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DOC 8页)
【文献号】1-255【原文出处】国际经贸探索【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306【原刊页号】50~54【分类号】F103【分类名】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复印期号】200403【标题】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作者】曾国平/刘渝琳【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刘渝琳,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贸易系【内容提要】中国加入WTO后,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就业压力大的特征,产业选择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的产业比较,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摘要题】就业问题【关键词】WTO/劳动密集产业/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正文】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前,我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行业:服装业、文体用品业、皮革业、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这些行业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都是加工程度比较浅,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入世以来,不少人认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突出优势就是我国有大量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以此作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的优势资本。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中国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进行出口以此取得国际比较优势,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加入WTO后是否仍然保持这个比较优势?中国以劳动密集产业出口就真的能够提高国际竞争力吗?如果放弃这个比较优势,中国面对大量丰富的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该如何解决呢?如果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比较优势,它又该如何变化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而又能体现我国的特色呢?二、外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劣势分析学术界认为,经济发展或者说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DrivingForce)有两种,一是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外生比较优势;二是内生比较优势。这正是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前者以李嘉图为代表,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该学说体现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外生比较利益是指人们天生条件的差别(生产技术或资源方面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贸易双方中,一方的生产条件比另一方在所有产品中都差,但只要这种差别在不同生产活动中不一样,则生产效率低的国家可以出口生产力差距小的产品而使两国都有利可图。以资源禀赋而言,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力密集的产品,而资本相对较多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的产品。根据这一理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中国劳动力工资低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为此中国应该发展以劳动力成本低廉为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体现了以初级加工的中间产品为主、最终产品所占份额较低的外生比较优势特征,如果这种产业被称为外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话,它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呢?(一)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外生比较产业的负面影响经济学原理指明劳动力价格不等于单位劳动力成本。很明显,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工资水平,即劳动力价格。假如“低工资等同于高竞争力”这种单纯的逻辑成立,那么孟加拉、索马里等工资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的投资就应该更加集中于落后的内陆地区,而不是沿海地区。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倾向。因此,在判断竞争力的时候,至少必须综合劳动生产率因素加以考虑。也就是说,在那些工资相对生产率而言比较便宜的国家,竞争力很强,而在工资很低但生产率更低的国家,竞争力反而很弱。从这一观点看,作为竞争力的指标,相比工资水平本身,扣除了劳动生产率的单位劳动成本更具有参考性。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平只有美国的2.1%,但是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其2.7%,因此单位劳动成本就是美国的76.9%(2.1/2.7),两国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如果综合考虑中国在资本成本、基础设施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那么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将进一步弱化。如表1所示:表1:各国/地区单位劳动成本:与美国的比较工资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A/B×100)美国100.0100.0100.0瑞典74.553.8138.5日本62.667.892.3新加坡49.049.0100.0台湾43.124.4176.9韩国27.043.961.5智利26.242.561.5墨西哥16.330.353.8土耳其15.722.769.2马来西亚10.912.984.6菲律宾8.615.953.8波利维亚7.716.846.2埃及5.95.1115.4肯尼亚5.43.5153.8印度尼西亚4.66.669.2津巴布韦4.65.092.3印度3.12.9107.7中国2.12.776.9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2002。从横向比较,也可看出工资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递增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工资水平越高(见图1)。这表明发达国家由于生产率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工资水平也高,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率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弱,工资水平也低。这样,在由生产率代表的“绝对优势”方面,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明显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附图{图}图1:按劳动生产率折算的各国工资率:同美国的比较(二)外生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矛盾会进一步加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除了三大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外,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消费品制造业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9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多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费品制造业多为技术较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发达的资本品制造业,且比重明显高于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因此在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我国将会遇到“劳动力成本优势”带来的阻力。