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浅谈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浅谈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音规范。这就是中国语音文字协会对普通话的定义和命名,它是全中国的大众通用语言。由于历史的地理的诸方面的因素,泱泱九百六十万国土的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化特色,而普通话的语言范本作用,使不同地域的人们有了统一的通用语言。有了这把标准的钥匙,不管是大江南北的分居各地域的汉民族,还是边疆远地的少数民族,都有了共同的语言交流工具——普通话。而普通话的推广,在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形式下,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文字能力是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同,普通话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校园构建中,应当作为新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师生能够流畅自如的运用普通话的语言工具进行沟通交流,这本身就是我们成功地走向社会生活走进经济文化舞台的必备因素。中国十五亿人口,是一个泱泱大国,占世界六十亿人口很大的比重,世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汉语是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最大量使用群的语种。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沟通的世界,信息沟通的便捷,使地球缩微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而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崛起,日益于国际交流中彰显其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大国,很多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进修我们的汉语言,学习我们的普通话,我们于今年也将派一百名汉语言教师,赴美国中小学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零八北京奥运之风,更是将中国悠久绚烂的古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展于世界舞台。说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普通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语言交际工具,是我们自我沟通和沟通世界的桥梁。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热爱祖国文化语言的表现。也就是说,说普通话是每一个华夏民族儿女热忱爱国的细微表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管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社会岗位,我们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既是语言表达。如果一个人在他所在的工作领域,满口方言俚语,那么可以想象,她与别人沟通交流将会面临怎样的尴尬和被动;为了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去,他会努力地摒弃自己的语言方式,努力地向普通话靠拢,尽快地使自己能够掌握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早已具备了准确流畅、标准优雅地运用普通话的能力,那么,对于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参与,将是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他拥有了普通话表达的能力和素质,激发了对方进一步和彼此交流的兴趣。由此可见,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能否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学校,亦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营阵地之一。在全国第十届推普周到来之际,我们广大师生更有责任有义务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的使者,让普通话成为我们农村学校校园的主流语言,让充溢着普通话气息的学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语言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教师带动学生,由师生带动学校,由学校带动农村,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编织成一条不断传递和拓展的红丝带,可以推断,这将是普通话推广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农村学校将如何具体地进行推普工作呢?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切实可行地做一些推普实践活动呢?首先,我们要做好推普的宣传发动工作,不但将推普工作在每年的推普周、推普月进行地如火如荼,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时间继续重视推普宣传,让普通话,成为学校里每位师生的交际语言。从第一届全国推普周活动以来,历时九届推普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发动,使农村广大农众包括广大师生在内,认识到了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势在必行。其次,我们农村的教师队伍应当是首当其冲的普通话践行者。近几年,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对教师队伍进行持普通话证上岗,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达到普通话二级以上水平。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会每年也进行普通话级别考核考试,我们农村教师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积极低测试达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更应该发挥其在普通话推广中的主导作用,不论是课堂语言还是课下语言,不论是学校里,还是学校外,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我们教师首先成为学普通话的楷模和范本后,才会对学生进行感染带动作用。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最强,人人都为普通话的魅力所折服,使普通话成为人人通用的交际沟通工具,那么,我们的语言环境便构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语言环境。再次,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普活动。学校是语言文字教授和传播的主阵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这个主阵地的营垒作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学习和竞赛活动,例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宗旨下的读报活动,朗读诗歌,成语接龙,讲故事,硬笔书法展评主题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大大激发广大师生说普通话的兴趣,使我们能够自主自觉地说普通话用普通话,享受普通话的魅力所在,每一位师生都是一枚推普火炬,从课堂到学校,到家庭,到社会,那么,推普用普的火种将以燎原之势,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片土地。让普通话的语言旗帜,以霍霍之势,永远飘扬在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校园天空。普通话教学计划是从听记的训练开始的,首先让同学们了解听话能力在人们日常言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了解四种听话的方法。最后训练和提高听记的技巧,把握快速听记的技巧。让同学们知道“听”、“说”、“读”、“写”哪个占的比例是最多的?各占多少?听:45%说30%读:16%写:9%,也就是告诉同学们说听话已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交流信息的途径。重要的听话能力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主要途径之一。按说这本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但是我通过穿插游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刚开始训练听记的效果还不错。