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策略
《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策略------仙居中学吴旭成一、“区域可持续发展”在高中教材中的地位二、“考什么”---考点解读三、“怎么考”---高考回顾四、“怎么办”---复习策略一、本章节在必修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地理环境的组成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了解如何应用有关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二、解读考点明确方向备考所依据的四个纲领性文件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版)2.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省考试说明3.课程标准4.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章节内容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考试大纲、浙江省考试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课程标准内容发展要求:⑴能分析当地或某一区域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⑵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开发与保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⑶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⑷能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⑸能结合区域实例,探讨该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⑹理解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并能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三、回顾高考抓住重点09年浙江卷37题:(2)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湖面又开始扩大了,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请分析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8分)(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的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9分)试卷考点赋分辽宁区域生态建设14福建农业区域发展11安徽流域开发(启示)12天津区域开发治理9山东能源利用(沼气)资源的利用特点、形成原因、存在问题811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6广东长江流域开发、粮食安全15+409年“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考点统计08年“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考点统计试卷考点赋分广东环境问题、能源的生产与浪费2、6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区域的协调发展与粮食生产问题14、16、20宁夏湿地的变化8海南含沙量变化及自然生态6山东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治理16天津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农业发展条件20四川田纳西河的治理20农业发展方向及生态生产功能807年“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考点统计试卷考点赋分广东不同地区国土整治2荒漠化的成因2江苏河西走廊的自然条件与荒漠化防治16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案的选择10全国一河流的综合治理4全国二水土流失的治理8山东流域的自然特征及开发25污染物对库区影响及治理10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多侧重典型区域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流域的综合开发;资源利用问题及对策;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影响。2.从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都有,但以综合题为主。题目多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柱状图和表格等形式呈现信息资料,以考查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现象变化的成因分析等。3.从能力考查上,主要侧重于考生对图表、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的识记能力和迁移能力,对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分布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命题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发展来看,在内容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渐增加的内容:(1)我国重点农业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海南岛、东南丘陵等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环境和谐发展,其实,就是突出两个方向,即优化结构,增加收入,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3)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逐渐减少的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原因的分析,从2007、2008年来看,比重不断减小。对2010年地理命题趋势的分析(1)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有所更新(2)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3)情境设置的思路会更加独特(4)考查能力的设问会更加开放(5)图像呈现的形式会有所创新(6)过度抽象的构思会有所缓解(7)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强专家预测四、复习策略---典型案例复习法案例复习法1.案例复习法的具体步骤2.案例复习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典型案例复习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分五步走:(1)研读考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复习过程不偏离方向;(2)用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考试题分析某类问题的考试方向、考查重点,让学生明确目标、把握重点;(3)回归课本,找基本规律,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理论的升华;(4)学以致用,典型例题的讲解与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5)拓展延伸,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其它案例的再剖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的;教学流程:(1)展示教学主题及要求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能分析当地或某一区域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本章复习的第一节课,旨在给学生一个对本章内容的总体认识,了解中国主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探讨此类问题的基本角度、基本方法。(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2)体会历年高考题(2--3道高考题)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区。(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09辽宁、宁夏文综35.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07年江苏卷师生分析:①考查的主要内容:环境条件、原因分析、危害阐述、人地协调的措施等②考查的主要方式:文字材料、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应用等结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这一主题可以多区域、多角度的考查,高考主要侧重于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考查。(3)回归课本,总结规律①学生阅读教材案例②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规律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4)学以致用,典型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mm)120818078714220有机质层厚度(mm)282017151297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等省区。你的依据的什么?(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为了防止该地区石漠化的不断扩大化,你认为当地政府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5)新案例分析——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黑土地的流失、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等.课后训练:习题来源是历年有关高考题、模考题;各练习册精选新题(1)立足教材,跳出教材,广泛联系2.案例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中国世界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东北黑土地的流失;西南的石漠化;华北的盐碱化;南方丘陵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亚和非洲地区的荒漠化、盐碱化;非洲、南美热带雨林的开发与水土流失流域开发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流域的开发;湄公河、墨累河、则果河、尼罗河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藏南谷地、宁夏平原等区域的农业发展美国、澳大利亚、西欧、阿根延等国的农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山西煤炭、东北的石油、西南和南岭一带的有色金属等地矿产开发鲁尔区的煤、英格兰中部的煤、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西三角等区域城市化美国东北部、印度东北部新教材中案例分析多数学生一看就懂,复习时也不应以掌握教材知识为目的,而应通过对教材案例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总结其规律、方法,从个性到共性,从特例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并达到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2.案例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1)立足教材,跳出教材,广泛联系(2)构建模型,总结规律,注重方法生态环境问题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背景背景分布危害治理针对自然原因的措施针对人为原因的措施区域环境生态问题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某流域(黄河)水系、水文特征人类活动特征区域环境特征气候地形人口产业活动优势资源存在问题治理与开发对策评价区域背景条件区域地理区位条件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存在问题优势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区域
本文标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