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诵名句1.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4.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5.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6.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7.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8.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9.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姚莹10.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11.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后汉书》12.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夯基础一、字音木铎.()长沮.()桀溺.()怃.然()荷蓧..()()芸.()黍.()食.之()二、通假字1.问于桀.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鲁孔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谁以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植其杖而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使子路反.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1.子路从而..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2.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明天3.遇丈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岳父4.子见夫子..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因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5.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五、词类活用1.不仕.无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洁.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植.其杖而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止.子路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特殊句式1.而谁以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奚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三子何患于丧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熟语积累1.来者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鸟兽不可与同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知其不可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名句默写1.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_______,________。”(《论语·微子》)2.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答案:一、duójùnìwǔhèdiàoyúnshǔsì二、1.“桀”通“杰”,形容高大的样子2.“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3.“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4.“辟”通“避”,躲避5.“芸”通“耘”,除草6.“反”通“返”,回去三、1.代词,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2.介词,把介词,与动词,认为介词,因为3.名词,德政名词,小路名词,法令制度动词,说4.动词,改变、变革形容词,容易动词,轻视5.动词,读sì,给……东西吃动词,吃名词,粮食四、1.从,跟从;而,连词2.第二天3.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4.旧时对老师的称呼5.到五、1.名词作动词,做官2.形容词作动词,废弃3.使动用法,使……高洁4.名词作动词,下车5.使动用法,使……直立6.使动用法,使……留下来六、1.宾语前置句(“谁”放在了介词“以”前)2.宾语前置句(“奚”放在了介词“自”前)3.宾语前置句(“斯人之徒”“谁”分别放在了动词“与”前)4.状语后置句(“何”放在了动词“患”前)七、1.“来者”,未来、将来。“追”,赶上,引申为挽回、补救。意为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挽回。2.人终究是不能和鸟兽共同生活的。指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毫无交流的可能。3.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后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4.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更多的时候指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不论结果如何只管自己努力。八、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文本研读1.文中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有什么含义?答:提示:抓住“木铎”的比喻义理解。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答案:“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扬大道。”这句话以“木铎”为喻,形象地阐明孔子的政治抱负及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是对孔子宣扬政道的肯定,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孔子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及地位。2.在选文2中,孔子提到“鸟兽不可与同群”,那么“鸟兽”是否就是指长沮、桀溺?如何理解孔子的这番感叹?答:提示:结合上下文可以推知:这一比喻是为引出孔子勇于担当精神而言的,并非指长沮、桀溺二人。答案:孔子提到的“鸟兽”,并不是指长沮和桀溺,文中说到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一语是一种客观的叙述,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即我们既然不可以跟鸟兽同群,就得跟人相处,避世是不可以的。理解孔子的这番话表明了他力图改变社会现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社会理想和可贵的精神品质。3.选文3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答:提示:接舆是“楚狂”人,是隐士,是道家思想的代言人。答案:接舆的歌中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他对“往者”和“今之从政者”都失去了信心,可以说这正是他选择避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感叹当时的社会是“何德之衰”。4.“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提示:这是一个反问句,反映的是孔子的执着精神。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那位知道自己做不到却坚持去做的人吗?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他变革社会的勇气与不懈追求的执着精神。归纳主旨本课5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论,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并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忍的品质。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仪地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方的品德高尚的人,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孔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子。(这位官员)出来后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有德政已经很长时间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扬大道。”请见(xiàn):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斯:这个地方。何患于丧:状语后置,“于丧何患”的倒装。木铎(duó):木舌的铜铃;古代发布政令时,常摇动木铎来召集百姓。(《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长沮、桀溺两人并力耕种(田地)。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打问津焉。听渡口(在什么地方)。之:那个地方。津:渡口。焉:兼词,于之,向他们。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驭车马的人是谁?”夫:犹“彼”,那,那个。子路曰:“为孔丘。”子路说:“是孔丘。”曰:“是鲁孔丘与?”(长沮)说:“这个是鲁国的孔丘吗?”曰:“是也。”(子路)说:“是的。”曰:“是知津矣!”(长沮)说:“这个人(早就)知道渡口(在哪里)啦!”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问于桀溺:倒装句,向桀溺询问。曰:“为仲由。”子路说:“是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对曰:“然。”子路回答说:“是的。”然:表示肯定,是。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根本就没停下(手中的活儿)。而:通“尔”。谁以:犹言“与谁”。易:改变。辟:通“避”。耰(yōu):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也指覆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子路过去把(事情)告诉了(老师)。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而谁与:又跟谁在一起。与易:参与变革。(《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凰呀,凤凰呀!你的德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行怎么这么衰微?过去的不能挽回、改正了,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罢了,罢了!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孔子下了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接舆)快步走开躲避孔子,(孔不得与之言。子)没法同他说话。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凤:这里比喻孔子。谏:匡正,挽回。追:改变。已而:罢了,算了。殆而:危险啊。而,助词,啊。下:指下车。趋:快步走。不得:不能,没有办法。(《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老人说:“四脚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而芸。田头而锄草。子路拱而立。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还把他的两个二子焉。儿子叫来拜见(子路)。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这是位)隐士啊。”让子路返回见这位老人。(子路)到了(那里),(老则行矣。人)却已经走了。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就是)推行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术。(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荷(hè):担,背负。蓧(diào):古代一种用来除草的
本文标题:2018-2019年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2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