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5.12“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消防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1、及时、准确地报警①向周围人员报警:家长、老师、同学应尽量使周围人员明白什么地方着火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告诉人们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的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②向消防队报警:拨打119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情况。还要讲清报警人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或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如消防队未到前,火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火已扑灭。2、扑灭初起之火:水、灭火器火灾的发展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很快地把火扑灭。这个阶段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在报警的同时,要分秒必争,抓紧时间,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3、火灾中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棉被、毯子、阳台滑向、关闭门窗、求救信号、绳子下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多发生在楼上,或因逃生困难,或因烟气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烈火焚烧。那么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呢?(1)如果楼梯已经着火,但火势尚不猛烈时,这时可用湿棉被、毯子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2)如果火势很大,则应寻找其它途径逃生,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越向邻近房间,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落向地面。(3)如果没有逃生之路,而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一段距离,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所有门窗,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水,或用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等待求救。(4)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向外打手电,或抛出小的软的物件,避免叫喊时救援人员听不见。(5)如果火势逼近,又无其它逃生之路时,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上系上绳子,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子下滑。4、火灾中的疏散:楼梯疏散是将受火灾威胁的人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点,这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重要措施。疏散时就注意以下几点:(1)疏散人员要优先疏散老人、小孩和行走不便的病、残人员。(2)疏散物资要优先疏散那些性质重要、价值大的原料、产品、设备、档案、资料等。(3)对有爆炸危险的物品、设备也应优先疏散或采取安全措施。(4)在燃烧区和其他建筑物之间堆放的可燃物,也必须优先疏散,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媒介。二、预防火灾怎么做?——四“不要”不要玩火,不要破坏消防设施,不要玩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不要随意拨打火警电话“119”。地震篇在发生地震时,首先要听从老师的引导,进行合理的避震行动。1、在去学校途中发生地震时首先,要用书包保护住头部,如果周围有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时,应及时离开,找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正在桥上时,需要冷静的离开,走到安全的地方。在离学校很近的情况下,走到学校的操场等空旷的地方,进行避难。如果离学校还很远时,应该到公园等空旷的地方,然后再决定回家,或者去学校听从老师的指示进行避难。不过,比起回家,去学校也许是避震的最好选择。因为回家的时候,家中有火灾或者房屋倒塌的可能性,如果去学校,学校老师等引导人员,可以进行正确安全疏导,进行合理避震。2、在幼儿园的时候先不要急于跑出教室,首先蹲在课桌下、床下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护住头部。等地震稍微缓和的时候,再去避难场所。3、在楼道的时候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进入最近的教室,然后躲在桌下进行避震。当无论如何也不能行动时,要远离有玻璃的窗户,蹲下护住头部,找时机进行避震。4、在楼梯的时候在楼梯发生地震时,慌张的逃跑属于危险的行为,应该立即蹲下护住头部,等待逃跑的时机。陌生人篇1、坏人来幼儿园怎么办?向老师求助!坏人动手时我们躲闪,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拨打“110”。2、街上有陌生人与你讲话,你该怎么办呢?遇到陌生人与你讲话,尽量友善的拒绝,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要往人多的地方去,远离陌生人。3、如果陌生人给你糖吃,提出要求带你去玩,你该怎么办?友善拒绝陌生人给你的东西,拒绝去玩,马上回到家人的身边,要知道现在许多坏人们都是利用糖果和玩具骗小孩子,千万不能上当。4、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听到敲门声你该怎么办?先不开门,可以隔着门问清对方的名字、电话和事情,告诉对方等家人回来再联络。5、如果发现有坏人跟着你怎么办?赶快找到家人,如果没有大人要赶快走到人多的地方大声喊叫,吸引路人的注意,吓走坏人,或告诉路人寻求帮助。6、如果有人自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问你事情你该怎么办?不要随便回答,不随便把父母的电话和住址告诉对方。
本文标题:5.12“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7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