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电大《金融风险管理》考试试题题库(包含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金融风险管理样题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信用风险,也就是由于__________主观违约或客观上还款出现困难,而给放款银行带来本息损失的风险。(B)A.放款人B.借款人C.银行D.经纪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在下列“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中,哪几种贷款属于“不良贷款”:(ACE)A.可疑B.关注C.次级D.正常E.损失(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贷款人期权的平衡点为“市场价格=履约价格-权利金”。(X)(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商业银行会面临哪些外部和内部风险?答:(1)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①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②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导致商业银行某一头寸或组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③法律风险,是指因交易一方不能执行合约或因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而给另一方导致损失的风险。(2)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风险包括:①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②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③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构筑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答:可以借鉴“金融部门评估计划”的系统经验,健全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1)建立金融风险评估体系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有四个环节,即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这些都依赖于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有一些风险评级机构和风险评级指标体系,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②开发金融风险评测模型。(2)建立预警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尽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但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支持作用还有限,与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要求还有差距。①增加描述市场总体金融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指标,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信息支持。②严格和完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内容和格式、方式和方法及采集渠道。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要经过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如发现弄虚作假或拖延,监管部门应给予惩罚。(3)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是否良好对金融风险防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增大金融体系风险。国外银行的实践表明,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公司治理的不足。我国近些年的金融业改革非常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改进,但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定位还不是很清楚,高管人员仍然集治理权与管理权于一身,缺乏治理与管理的监督机制。股份制商业银行表面上看有着良好治理结构,但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股东贷款比例过高,小股东收益被忽视等。为此,应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权结构。②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③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④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4)加强审慎监管体系建设构筑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为主体、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纽带、社会监督为补充,“四位一体”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体制,以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①构建监管主体的监管组织机构。②健全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制度。③建立金融行业自律机制。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参考样题:1、贷款风险分析各项指标的计算。(P44-45页)(1)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该指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程度,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是指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额的总和。如果要更清楚的反映银行不良贷款的分布情况,以便找到问题的集中点,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①次级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②可疑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③损失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2)(正常贷款余额+关注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这一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的总体安全程度,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更确切的反映:①正常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②关注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正常贷款比例和关注贷款比例还能够反映贷款的变化趋势,如果关注贷款比例增长,说明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在降低。(3)加权风险贷款余额/(核心资本+准备金)。这一比率反映的是银行资本可能遭受侵蚀的程度和银行消化这些损失的能力。计算加权风险贷款余额,首先要确定各级别贷款的风险权重。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参考权重指标是:正常1%,关注3%~5%,次级15%~25%,可疑50%~75%,损失100%。然后用各级别贷款额乘以相应的权重,再相加,即为加权风险贷款余额。2、针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各项指标计算。(P45-48页)以下8项指标是针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的:(1)存贷款比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2)中长期贷款比率=人民币余期1年以上贷款期末余额/余期1年以上存款期末余额或=外汇余期1年以上贷款期末余额/外汇贷款期末余额;(3)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4)国际商业借款比率=(自借国际商业借款+境外发行债券)期末余额/资本净额;(5)境外资金运用比率=(境外贷款+投资+存放境外资金运用)期末余额/外汇资产期末余额;(6)备付金比率=超额准备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单个贷款比率=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期末余额/资本净额或=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期末余额/资本净额;(8)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或=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3、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P47页)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总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二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4、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的计算公式。