接着上听话联想的训练,在这一块中,主要考察大家平常的阅读和听记能力了,比如我会在黑板上板书一些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让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笔记本上,或是准备一篇段子,让同学们自由想象连接后面的故事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在讲到听力概括的时候,感觉同学们学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不知道是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呢?还是觉得内容很难,听力概括就是将自己听的文章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它的中心思想,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复述给同学们听,在这课上,学生学得有些不起劲了!结合学生们要普通话测试,我接着准备了说话的联系,作为中专的孩子们,特别一大半都是来自潜江本市的学生,他们很少用规范的普通话与同学或是老师之间交流,所以当我真正请同学起来说命题说话的时候,原本闹哄哄的教室里面变得很安静了,生怕自己好像被点到了一样,对于这点,在教学工作上也是在觉得很为难。我告诉同学们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思维转化语言的过程,它是一个说什么到怎么说的过程,也就是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也就是说给了你一个题目以后,你要迅速在心里打好草稿,把心理所想的通过整理转化为外部言语,也就是说出来。同学们往往是觉得素材不够,不知道说什么?然后我结合书上的例子,和自己准备的内容带着同学们将书上的40个说话题目按照类型分了类,找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和难度较大的说话题目来联系,让学生先学会列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的要点、一一复述三分钟,当然有的学生说满三分钟似乎还意犹未尽,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办法开口,或是一开口就出现长时间的思维停顿。接着学习演讲技能的训练,上学期的时候我们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在做朗诵的训练,这学期我合理的运用课时,也是找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和演讲稿学生练习,演讲它是就某一个问题,面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抒发情感,从而感召听众的一种口语表达活动。我告诉学生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是相通的,朗诵的表达技巧也同样能运用到演讲中。我们会运用重音、停顿、节奏、语气四个表达技巧来练习片段演讲。一九九三年,国家教委要求各级师范院校开设教师口语课,将普通话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一九九六年,国家语委和教委要求在师范院校和窗口行业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十多年来,我院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因条件限制,我院普通话教学,尤其是本科层次的普通话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本科普通话教学工作,觉得有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生覆盖面小和专科层次相比,本科学生普通话学习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对师范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它并不能辐射到所有或大多数学生。几年来,选修该课程的人在当年的本科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2000级、2001级、2002级大约分别只有25%、15%和15%。2.时间安排不合理和专科层次相比,本科普通话学习尽管周学时都相同(周2),但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时间安排并不合理。第一,为了和全院其他选修课步调一致,它开设在高年级,即三年级或四年级;第二,为了照顾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晚上上课。对语言学习来说,时机不对、时间不足。第三,此时的个别系,如美术、管资、化生、政法与历史要参加野外实习、写生,凡此种种都使学生不能真正潜下心来学习。3.班级设置过大本科生的普通话学习都是大班学习。每个班的学生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百三、四。对语言学习来说,这是不足取的。人太多,既不便于管理,更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4.学习效果不理想选修普通话的学生,一部分是水平测试没有达标的,一部分是通过了水平测试纯粹为了拿学分的,来上课不过是应个卯。当然,其中也不乏真正想要学点东西,想要提高一个层次的学生。但基于上面的几个原因,最后的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考核成绩不理想、口语水平提高不明显,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强,那些未曾达标的学生在后来的测试中还是不能达标。要改善不足,需要找准症结,寻找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矛盾,提高效率。根据现有的条件,笔者以为在本科全面开设普通话课程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1.从选修课逐步过渡到必修课首先,开设普通话课符合国家的要求。我院是师范院校,它最直接的目的和最崇高的使命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教师人才。而要成就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具备相当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规范的、流畅地表达、阐述或解释知识的能力。其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要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去表达教材的精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因此,要求学生要懂、通、传、到。从这个层面讲,普通话课是知识课、是工具课、是技能课。它部分担负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和从教能力的任务。因此,本科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应加大力度。从选修课逐步过渡到必修课,真正使每个本科生或大多数本科生都能有机会学习,都能得到这方面的培养和熏陶。其次,我院近年来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专科生慢慢萎缩。2000级、2001级、2002级、2003级的本科人数分别是1680人、2541人、3364人、3702人。本科学生已逐步成为学院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科学生方面来,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本科生方面来。再次,目前,学生已逐步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政策,认识了普通话在其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意识并不淡薄,对普通话学习更无排斥心理。更多的则是苦于没人点拨,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因此,开设普通话课正好能够满足学生这一迫切愿望。综上所述,在我院本科生中开设普通话课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的。开设普通话课的可能性表现为,在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就是:2.部分实行免修制度要部分实行免修制度,首先,需要得到学院及相关部门的认同。其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普通话水平,建立学生的语音档案。如果目前建立语音档案有困难,那么前一部分的可操作性是较强的。事实上,我院历来都有一部分普通话基础好,能说一口漂亮普通话的学生。尤其是中文系高年级的学生,很多都拿到了一级乙等证书,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因此,可以选派其中的佼佼者深入到各班级中了解情况,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人选(只需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三,对初选出来的学生,再经过专业教师结合水平测试的要求的严格认定,这部分学生则无需跟班学习,就可以免修。这样一筛一选—认定,人数减少了,则可缓解学生多而教师少的矛盾。这样
本文标题:浅谈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19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