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北京市“十五”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为促进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本市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计委计规划〔2001〕712号),特制定本规划。一、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标志,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导、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格局。1.总量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充满生机。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7%,分别比1995年提高13.2%和3%。“九五”期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本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包括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蓬勃发展。2000年本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4%;软件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软件产品出口额的67%,软件产业自主产权收入占全国软件产业自主产权总收入的一半以上。2.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创新环境初步形成。“九五”时期,《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京政发〔1999〕14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加强了引导支持力度,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全面启动,初步整合了首都科技资源。2000年,本市签定技术合同金额达140.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北京地区2000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10%。现已成立各种孵化器15家,“九五”期间累计孵化成功近300个项目和200余家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得到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初步形成。3.产业结构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目前,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的71.3%,构成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2000年实现增加值分别占本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4.6%、14.6%、8.2%、1.3%。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在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新的产业不断衍生,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态势。按实现增加值划分,2000年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占55.6%,国有经济占30.4%,股份制经济占9.2%,集体经济占4.9%。4.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九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2000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79亿元,工业总产值1067.6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6亿元,其中北京地区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178.7亿元,占全市的83.7%。中关村地区不仅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对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起到了示范作用。1999年,《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为中关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园区功能不断完善,“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园区建设全面启动,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腾飞初步奠定基础。5.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动首都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渗透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提升和改造了传统产业,推动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增长。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证明: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首都经济发展,才能不断开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在京中央单位的积极性,才能使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充分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只有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创造适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二)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2008年奥运会为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绿色奥运”方面,新型电池和清洁燃料车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使用清洁能源,防治交通污染。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善本市生态环境。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可以为奥运会设施建设提供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要求的材料。能源新技术将推动奥运村和比赛场地最大限度利用地热、太阳能提供热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在“科技奥运”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宽带数据接入服务、智能卡技术,电子商务服务将广泛应用奥运会,为其提供最新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并可以保证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将为奥运会国际转播传输高清晰度电视信号。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奥运会期间的疾病监测、防治、检疫和监督提供新的、更加有效的手段。高技术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出现了一些重大技术突破,如人类基因组精确图谱的绘制、生物芯片、纳米技术和超导技术等的推广应用,对新领域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使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内外市场的加速开放将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北京的人力资源、综合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将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为北京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开拓市场提供了难得契机。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带动能力,产业布局的调整将形成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增长的基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全面建设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区、中关村科学城、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园区基地建设和城市轻轨、学院路改造、圆明园东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全面展开,必将大大改善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推进多方面要素的聚集,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世纪,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行政审批手续有待简化,政府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挥;激励、吸引人才措施力度有待加强;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等。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一)指导方针。“十五”时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为龙头,以“科技奥运”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五大产业;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力争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政府的导向协调作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和引导,重在创造良好的市场和体制环境。--从结构调整的大局出发,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带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形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为主体的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加速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首都产业升级换代。--自主开发和引进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发展模式。要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利用国外科技优势、融资渠道和中介服务。要认真研究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技术获得方式,针对不同的产业领域及其技术发展阶段,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二)发展战略。“十五”时期,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遵循自身规律,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实施以下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关村战略。把中关村科技园区置于优先发展的先行地位,使其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加快园区功能开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营造富有活力的创业服务环境,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创新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并重的原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占领优势领域技术制高点、提高总体技术水平为目标,建立灵活、高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保持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将体制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主题,改善政策环境,提高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活力。科技奥运战略。紧紧抓住申奥成功给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将成功举办高科技含量的奥运会作为重点目标。集中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等领域的当代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2008年奥运会。在制订有关奥运行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市的技术优势,重点建设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和清洁燃料车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为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提供强大的经济保障和科技支持。全方位开放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内开放。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吸引国内外企业在京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吸引跨国集团在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在京高新技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加强引进国外智力,不拘一格任用各类人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事业的发展。(三)发展目标。“十五”期间,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在总量规模上要有显著提高,成为首都经济的主体;要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经济保障;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体系,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初步完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知识经济体系,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打下坚实基础。总量发展。预计增长速度18%左右。到2005年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50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8%,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10年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以上。企业发展。到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达到5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上百家。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到2010年,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中,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重要保持在50%以上。科技创新。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5%以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关村科技园区初步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全市新建30个左右国家级和市级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体系,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布局。到2005年,初步形成以中关村科
本文标题:北京市“十五”高新产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