(P49页)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的计算公式包括:资本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本资产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产资本乘数=总资产∕总资本净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利息支出)∕总资产净非利息经营收益率=(非利息经营收入-非利息经营支出)/总资产净非经营收益率=(非经营收入-非经营支出)/总资产所得税税率=所得税支出/总资产有息资产的净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资产总额有息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总有息资产/总资产净利息差额=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付息负债的支付收益率来自净利息头寸的损益=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比率X有息负债的利息支付率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总有息收入/总有息资产有息负债的利息支付率=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负债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的比率=(总有息资产-总有息负债)/总有息资产5、息票债券、贴现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P53、55页)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要衡量债券目前的发行价格是否合理,首先需要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出到期收益率i。然后把到期收益率i与息票利率ib进行比较。如果i≥ib,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Pd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投资。贴现发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贴现发行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与简式贷款类似。以1年期满时偿付1000美元面值的美国国库券为例。如果当期买入价格为900美元,我们使之等于1年后收到的1000美元的现值,得到:900=1000/(1+i),i=11.1%。更一般地说,对于任何1年期的贴现发行债券,到期收益率i都可以写作:从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就贴现发行债券而言,其到期收益率与当期债券价格反向相关。6、看涨期权内在价值的计算。(P293页)所谓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期权持有者立即行使期权所能获得的单位收益。这取决于期权协议价格S与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X。根据期权合约的协议价格与标的资产市场价格的关系,可以把期权的状态分为实值、虚值和两平。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max(X-S,0)。当XS时,看涨期权是实值;当XS时,看涨期权是虚值;当X=S时,两平。7、超额储备以及超额储备比例的计算方法。(P100页)超额储备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加现金减去法定准备金。超额储备比例是指储备对存款总额的比例。8、根据CAPM模型计算资产的风险升水,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区别。(P55-56页)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用于说明资产风险报酬的大小,即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与无风险利率(即不存在任何违约可能的证券的利率)之间差额的大小。用公式表示就是:一项资产的风险可分解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一项资产特有的风险,它与该项资产的回报中不随其他资产回报一起变化的那部分相关。非系统性风险对资产组合总的风险不去作用。9、计算均值、方差和标准差。(P77-78页)(同参考样题简答题/论述题5.)假设收益R取值ri(i=1,2,…,n)时的概率为pi,则收益的均值μ为:概率分布表可能的结果—100—50050100150概率0.10.150.20.250.20.1收益的均值为:μ=(—100)X0.1+(—50)X0.15+0X0.2+50X0.25+100X0.2+150X0.1=30方差σ2(或标准差σ)反映事件的实际值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σ2=0.1X(-100-30)2+0.15X(-50-30)2+0.2X(0—30)2+0.25X(50—30)2+0.2X(100―30)2+0.1X(150―30)2=5350方差反映可事件发生结果的波动状况,从而可以用来揭示金融资产收益的变动幅度,即估量金融风险的大小。方差越大,说明事件发生结果的分布越分散,资产收益波动越大,金融风险越大;反之,方差越小,金融风险越小。10、计算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比例指标。(P100页)(同参考样题简答题/论述题10.)1.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总资产。其中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2.超额准备比例。超额准备比例=(在央行存款+现金)一法定准备金。3.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贷款/存款。贷款对存款的比例越低,说明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或进行投资)的余地越大,风险越小。但存贷款比例指标不能反映贷款和存款的结构差别。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核心存款与总资产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不敏感的存款。5.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例=贷款总额/核心存款总额。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相对来说,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小。一般来说,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随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大而增加,一些大银行这一比率甚至大于1。6.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该比例越高,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潜在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7.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例。易变性负债是指易受利率、汇率、股价指数等经济因素变动影响的资金来源,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外存款以及我国的定活两便存款、证券账户上的存款等。该比率反映了银行所能承受的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该比率大,说明银行应付潜在流动性需求的能力强;该比率小,则说明银行应付潜在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弱。8.存款增减变动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例。如某周或某月该比例急剧下降,说明存款大量流失,如果该比率的下降幅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差异较大,则意味着流动性风险加大。9.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与未履约贷款承诺的比例。如果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小于未履约贷款承诺,说明商业银行现有的流动性不能满足已承诺的贷款需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较大。10.证券市场价格与票面价格的比例。当这一比率小于1而商业银行决策者又不愿承担价格损失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影响。这样,即使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商业银行也缺乏流动性。唯有等到市场利率降到足够低,证券的价格不低于票面价格时,商业银行才能以合理价格变现证券。所以这一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11、商业银行头寸匡算计算方法。(P106-107页)(1)头寸构成。①基础头寸=库存现金余额+在中央银行一般
本文标题:电大《金融风险管理》考试试题题库(包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4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