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名家评论有妙语学子鉴赏为令言——追梦2019诗歌专题回头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李渔评价:“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参考答案:(1)、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2)、表现在人物塑造的豪放上。词中塑造的周瑜是年轻有为、叱咤风云、功成名就的儒将,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3)、表现在作者抒发的情感上。通过塑造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抒发了豪放之情;“风流人物”也要被历史长河淘尽,不如在江月中举杯逍遥,失落中找到解脱,这是感时伤今的豁达之情。二(2018年北京卷)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14.D(“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景。)15.(1)该评论“虎啸龙吟”中有“和缓”,意思是指词人豪放大气的词风中有温婉细腻的情感抒发。(2分)(2)“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的选取豪迈大气,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勉励,体现出”虎啸龙吟”的豪放之风。(2分)(3)“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对朋友浓浓的牵挂关切之意,表达了词人“和缓”的温情。(2分)三春游①李商隐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②年最少,青草妒春袍③。(注)①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dān)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②庾郎:指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③《古诗》:“青袍似春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矫健与高远,画面隽永。B.“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C.“风滥欲吹桃”描写的是暮春时候疾风吹落桃花的情景,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15.名家评论此诗格调高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4.C15.①以百鸟高飞极言天地之开阔,以骏马纵横极写人物之年少得意,以春天的蓬勃衬托青春之美好,色调明丽,节奏欢快;②着力塑造了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青年形象,英气逼人;③运用典故,以庾翼自比,寄寓诗人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之豪情气概,意蕴高远。四登鹊山①陈师道②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luò):古水名,即泺水和济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15.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4.D(“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错误。陆游《游山西村》是“宋诗多理趣”的代表之一,但本诗主要表达了轻松爽快的心情,并未表达出理趣。)15.①寓情于景。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眼前济水、泺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远处的青徐两州历历在目,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②含蓄蕴藉。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景色,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两个动作概括,含蓄地点明言外的情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共6分。)补充:1)这道题答题有三个角度:第一,从“情与景”的角度(寓情于景等)展开,第二,从抒情主人公角度(心理、情感等);第三,从语言赏析即用词的角度,比如,动词、叠音词等。五(2013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3分)(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5分)(六、2013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2、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先分析平淡,再分析激烈的情感,也可以。)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由此,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诗人在悠闲旷达的醉饮之后,忽生“世味”之想,说明他难忘世事,仍然怀有愤愤不平之气。诗的最后,写诗人梦中神游的快感,一旦回到家中便烟消云散,所想的佳句竟写不出来,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牵挂和谪居的忧愤。七、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6分)参考答案(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评价的语句。本题中“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意为“絮飞花落”一般是用来表达“伤春”之感的,而本词却写得“旷达”。所以解题时要围绕本词的意象“絮”“花”来分析,看是否表现了“旷达”之情。其实也就是鉴赏情与景的关系。八、七夕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注】浦:水边。别浦:天河、银河。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指自己与眷念的女子不能团圆。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这里指诗人曾经欢遇的女郎。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一年。15.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徐文长评本诗末二句:“一篇之妙,全在此结。”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诗作加以赏析。(6分)参考答案①尾联对比抒情。诗人暗自将己身同牛郎织女的遭遇做对比,指出他们尚可一年相会一次,而诗人与恋人却是相见无期,从而强化了思念和伤感之情。②“秋”字意味深长。着一“秋”字,令人仿佛感受到瑟瑟秋风,丝丝凉意,又勾勒出诗人独立风中、满是怅恨的落寞形象,让情感更深沉;③用语平谈却藏情行间。平淡中蕴含无穷孤寂与凄凉,有余味不尽之感。(答用典也可以)
本文标题:诗词评论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7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