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劳动定额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劳动定额管理水平XXX•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劳动定额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标准化,努力提高劳动定额质量•加强劳动定额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劳动定额水平•当好配角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加强劳动定额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科学管理•加强劳动定员定额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一)提高劳动定额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科学管理一般认为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几个阶段。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产物。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因此有人提出劳动定员定额这一套已经陈旧和过时了,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有的专家提出所谓企业管理阶段论的观点,认为管理的发展应该是有阶段的,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任何超越阶段的做法是要跌交的。对于劳动定员定额在企业管理基础性的作用的认识是走过弯路,付出过沉重代价的。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发的一号文件《关于工业企业整顿》中提出了整顿工业企业五项任务,其中第五项是“整顿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这是文革后,针对工业企业中央下发的第一个拨乱反正的文件,恢复和加强定员定额工作在当时何等紧迫和何等重要。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最起码的条件,它体现的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劳动定员定额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1)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安排内部计划和组织生产、组织劳动的基础。企业如何把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可能性结合呢?提供正确和完整的劳动定员定额是两者结合的基础,或者说是桥梁。现代化大生产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严密协作的基础上,要使得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像钟表走时一样精确”(列宁语)2)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产品订价的基础。产品成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材料、人工和相关的费用。原材料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生产产品的人工和费用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正确和科学的劳动定员定额对于企业生产成本带来很大的影响。正确的产品成本又是产品定价的基础。企业在产品报价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比较正确的劳动定额,以及其他部门提供材料定额和费用定额等。这样,报价部门就会知道产品定价的“底数”在那里。3)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实施有效的工资和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工业企业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在没有条件的企业则实行“计时工资+奖励”的办法。在制造行业所谓计件工资就是根据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的工时定额来计算他们的计件工资,可见劳动定员定额对于广大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收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劳动定员定额制定得科学合理,就能在生产中真正发挥公正和效率的作用。如果劳动定员定额不科学不平衡,则工人的初次分配很难做到公正、公平,非但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还会产生很多矛盾。(二)加强劳动定员定额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努力不断地提高生产率是工业企业的基本任务之一。所谓生产率简单地说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在诸项投入要素中人力要素及装备要素的投入是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提高人员和设备的生产率不外乎以同样的人力和设备的投入、或者以更少的人力和设备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实际计算时,人员与设备生产率,通常以一个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所生产的的产品和劳务数量来表示。企业要实现不断提高人生产率可以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投资,并且实施的周期也比较长。因此企业同样需要重视通过加强管理和经常性的小改小革来实现提高生产率。这条途径不需要或者很少的投入,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很大比重的国家,其意义特别重要。实践证明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是十分巨大,挖掘内部生产潜力,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永无止境。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努力克服企业内部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和损失。“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对于劳动定员定额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应该像抓产品质量一样,来抓生产率和效率,应该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三)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劳动定员定额除了具有效益性的一面外,还具有公益性的一面。在企业里实行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是劳动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一方面它反映了资本内在的要求。企业经营目标之一是追求的利润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企业的管理方力图将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水平尽可能定高些,这样人工成本就可以低些,也就增加了企业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实行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意味着员工为此必须付出相应的体力和脑力的代价。劳动定额松紧程度直接关乎员工的劳动付出大小,和收入多少。企业管理方和员工方在这个问题上必定会存在一定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员工的权益,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国家制度所决定的,也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因此,劳动定额管理在关心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关心员工的权益。从这个角度出发,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具有公益性。在全球化的大潮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就业。在一部分企业里(包括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出现了片面提高劳动定额,而同时又压低计件工资单价的情况。这些情况已经引起全国人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劳动合同法》也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和劳动定额标准工作明确了法律要求。