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晋人好利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原文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1)之,曰:“此吾可羞(2)也,此吾可服(3)也,此吾可资(4)也,此吾可器(5)也。”攫已,即去(6)。市伯(7)随而索(8)其直(9),晋人曰:“吾利火炽(10)时,双目晕热(11),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12)予(13)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14)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15)之者,晋人戟手(16)骂曰:“世人好利甚于(17)我,往往百计而阴(18)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注释•(1)攫(jué):夺取。•(2)羞:名作动,通“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3)服:名作动,穿。•(4)资:名作动,收藏。•(5)器:名作动,用。•(6)去:离开。•(7)市伯:管理市场的官吏、又译“店主”。•(8)索:索要•(9)直:通“值”。指钱财。注释•(10)火炽(chì):旺盛,此指迫切。•(11)晕热:热得头脑发胀。•(12)幸: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13)予:给•(14)鞭:名作动,抽打。•(15)哂(shěn):讥笑。•(16)戟(jǐ)手:竖起中指和食指如戟形,这是指骂人是侮辱人的动作。•(17)甚于:比……严重。•(18)阴:名作状,暗地里。有个喜欢钱财的晋国人,到市场上去。遇到东西就去夺取它,说:“这我可以吃,这我可以穿,这我可以用,这器皿我可以装东西。”夺取完后就离开。管理市场的官吏赶过来让他交钱,那晋人说:“我贪心像火一样旺盛时,两眼发晕冒火,天下(或四海之内)的东西,都好像本来就是我的,不知道是你的东西。希望你把这些东西给我,我如果升官发了财会还给你的。”官吏发怒了,用鞭子抽打他,夺回他抢去的东西走了。旁边有人讥笑他,那晋人伸出手指着他骂道:“世人贪图利益比我更严重,往往千方百计地暗中争夺利益,我还是在白天拿东西,难道不是比他们要好吗?有什么好讥笑的?”对文章的看法好利是人类普遍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还不如文中的晋人。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为卑劣的品行——虚伪!我的看法•晋人对哂之者的反击,他的话有没有道理?没有,因为从表面上看比暗夺好一些,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属于盗窃行为。利令智昏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卖金子的地方去,见到有个人手中拿着金子,就一把抢夺过来。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他道:人都在这儿,你还抢人家的金子,是什么原因?那人回答官吏说:拿金子时,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没看到人而已。成语利令智昏寓意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往往会丧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来.而古人说“淡泊明志”“无欲则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本文标题:晋人好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2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