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遥感导论》考试要点—根据考纲搜集遥感的概念,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狭义: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有,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1、遥感的类型①按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数据②按电磁波段分: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遥感数据等。③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④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2、基本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3、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4、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是横波,传播速度为3×10^8m/s,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会有反射、吸收、透射、散射等,并遵循同一规律。5、电磁辐射的度量:电磁波传递就是电磁能量的传递,因此遥感探测实际上是辐射能量的测定,也称为电磁辐射的度量。6、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吸收,一部分透射,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7、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与地物波谱特征:测量方法①样品的实验室测量②野外测量,多采用比较法;特征,遥感获得的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地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客观地记录了地面的实际状况,数据综合性很强。同时,不同的卫星传感器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以及同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获得的同一地区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8、遥感平台的概念: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9、遥感平台的特点:可短周期内重复观测;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10、微波遥感的概念:指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的技术。11、微波遥感的特点:①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②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分辨率较第低,但特性明显。12、微波遥感的应用:微波遥感的传感器主要用于雷达、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13、遥感图像的特征:包括遥感图像的颜色视觉;如亮度对比、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颜色立体等。14、遥感图像的量测方法:(找不到)15、遥感图像的校正的基本方法:辐射校正(镜头辐射畸变的校正、光电变换的辐射误差校正、大气散射校正、太阳高度角的辐射误差校正、地形坡度辐射误差校正);几何校正(①系统几何校正②数字图像几何校正也称图像纠正,其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16、遥感图像增强的方法: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增强处理主要有:彩色合成、灰度变换、直方图变换、密度分割、灰度颠倒、图像间运算、邻域增强处理、主成分分析、K-T变换、信息融合。17、遥感图像的解译原理:从遥感图像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18、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一、目视解译,㈠直接判读法㈡对比分析法㈢信息复合法㈣综合推理法㈤地理相关分析法。二、计算机解译。19、遥感图像的判断方法与过程:方法,㈠可见光黑白像片和黑白红外像片解译㈡彩色像片和彩色红外像片解译㈢热红外像片的解译。过程,㈠准备阶段㈡初步判读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㈢室内详细判读㈣野外验证与补判㈤目视判读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0、遥感影像的地图制图:㈠影像地图设计㈡遥感影像以、处理和识别㈢地理基础底图的选择㈣影像几何纠正㈤制作线划注记,套合地图基本要素㈥遥感影像地图的印制。21、遥感图像的特点:㈠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㈡图像信息失低㈢抽象性强。22、遥感图像的提取方法和过程:地物边界跟踪法㈠链码方法23、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原理:计算机遥感图像分类是统计模式识别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的光谱特征,分类采用全局统计特征变量和局部统计特征变量,利用遥感图像像素的相似度。24、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的基本过程:㈠首先明确遥感图像分类的目的及其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上地的选取特定区域的遥感数字图像,图像选取中应考虑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成像时间、图像质量等㈡根据研究区域,收集与分析地面参考信息与有关数据㈢对图像分类方法进行研究,掌握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分类要求和图像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图像分类方法和算法。㈣找出代表这些类别的特征㈤为了测定总体牲,在监督分类中可选择具有挖根生的训练地进行采样,测定其特征㈥对遥感图像中各像素进行分类㈦分类精度检查㈧对判别分析的结果统计检验。
本文标题:遥感的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78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