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护职工权益,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有积极意义的。二、加强标准化,努力提高劳动定额质量•劳动定员定额具有“标准”的基本属性•对劳动定额及劳动定额工作的基本要求•标准化是劳动定员定额发展的根本途径(一)对劳动定额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对劳动定额制定及管理的基本要求快准全柔•“快”是指对时间上的要求,就是要及时迅速地完成劳动定额制定的任务,以满足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准”是对定额制定质量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劳动定额应该先进合理,同时在不同产品,不同车间、不同工种之间保持水平的平衡;•“全”是对劳动定额制定范围上的要求,凡是需要和可能制定劳动定额的产品、车间、工种、岗位都要有定额,即使一些一次性的任务,也应该尽可能地制定劳动定额,只要这样,才能使得凡是能计算和考核作业量的人员和班组都实现劳动定额管理;•“柔”主要针对定额制定方法和定额标准的选择和使用要具有一定的柔性,也就是要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在方法或者标准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用性,避免被一种方法或标准所限制。还有开发的定额制定软件要有柔性。上述四个方面“准”是关键。准就是对定额制定质量方面的要求。(二)劳动定额具有“标准”的基本属性•劳动定员定额作为衡量活劳动消耗尺度的劳动定员定额必须是标准的和统一的,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准;•劳动定员定额就是对于大量重复性劳动活动的劳动量所作的统一规定,因此它具有标准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因此谈论劳动定员定额经常与标准、标准化联系在一起。(三)标准化是劳动定额管理发展的根本途径1,寻求科学便捷地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贯穿了这项工作和这门学科发展的全部过程。西方工业国家用了近百年时间,经历了从经验估工、统计分析和作业测定几个阶段,最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方法。而标准化的思想贯穿始终。美国科学管理创始人泰勒在上个世纪初最先提出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作业测定中,以替代传统的经验估工方法。认为人们的生产劳动虽然千变万化,但其中必定存在大量重复性的劳动活动。针对这些重复性的劳动活动事先制定出标准定额(用工时或产量),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定额制定,而且能够保证劳动定员定额的统一性、一致性。2,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劳动定员定额制定和管理方法是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经验估工方法被普遍采用。不过在集中度高的产业部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例如建筑业、铁道运输业等。在加工制造企业也在尝试制定时间定额标准。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经历了由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方向发展。1988年11月全国劳动定员定额标委会成立,标志着两个重要转变,一是明确标准化的劳动定员定额工作的发展方向;二是将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正式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此项工作受到国家《标准化法》保护。三、加强劳动定额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工作不能仅仅满足生产中有一个“数”,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劳动定额的日常管理。(一)劳动定额日常管理的内容1)劳动定员定额的制定劳动定员定额制定是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的环节。通过科学和简便的方法,结合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出能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的各项工作定员和定额。我国企业的大量实践表明,依据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是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是切实可靠的途径。2)劳动定员定额的贯彻劳动定员定额制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将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贯彻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之中,劳动定员定额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劳动定员定额贯彻过程是宣传标准、推广标准,将标准变为广大职工实践的过程。贯彻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3)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与分析针对劳动定员定额在生产中实际执行情况需要不间断地将定额执行情况反映出来,这就需要建立经常性的统计分析工作。由此可以发现生产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4)劳动定员定额的修订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劳动定员定额的相当稳定是必要的。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发展、改变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定员定额部分或者大部分落后于生产的情况出现,这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原有劳动定员定额进行全面的修订。修订以后新的劳动定员定额贯彻使劳动定员定额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水平就此提高了一大步。(二)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关于机构设置由于企业性质(行业)以及生产技术特点以及企业规模大小的差异等因素,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机构的设置也是千差万别的。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推进,机构设置也越来越多样化。1,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是目前多数企业采取的方式。其优点比较明显,因为劳动定员定额与企业人力资源管2,工艺技术部门将劳动定员定额职能设置工艺技术部门。这是目前部分现代制造企业采取的方式。因为,现代制造企业多数属于多品种批量生产。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大大加快,而劳动定额的制定是产品工艺准备的一部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使得定额的制定与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压缩生产准备周期,也有利于减少部门之间的扯皮。其缺点容易放松定额的日常管理,从而导致定额水平失去控制。3,生产管理部门从劳动定员定额使用角度,与企业日常生产管理部门关系密切。无论日常生产计划、班组作业计划的安排都离不开劳动定员定额。因此有的企业将这部分职能整体从人力资源部门划转到生产管理部门。4,成本与价格部门劳动定员定额是制定产品成本与价格的基础。企业在同客户签定合同时必须考虑人工成本的因素。出于这种考虑,有的企业就将此项职能设置在成本与价格部门。(二)劳动定额管理体制目前普遍存在两种体制,即所谓“一级管理”与“二级管理”。由于管理体制设置不同,企业在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机构的职责的划分上也是不同的。下面仅就两级管理体制的主要职责作一介绍。1,厂(矿)级主要职责:1)负责制定企业全部产品、全部生产与管理岗位所需的各类工作定员定额,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修改和完善劳动定员定额,保证全厂实现统一的劳动定员定额;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制定企业标准;3)根据生产与管理需要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提供完整和可靠的劳动定员定额数据资料;4)负责制定全厂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与办法,加强劳动定员定额日常管理工作;5)建立劳动定员
本文标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劳动定额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