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际上也已经形成了玉和玉石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玉是专指硬玉和软玉。1关于玉器的知识硬玉专指“翡翠”。因为它是由硬玉矿物(辉石类)组成的致密块体,同时硬度比软玉稍大(硬度7、密度3.3g/cm3),故称硬玉;因为美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故又有翡翠之雅称。软玉软玉专指由透闪石(阳起石)矿组成的玉石总称(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玉石自然界中凡是由单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质地细腻温润、坚韧、光泽强或半透明、颜色美观,硬度摩氏矿石硬度计的4.5~6.5度、密度2.9~3.1g/cm3即玉石。产于陕西省蓝田县。外观为黄色、浅绿色,不透明,硬度为摩氏4度。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1.蓝田玉2.南阳玉河南南阳玉的矿区地处独山,又称“独山玉”、“独玉”。南阳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为5.5至6.5度3.酒泉玉产于甘肃祁连山脉,因又有祁连玉之称。属蛇纹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绿色为多,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硬度为4.5度至5度。因主要产地在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又称岫玉。属蛇纹石,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地质环境的矿床很多,因而类似岫玉的产地很广泛。岫玉外观呈青绿色,黄绿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度至5度。4.岫岩玉5.和田玉分布于新疆昆仑山脉北坡,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其他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後呈脂状光泽,硬度5.5度至6.5度。6.玛瑙产地众多。以玉髓(隐晶质石英)为主要矿物组成而具各种颜色纹带的玉石。古人据其色与纹似马脑而称之。玛瑙纯者为白色,因含其他金属,出现灰、褐、红、蓝、绿、翠绿、粉绿、黑、等色。或几种颜色相杂或相间出现。玛瑙块体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者,玻璃光泽至腊状光泽。硬度6.5~7。严格说,无纹带的特征不能称之为玛瑙。§7-1.2.2古玉质的鉴定玉质坚硬,玉性稳定,不易变化。但入土千百年后,在土壤中微酸或微碱、潮湿的作用,也会起变化:失去原有光泽、色彩,会出现斑纹、钙化、石化。这种变化,叫做“沁”或“浸”,或叫“古”。“古”的名目繁多,众说不一,大致说,玉上带红色斑点的叫“瑞斑”;黑色斑点叫“黑漆古”;王质表面钙化,如涂一层薄薄的黄土,称为“土古”;或起一层灰白色的云雾叫做“鸡骨白”。玉器在古墓中长期与他物相接触而变色,也有专称,如与水银接角而变黑、初出土的玉器会变得面目全非,或根本不像是玉。这也叫“脱胎”:玉器经千百年后,换骨成为另一种面貌。“文功”,即把古玉器贴身佩挂数年,团长期经受汗脂浸润,衣服摩擦,逐渐恢复玉性,又变得晶莹透亮。武功,用布中把古玉器不停摩擦,轮番替换、使生微热,据说能把浸汁溢出,留有“土门”然后上蜡再擦,使之能在短期内恢复玉性。文功,即把古玉器贴身佩挂数年,因长期经受汗脂浸润,衣服摩擦,逐渐恢复玉性,又变得晶莹透亮。经过盘功(脱胎)的方玉器更显得古雅,价值更高。我们鉴定古玉器,必须从玉质的变化中,判别其新旧和真伪。3制作玉器工艺技法1生产程序开料即解料。就是在锯割机上将玉石材料分割成适当的形态和大小,以便工匠合理利用。这第一道工序要目测玉料外部,找出有毛病处,先开一砣,了解玉料内部“病情”,初步进行去病挖脏,再按料质、纹理及能达到的尺寸,开成不同规格的料坯,尽量做到大材大用。山子雕、随形雕琢,不需开料。水作即琢磨。包括相玉、划活、琢。相玉:“相”即是“看”,看后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划活: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雕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雕琢基本手法和步骤冲,是指较大面积的磨削。用冲钝(直径3~4cm)或金刚石砂轮将高低不平的部分冲成玉器粗坯。