备的剧烈磨损,零件老化,如未及时修理和更换,故障发生率较高。(二)根据设备故障规律应采取的措施1、初期故障期,认真做好设备的前期管理,重视严格试运转。细致研究操作方法。2、在偶发故障期,加强操作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3、在磨损故障期,主要对策是预防性维修适当时期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三、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设备利用率。2、要为各种设备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3、为设备创造良好的环境,4、建立健全合理使用设备的规章制度四、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一)设备故障与劣化的概念设备故障是指设备或零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温暖感的丧失其规定功能的不正常现象。可分为:突发性故障—偶然原因造成渐发性故障—设备磨损、老化设备劣化是指磨损和腐蚀造成的耗损,冲击和疲劳等造成的损坏和变形。设备劣化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二)设备状态检测设备状态检测是指用人工或专用的仪器工具,按照规定的监测点,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监测。监测方法及技术分为两种:1、维修人员凭感官对设备检查诊断—是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凭经验来诊断设备状态2、利用各种监测仪器—即精密仪器诊断技术。一般有信息处理技术,预测技术等。具体方法有震动监测、声响监测、温度监测、腐蚀监测、裂纹监测、泄漏监测等等。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一)设备的维护保养1、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2、设备维护保养一般分为三级(1)日常保养—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检查—由操作工人独立承担。(2)一级保养—定期对设备内部保养—在专职维修人员指导下,由操作工人承担。(3)二级保养—定期对设备内外进行保养,主要是设备内部,保养部位和项目最多,由专职维修工人承担,操作工人协助。(二)设备的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及腐蚀程度江西功能检查和检验。可分为:1、日常检查—由操作工在日常保养中进行。2、定期检查—在一级保养中进行,由专职维修工进行,操作工人协助。3、修理前检查—由专职维修工人进行。§12-4设备的维修一、设备修理的类别和方式设备修理是指通过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调整精度,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恢复性修理—更换,修复。改善性修理—改进,改装。(一)设备修理类别,一般分为小修、项修、大修。1、小修—对部分拆卸零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恢复其使用功能,可结合日常维护与检查进行2、项修—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零件,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3、大修—对设备进行全面修理,工作量大。(二)设备修理的方式:1、临时性修理,2、预防性修理,3、预测性修理,4、无维修设计。二、设备维修制度(一)计划预修制—是有计划地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一种组织技术措施。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计划来实现修理的预防性。(二)保养修理制—是由一定类别的保养和一定类别的修理所组成的设备维修制度。它的特点是打破了操作工与维修工之间分工绝对化的界限。(三)预防维修制—是依据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确定各种维修方式。主要有:日常维修,生产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和预知维修等。三、设备维修工作组织(一)设备维修制度的应用一般情况下,计划维修制和保养修理制适用:(1)大批流水生产和成批生产类型,(2)故障率处于稳定期的设备。负荷不足,非重要作用设备,不宜采用预防维修制,而结构复杂,关键设备应积极采用预知维修。(二)设备维修的组织方法:1、部件修理法;2、分部修理法;3、同步化修理。(三)设备维修人员的组织涉及三个问题:1、培养专业维修人员。随着设备日益精密、复杂,对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2、设备维修社会化。租赁公司的专业维修队伍和大中型企业的维修队伍对中小企业开放。3、设备维修人员配置(针对大型企业)(1)集中维修;(2)区域维修;(3)部维修;(4)联合维修§12-5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一、设备的寿命按其性质可分为:1、物质寿命—磨损到报废时。2、技术寿命—技术陈旧被淘汰时。3、经济寿命—维修费增加至不如购置新设备合算时。4、折旧寿命—设备折旧费趋于零时。二、设备的更新是指用技术性能更完善,经济效益更显著的新型设备,来替换原有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设备更新有两种类型:1、原型更新—改进,改装,但不具有技术更新的性质。2、新型更新—以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新设备,来替换物质上无法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宜使用的陈旧设备。企业在选择设备更新对象时,要重点考虑如下六种因素:1、役龄长的设备。2、性能、制造质量不良的设备。3、经过多次大修已无修复价值的设备。4、技术落后的设备。5、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要求的设备,6、浪费能源的设备。设备更新决策,主要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分析,要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的设备。分析因素(P469页自学)三、设备的技术改造采用新型更新设备,对企业来说,当然是最好的,但它需要很大的投资,受企业财力的制约。因此,在设备更新中大多数企业还应重视设备的技术改造。即应用科技成果,改变原有设备的结构,或为旧设备增添新部件、新装置,改善原设备的技术性能使其局部或全部达到新型设备的水平。(一)设备技术改造的特点:1、针对性强,2、经济性好,3、适应性强。(二)设备技术改造的内容:P470页1—10。(三)设备技术改造的实施:由主管生产部门统一负责。确定方案,并向各有关单位下达改造计划和安排制造、施工任务。本章练
本文标题:企业生产管理第十二章设备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1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