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8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1/12贵州省毕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卷解读一、选择题1.3分)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b5E2RGbCAP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作马D.伐薪烧炭南山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2/12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石块是宏观的物质,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p1EanqFDPwA.混合物B.氧化物C.盐D.酸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可以根据硫酸铜的离子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硫酸铜是由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硫酸铜是否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果是就属于盐.4.3分)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同一种元素:D.属于同一种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3/12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D、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解答:解: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阳离子”说法错误,故A错误;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故C正确;D、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D错误.答案:C.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5.3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解答:解:A、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故选项错误;B、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错误;4/12D、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3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DXDiTa9E3dA.碳酸氢铵B.氯化钾C.硫酸铵D.磷矿粉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题意,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据此结合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的晶体;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而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则该化肥不可能是磷矿粉;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该化肥不是铵态氮肥,即该化肥不是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钾加水后能全部溶解,故这包化肥是氯化钾.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铵态氮肥的性质.7.3分)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RTCrpUDGiT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5/12分析:A、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分析;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D、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平时注意多搜集环境保护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8.3分)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中考临近,小林母亲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食谱,食物有:M饭、牛肉、花生、鱼、牛奶.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还要增加是食物是)5PCzVD7HxAA.豆腐B.排骨C.黄瓜D.鸡蛋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B、从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去分析解答;C、从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去分析解答;D、从中鸡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解答:解:M饭中含有糖类,牛肉中含有油脂和蛋白质,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花生含有油脂,牛奶中有水分和蛋白质,营养素中还缺少维生素.A、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错误;B、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故错误;C、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正确;D、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B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6/12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9.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将其加热得到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jLBHrnAILgNaHCO3Na2CO3+CO2+H2O由上述信息可知,NaHCO3常温下溶解度较小,受热易分解,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xHAQX74J0X考点:纯碱的制取;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受热不容易分解.解答:解:因为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故填:小;分解;加热.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0.燃放焰火时五光十色,原理是某些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CuNO3)2,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O2+4X,X的化学式为:NO2.已知4X+O2+2H2O═HNO3,若将CuNO3)2分解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不能填“能”或“不能”)收到气体.LDAYtRyKfE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2CuNO3)22CuO+O2+4X可知,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7/12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4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化学式是NO2;因为二氧化氮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填:NO2;不能.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Zzz6ZB2Ltk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本文标题:2018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6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