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
1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第六届优秀论文三等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以上海市学前教育现状为例宋彩虹张艳娟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处理好“保”与“教”的关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关系、就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专业基础课程要注意保教结合、专业技能课程要基于工作过程、专业拓展课程要丰富、灵活有弹性;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通过创新技能训练策略突出操作技能培养、通过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关键词]学前教育保育员人才培养课程前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担负着与教师同等重要的职责,正如《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所指出:“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幼儿园的保育员状况不容乐观。据上海市托幼协会谭星老师负责的课题组于2009年对上海市幼儿园保育员和营养员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保育人员配置偏低、年龄偏大、工龄较短、专业素质与本职工作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保育员的专业素质与‘九五’规划还有一定的距离”)等情况。为提高幼儿园保育工作质量,2005年,上海市教委委托三所中职校率先开设了以幼保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社会福利管理事业专业幼儿保育专门化方向(据教育部2010年中等学校专业目录,现更名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岗位”),以下简称“中职幼保”)。几年来上海市已有7所中职校开办了中职幼保专业。但是该专业的课程、教材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校各自本文系课题“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的实践成果之一,感谢徐静镠教授和史静敏老师和的指导,感谢上海市各区县幼儿园的参与。通讯作者:宋彩虹,女,本科,研究方向:中职学前教育。E-mail:chsong800@126.com张艳娟,女,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E-mail:mszhangyanjuan@163.com2为政。不少学校还是沿用以前中职幼师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以及社会培训的保育员等级考试教材,内容重复交叠、新旧理念纵横交错,缺少统整和规划,使中职幼保专业的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大杂烩,专业特色不明显。这一切势必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最终导致人才培养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脱节,使得不少学校的幼保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固率不高,不少学生缺少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淡薄。为此我们在2009年11月申报了市级课题《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在对上海市各区各级各类幼儿园100名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幼教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保育员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比照国外和台湾地区中职幼保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得出中职幼保人才培养模式。现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一、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的目标正确定位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1、“保”与“教”的关系学前期是幼儿各种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时时、处处是教育”,凡是接触幼儿的所有成员尤其是保教人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保育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洁阿姨”,而是教育工作者,是老师的助手或助教,其承担着保育儿童和教育儿童的双重功能。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满足于保育员担任“清洁阿姨”、“保姆”的角色,没有或少有“教”的职责,或即使有了“教”的职责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因保育员素质较低而又难于实施。中职培养的保育员,显然不能受制于现状,而应能“保教并重,保中有教”,但同时又不能将保育员的培养混同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具体详见下表:工作职责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保育员备注执行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执行、指导保育员执行在教师指导下执行保育管理幼儿的生活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在教师指导下管理保育、教育设计并组织教育活动负责协助教育、保育家长工作负责协助教育、保育幼儿教育研究负责协助教育、保育清洁、卫生工作协助负责保育物品保管协助负责保育3因此我们在制定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注意与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区分度。为使保教更好地融合,许多发达国家在幼儿园未设保育员岗位,而是让教师轮流负责保育工作。现在的台湾幼儿园,为了体现保教融合,将负责5岁以下幼儿学前托教工作的老师称为“教保员”(大学以上学历),中职幼保毕业生称“助理教保员”,协助“教保员”负责五岁以下之学前托教工作(十年后将取消助理保育的职称),目前98%以上的中职幼保毕业生直接升入高校深造)。我国虽然早在90年代就开始强调幼儿园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但具体到基层幼儿园要么被曲解,要么受限于保育员的素质或者受限于人们的传统观念而使保育员无法履行“教”的职责。当今中国,随着幼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保育工作内涵的认识逐步提升,中职幼保培养的保育员必须顺应幼教发展形势,使培养的保育学生既要能“保”又要能“教”。这就要求中职幼保的培养目标中除了包含保育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包含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2、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关系我们的调查显示(见图2),幼儿园对保育员职业道德的看重,甚至超过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保育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从其重要程度来分依次是:责任心、专业业务素质、吃苦精神、协作精神、爱心耐心。所有的园长都认为责任心最重要,96.7%的人认为吃苦精神是做好保育员工作的关键,94.2%的人认为相互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很重要,90.5%的人认为保育员还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另外,保育员的儿童观、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育员的言行举止等方面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我们在保育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这些素质的培养。