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及政策对比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理论、政策比较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财富论①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②富国裕民③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财富增长理论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的政策。③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进步性: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局限性: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劳动价值理论①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人。进步性:他科学地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局限性: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②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进步性: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局限性: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交换价值决定的。李嘉图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同时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的。进步性:他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极大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①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②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进步性:大致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局限性: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的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①收入分配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②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③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进步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局限性: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①斯密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②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那就是市场。进步性:认识到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李嘉图认为通过市场是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自由贸易与成本学说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各国多获得的利益,是由国际分工带来的。进步性: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局限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①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②发展了私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进步性:比较正确地反映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与主张商品、货币理论商品理论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理论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抬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标题: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及政策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4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