磨,是用大小不同的磨钝磨出大样,即磨出设计中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形态,如人物的头、手和身体等等。轧,是指深度磨削,即用轧钝轧出较细部分的立体感,如给人物头部开脸,轧出嘴、鼻、耳等。勾,即是用勾拖铊勾出细部的细微花纹,如人物的头发以及鸟羽龙鳞等等。细部的雕磨还有撤、掖和顶撞等手法,因而使用的雕磨工具也应不同的作用而五花八门。——除冲铊、磨铊、轧铊、勾铊外,还有串锤、钉子、棒挺、平口等等。上述这些工具都是传统玉雕工具的名称,过去都是用铁制成的,使用时带动金刚砂将玉器琢磨出来。现在多使用固着钻石粉的工具,效率提高很多。抛光是玉石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抛光的目的,是为了除被加工的玉件因前道工序留在表面的痕迹,并获得光滑明亮的表面,同时精确地修正玉器的几何形态,使造型更完美,更合设计的要求。配座根据产品要求,对玉雕产品需附加底座。按玉雕成品的不同题材造型琢制图案花纹,并锉磨光滑。按产品底部形状,在木料上落嵌。最后光漆。§7-1.3.2工艺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线刻:花纹图案以单线条刻成。薄意:有画意的极浅的薄浮雕。圆雕:为三维立体的雕刻造型。浮雕: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图案或造型。内雕:深入玉料内雕出圆雕及浮雕的造型。凹雕:与浮雕相反,是在平面上雕出凹下的图案或造型。又称阴雕。俏色雕:巧用玉料的多种颜色,使不同的颜色恰好分布在玉雕需要的部位,使作品有巧作天合之感。镂雕:也称透雕,即雕琢不局限于玉料的一面,而是穿透玉料,铰空雕刻,从而在玉件中存在许多两面相通的空间。双沟阳纹:也称双勾阴线纹,商代始出现。是并列的阴刻双线条,将纹线的两侧浅磨去两条凹沟,它们是斜下的浅沟,并非直下的切壁,所以看上去像阳纹浮雕。这种特点与当时的琢磨轮具直接相关。现在的加工工具即便是仿制,在细节上也很容易出破绽。减地阳纹:也称减地平凸,是一种浅浮雕,纹饰浅浅的凸出于地(平面)之上。这种阳纹是通过磨削“地”而实现的,即所渭“减地”。商代玉器中即有发现。阴刻、阳刻:阴刻即凹刻,阳刻即是凸雕,只是对纹饰的描述,并没有琢磨手法的含义,不同时代则可能实现方法及特征都有所差别。§7-1.3.3专门术语俏色:即俏色雕。蛀孔: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般的孔洞。玉皮:玉石表面的色皮称玉皮。铁沁:铁质氧化后顺着玉石较疏松处沁入内部,形成红褐色的铁沁。脱胎:即“文功”、“武功”。白化:即“土古”。喇叭孔:用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管钻痕: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生坑:指新出土或出土后未经盘磨的器物。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游丝毛雕:汉代特有的刀法,线条织细如丝,作游动状。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7-1.3.4古玉器的主要品种1.具有工具性质类玉器,如锥形器、针、凿、斧、铲、刀等,多见于新石器时代,商墓偶有发现,西周始渐消失。2.玉武器,如矛、刀、剑柄,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和商代。3.仿武器式仪仗器,此类玉器皆有穿孔和刃,形似武器,有刀、戈、钺,主要见于新石器时期至商代,西周较少。4.玉礼器,主要有壁、琮、圭、璋、璜、琥六种,主要出现在汉以前。5.玉佩饰,凡有穿孔者,皆可作佩饰用。或作头饰、手饰、项饰、胸饰等。自古这类佩饰均有。6.葬玉,即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盛行于汉代,主要有穿在死者身上的玉衣,死者用的玉枕,握在死者手里的玉猪、玉璜,盖死者眼目的玉盖,塞入耳中的玉耳塞,塞入鼻孔内的玉鼻塞,含人死者口中的玉蝉,罩在男性死者龟头上的玉罩,塞入女性死者生殖器阴道的玉阴塞,塞入人尸肛门的玉肛门塞等。古书有“玉人九窍,以防尸腐”之说。7.玉制实用器皿,如耳环、奁、灯、杯、盒、洗、罐、壶、文房用具等。8.其它玉器,如玺印、如意、镜、尺以及各种人像和动物。§7-1.4玉器作伪的基本方法煨头:将玉器用火烧烤,变为灰白色,仿“鸡骨白”沁色;古玩家称“伪古灰古”。有烧制的细裂纹。羊玉:将优质玉器植入活羊腿中,数年后取出,产生血色纹理,仿传世古玉。狗玉: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狗腹内,数年后取出,产生土花斑纹。梅玉:将质差的玉器,用乌梅水煮,再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风玉:玉器经浓灰水和乌梅水煮后,乘热取出,置风雪中一昼夜,产生冻裂纹,冒充古玉中的牛毛纹。