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我国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时候,只能按照“外生比较优势”专注于劳动密切集型产品的生产(或者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由于外生的劳动密集产业带来的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对中间消耗的投入大,这也许符合了中国拥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即使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也不会出现工资水平上升压力,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也许还能维持其竞争力。但是,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劳动力成本与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了低工资下的劳动密集产业可能会成为延缓产业升级的原因。(三)外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日趋下降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我们知道在评价一个国家某个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时,理论界主要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NormalizedTradeBalance,NTB)、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ompetitiveAdvantage,CA)三个指标。在评价某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学术界认为显示性竞争优势更能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真正竞争力。根据中国社科院陈佳贵研究员在文章《实现利润优势》中的分析得出:按照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我国具有劳动密集的服装业具有比较优势,但从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来看,服装产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其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并没有转化为现实利润。1999年中国服装产业出口占国际市场总出口的16.2%,但其实现利润却是7.8亿美元,排在办公设备、食品、汽车、化工等产业之后。以此类似的是中国比较有竞争力的纺织产业,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也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利润优势以及带来收入和财富的大量增加。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中国劳动密集产业优势的削弱主要是因为当前世界上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急剧增大,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减弱。因此,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产业选择中必须要考虑这个严峻的现实。三、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加入WTO后的优势分析(一)产业选择中的两难冲突一方面,中国的现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产业选择,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正视我国面临的大量劳动力急需就业的严峻现实,以发展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产业作为前提,为此,我们不得不选择劳动密集产业作为我国入世后的优势产业,这似乎又回到了我国仍然必须要大力发展以初级产品及加工为主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起点。另一方面,考虑到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劳动力成本低廉带来的系列问题,有学者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加入WTO后的优势,这样不仅能提高劳动力成本,而且可以增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但问题是目前存在的我国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就业怎么解决?大批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所拥有的劳动技能又无法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求,这种优势产业的选择也许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但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考虑到以上急需解决的两难矛盾,中国入世后的产业该如何选择呢?(二)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失为中国加入WTO后的现实选择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初级产品加工中的中间产品的技术投入,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说这是一种折衷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选择,这种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劳动密集产业的前提下,在该产业内部实行更加细化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的发展必然带来使最终产品附加值增大的结果,从而使其显示性竞争优势增强。这种形式上按照传统贸易进行的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其实质上却更多地体现了内生比较优势即技术产业的特征,也体现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这对于我国扩大劳动力就业,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三)可行性分析1.理论依据。在国际贸易理论中,除了以李嘉图为代表的传统贸易理论外,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被当代经济学家称为内生比较利益学说的贸易理论已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关注,该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绝对优势。通俗地说,“外生的”即是(先天)固有的,“内生的”即是(后天)创造的。在这种意义下,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只是“外生比较优势”。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在现代世界市场上,仅靠这种外生比较优势获益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创造新的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研究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产品差别等等,都是创造新的优势形成内生比较利益。上述理论在萨克斯、杨小凯、张定胜模型中得到了证明,一国有可能出口有外生技术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是因为这个有递增报酬的模型可以产生所谓内生比较优势。只要这内生比较优势超过外生比较劣势,一国就有可能出口外生比较劣势的产品。所谓内生比较或绝对优势是指如果每个国家选择专业生产某种产品,它可以内生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绝对优势。这种内生比较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换言之,内生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出现。经济学家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贸易理论则是从交易效率来考察国际分工,源于交易效率的比较优势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创造的。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经济统计理论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相悖。里昂惕夫引用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统计数字,对200个产业的百万美元价值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进行了演算,结果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而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是:美国熟练劳动比较充裕,所以出口大量熟练劳动型的产品,这可能是最初的“人力资本”概念,这就使比较优势更加显示其内生性——熟练劳动和人力资本,都是后天培养并可较快形成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这类资本相对稀少的国家最近不也出了象远大这类私人企业向世界市场大量出口资本密集的中央空调机吗?以日本的经验而言,1950年日本生产汽车的成本无法与美国竞争,应该说日本没有出口汽车的
本文标题:入世后对发展内生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分析(DOC 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