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贵州城镇化滞后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于贵州城镇化滞后问题的一些思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芶以勇城市、城镇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它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不能任凭人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它的演进有其内在机理,概括起来就是三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政治、经济活动点的集聚;三是由此而形成的区域的稳定性和开放性。这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方面对城镇化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表现形式都不同,即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其主导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贵州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讲,经济因素仍未能代替政治因素。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因素则占了主导地位。贵州城镇化严重滞后,从产生的根源来剖析就是动力机制存在问题。结合贵州城市、城镇的实际,联系贵州的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我们着重阐述城镇发展的农业基础、城镇产业、城镇规模、社会结构变迁等方面内容。这些基础和条件,相互作用,对城镇化的制约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农业的“先天不足”与城镇化滞后农业是城市、城镇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重大的突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结束了过去在油料、肉类、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上全面短缺的局面。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资源禀赋差,劳动生产率落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与东部地区比较贵州农业的差距明显。这种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是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实现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由此而产生的人口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潜力和现有生产力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城市、城镇必须面向农村而存在,依托农村的发展而发展。农村经济的兴衰消长,直接决定着城镇、集镇的兴旺或萎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城镇也随之兴旺起来。但由于自然、历史、交通、文化、政策以及制度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未能及时得到大发展,反过来,又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1、农村资源禀赋差与城镇发展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面斜坡、岩溶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土地贫瘠,平坝地少,土地的保肥保水能力差,形成“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奇异现象。全省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平坝地相对少。岩溶特征显著,生态系统脆弱,土层浅薄,土壤一经流失,就很难恢复。水土资源不配套。耕地分布不均,利用困难;耕地面积少,质量差,人均耕地面积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左右;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上等地还达不到总耕地的四分之一,中等地达不到一半,而存在农业障碍的下等地就占三分之一还多。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复杂性,影响了贵州农业开发的程度。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但由于贵州地表破碎,河流深切,气候的垂直变化大,因有“十里不同天”之感。多阴天,少日照,光能资源不足,故又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同时,贵州灾害气候多,频度大。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暴雨、秋风、倒春寒、秋季绵雨等。而气候资源对农业的优势主要是:光热水季节配合好,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决定了贵州农业的主体性和综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难度,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集镇、城镇的发展。2、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与城镇发展贵州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直接影响了城镇、农村集镇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众多,普遍素质不高,收入过低。过去,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重视不够,以及受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贵州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生产力落后。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约占4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运用,严重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直接制约了农村的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30年来,贵州农村收入虽有增长,但绝对量仍比较低,且收入相差悬殊,贫富差距较大。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为2797元,相当数量的农民家庭收入只能维持温饱生活,全省尚有200多万农民尚未脱贫(老口径)。与同期城镇人均收入相比,相差8962元。城乡收入的悬殊和这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农村整体购买力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按理贵州农村众多的人口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现实恰恰相反,占86%的农村人口总体消费水平却很低,仅为消费总额的20%左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2165元,处于全国挂末位置,与同期上海相比,相差近6倍。较低的消费水平直接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城镇、农村集镇的培育。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也与贵州村寨的分散和落后有关。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多民族聚居,形成和延续了具有贵州特点的农村人口聚集形态。一是人口聚集点规模小,而且分散。贵州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形成农村人口聚集规模小而散,村寨随耕地依山傍水而建。二是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聚集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居住有汉、苗、布依、侗等48个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大都居住在偏僻、封闭的山区,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居住形态和风格。众多的民族村寨,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充分利用民族村寨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贵州来说,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因为它的封闭和落后而变为劣势,严重影响贵州小城镇的建设。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贵州省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较快,目前剩余劳动力已超过600万人,这些人的绝大多数都游离在农业的种植业上。而农村耕地面积每年以0.27%左右的速率减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1亩。