叩锈:用铁屑拌玉器坯料,用热醋淬火,放入潮湿地下十数天,取出后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数月,取出,产生橙红色桔皮纹。提油:用硵提之法使玉器上色。如硵砂提。老提油:北宋,用一种红光草汁加少许硵砂,腌于玉器纹理中,再烧烤,使玉器纹理内产生鸡血红。死玉:埋入土中的玉器,遇金,变黑滞干枯,像水银沁。造黄土锈法:将玉器涂上胶水,埋入黄泥土中,产生黄土锈。造血沁法:将玉器埋入猪血和黄土混合的泥中,较长时间后,产生黄土锈血沁色。造黑斑法:水煮、火烤、抹醋等,产生黑斑。§7-2欣赏古玉器要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生产玉器,其治玉的技法应是石片、竹管和木片一样,再配以水和石英砂进行旋转和研磨。青铜时代治玉以青铜工具为主。铁器时代由青铜工具逐步变为钢铁工具。石英砂硬度高于玉,因此自古用于磨玉,又名“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或鉈、钻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水调匀的石英砂,随工具运动而琢磨成器。玉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方法制成。所以,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以示与雕刻、工艺有别。工艺的变化也带来玉器艺术风格的变化,大致的演变轨迹如下:§7-2.1史前玉器在新石器时代,除了一些零星的玉环、玉玦装饰玉之外,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良渚文化的人神结合形象的玉璧和玉琮,石家河文化的“人、虎、蝉”的形象,都表现了共同的特点:玉器的主要功能是神灵崇拜和礼仪祭祀。工艺技法和功能决定了它们的艺术风格为讲究造型,阴线为主的几何形及动物形图案装饰,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商和西周时期圆雕和透雕的玉器大为增加,并出现了俏色玉器。以形象单纯、神态突出,纹饰丰富,多用双勾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为其特征;佩戴组玉开始流行§7-2.2商周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工艺有了广泛的发展,各诸侯国竞相碾治,精益求精商代晚期玉器特点数量庞大。河南殷墟出土玉器1200余件,仅1976年在安阳发掘的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55件玉器。商代奴隶主和平民墓中也出土了不少玉器,总数已有数千件。品种更加复杂。五大类玉器均有:玉制工具、礼仪玉器、饰玉、生活器皿、葬玉。玉质多样。除当地产的玉石外,如绿松石、玛瑙、水晶;还有辽宁岫岩玉;中原地区出现新疆和田玉,多为青玉,有白玉、墨玉。造型:动物形象以板状体为主,包括璜形板状体、剪影式板状体;人物形象为立体圆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简单概括的艺术处理特点;主要刻划头、眼、牙的特征。工艺:各种工艺达到新高度。几何图案(早商)和阴刻线+平雕(中期)被广泛使用;浮雕、透雕、圆雕大量出现;俏色作品诞生。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周代玉器继承商代特点,但重要变化有二:一是普遍纹饰,并且排列规整而细密:云纹(包括臣目纹)常见,龙身细长如蛇。一是装饰用玉日渐盛行,佩饰大量增加,多为片状玉佩。《礼记·玉藻》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组合玉佩已成为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和人格品德的标志。同时,佩戴玉佩行动时会发出声音而节制贵族的行止。东周玉器东周玉器东周玉器§7-2.3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秦朝是生产玉器的低谷时期,两汉玉器与精雕细刻的春秋战国玉雕相比,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玉质:流行和田玉,特别是羊脂白玉驰名中外纹饰:继承了先秦的部分纹饰,出现一些新纹饰,在雕刻手法上有创新。仍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涡纹、谷纹、蒲纹最常见,几何纹与龙纹、风纹等动物纹常组合出现。出现植物图案纹饰。汉代玉器总体风
本文标题:玉器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8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