98.1%96.7%94.2%90.5%100%84%86%88%90%92%94%96%98%100%102%责任心专业业务素质吃苦精神协作精神爱心、耐心图2保育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43、就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向,中职幼保的一切教育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让中职幼保学生在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各种需要、各种能力、潜能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职幼保的培养目标必须处理好以就业为导向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即处理好学生近期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不仅要针对幼教实际的需要,根据保育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培养学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而且要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胜任保育员岗位的人才,又要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层面教育的同时,重视对他们的文化、精神及心理等素质层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富有发展后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日益发展改革的需要,最终使学生都成为可造就之材。在处理就业导向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方面,境外尤其是台湾的中职校培养目标值得我们借鉴。台湾最近颁布实施的《职业学校群科课程纲要之「总纲」》中提出的教育目标如下:职业学校以教导专业知能、涵养职业道德、培育实用技术人才,并奠定其生涯发展之基础为目的,为实现此一目的,须辅导学生达到下列目标:1.充实专业知能,培育行职业工作之基本能力。2.陶冶职业道德,培养敬业乐群、负责进取及勤劳服务等工作态度。3.提升人文及科技素养,丰富生活内涵,并增进创造思考及适应社会变迁之能力。4.培养继续进修之兴趣与能力,以奠定其生涯发展之基础。从上述表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台湾的教育目标除了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之外,便是人文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鉴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的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托幼园所,培养与上海市幼教改革和发展实际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道德良好,具有现代幼儿保健科学知识及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并能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保教工作的要求,熟练掌握幼儿保教工作的各项技能,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职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活泼开朗,富有朝气,坚持学前教育专业追求,能辅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高素质的中等反思型托幼园所保育人才,并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或高一级学校深造奠定基础。二、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幼保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需要创新设计思路:1.专业基础课程体现保教结合课程是反映一个专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的中职幼保专业尚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5而中职幼师已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课程体系比较成熟。虽然中职幼保与中职幼师就业岗位不同,但二者同属学前教育专业,后者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前者培养的是幼儿园保育员,同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选择方面,中职幼保完全可以借鉴中职幼师的课程内容,例如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行为观察与辅导等,从而为保育员贯彻保教结合原则打下基础,同时也能为幼保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技能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对保育员有许多操作技能要求。保育员职业资格认定中对于初级、中级保育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职业技能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给这些专业技能课程划分课程体系时如能基于系统的工作过程逻辑划分学习领域,可以有效防止课程设置与工作现实的脱节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的僵化,提高课程内容与幼保实际的契合度,有效缩短幼保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如:可将这些技能按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序,将各个生活环节中运用的各项技能统整到一起,划归为《幼儿一日生活保育》;将《幼儿一日生活保育》中无法涵盖但日常常用的技能,如体格测量的技能、疾病及意外伤害的护理、特殊幼儿的日常护理等技能划归为《幼儿生活保健与护理》;美工、唱歌、键盘演奏、舞蹈等技能由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训练,且四个项目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因此需要单独开设美工、声乐、键盘、舞蹈技能训练课程。对园长的调查显示,保育员所需的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列表如下:96.2%94.2%90.4%90.2%88.5%55.8%75%0%20%40%60%80%100%120%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管理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特殊儿日常护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保育员口语意外伤害初步处理行为观察并处理行为问题制作玩具和环境布置图1保育员应该具备的关键的职业技能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保育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中,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管理,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特殊儿日常护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保育员口语、意外伤害的初步处理,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并处理行为问题,制作玩具和环境布置被园长们认为是保育员应该具备的关键职业技能。其中,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管理;特殊儿护理;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6防、保育员口语被几乎九成的园长认为是核心的技能。这一切说明保育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很多,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又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技能训练在涵盖上述内容的同时必须有所侧重。3.专业拓展课程丰富、灵活、有弹性当前学前教育年龄由3—6岁扩展到0—6岁,并且上海各地早教中心还在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学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应在保证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将专业领域课程分成模块,即0-3岁保育模块、3-6岁保育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课程采取学分制形式,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在0—3岁模块和3—6岁模块中可以任选一个模块,而在专业拓展模块再可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拓展课程应包含宽阔的专业面,以拓展学生视野
本文标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05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