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就迫切要求贵州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改革开放前,贵州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在农业上狠抓粮食生产,走了一条“以粮为纲”的“一元”(以粮食为主)化的发展道路,为了保证粮食增产,对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畜牧业、经果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有所发展和调整,特别是种植业下降,林、牧、副、渔各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突出,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步形成。贵州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近30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过去绝大部分从事单一的种植业生产,逐步向多产业和非农经济产业发展,劳动力结构正在迅速地变化。根据2008年的统计,贵州农村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八层以上,从事工、建、交、商等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仅有百多万人,还不到农村总劳动力的十分之一。在农村二、三产业中,主要成分是乡镇企业。贵州农村乡镇企业大都以农村集镇为基地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集镇的产业结构和劳务结构,增强了集镇的经济活力,促进了集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逐渐提高了集镇在城乡商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集镇的不断发展,又将是农村剩余劳力的截流库,也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格局,但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随着农村发展条件的改善,将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使其逐步向其它产业转移。从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集镇的发展。但由于农村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营产业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差,商品率低,集市贸易不发达;科技文化素质差,乡镇企业发展滞缓,全省人均耕地面积较低,且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4、农村投入不足与城镇、集镇的不发达全省农村“靠天吃饭”现象依然严重。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毁林开荒种粮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受岩溶地貌的制约,恢复困难。又加之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2‰,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收入水平低,自身积累能力差。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小,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弱。这就导致了贵州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生产后劲乏力,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差。2008年,贵州支持农村生产的支出排列全国第22位,不及云南的1/2。在财政极其困难的前提下,拨出一定数额的专款扶持农业。这也很不容易。但贵州“先天不足”的农村,恰恰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扶持发展。贵州农村水利、电力、交通建设落后,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农村投入较少,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入严重不足,使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尽管这30年来,贵州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强度仍然很大。省委、省政府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坚持省财政每年支农支出增长10%以上,并制定规划,采取综合措施,综合利用资源,实行综合投入,对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省森林覆盖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逐年有所扩大,农用动力机械、农村用电量逐年有所增加。但因基础差,底子薄,建设成本高,农业生产条件差的面貌没有根本改观。政府对农业的巨额资助,是其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贵州省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束缚了对农业的支持,农业的落后又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工业化水平不高将妨碍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影响到贵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以雄厚的财力、物质基础来“反哺”农业,是现代农业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发达国家,政府从城市的工业中汲取了大量的税收支援农业的发展,这些资助包括政府的低息贷款、水利工程及扶贫的拨款,甚至还包括农产品的市场补贴。城市工厂还向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农用机具、廉价化肥及农药等。在支援农业方面,贵州与之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贵州对农业的投入不够,还表现在农业科技上。虽然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农业科技的进一步推广,难度较大,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农民文盲率高、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农村适龄儿童隐性失学率较高,农业从业人员接受和推广农业科技的能力,受到自身素质限制。农技推广队伍规模偏小,总体素质不高,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影响农技推广的进度和质量。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对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反应迟缓。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城镇、集镇的发展,反过来,农业科技的进步又受集镇发育不良、集镇市场不健全的制约。二、“薄弱”的城镇产业与城镇化滞后我们把城镇产业分为基本产业和非基本产业两部分,基本产业,是指城镇为其郊区或其它城镇服务的,并为它们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产业部门;非基本产业,是指为城镇自身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产业部门。基本产业,是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动力源泉,是城镇产业结构的骨架,它决定城市、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非基本产业主要是对基本产业起支持作用;城镇越发达,非基本产业比重越高,其增长速度要快于基本产业的增长速度。基本产业的发展对非基本产业的发展具有乘数效应的作用。贵州有一些城市和重要城镇,在近半个世纪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基本产业,主要是工业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受资源的局限,其城镇经济的波动性大,城市、城镇产业薄弱,根基不稳,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资源化,城镇产业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性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二是工业发展畸轻畸重,工业重型化长期存在,轻工业发展不足,工业经济存量刚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1、城镇产业层次低贵州城镇产业的集中度低,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不经济;技术装备落后,工业发展后劲乏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差;产业层次低,经济效益落后;国有企业包袱沉重,改革进程缓慢;以及行业亏损面大等等方面。贵州制造业,大多处于加工工业的前端,多属于原料开采及粗加工。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新上的许多项目,大多是围绕着资源的开发进行初级加工,乡镇企业更是与资源开采为主。贵州重工业基地六盘水市,很大的投入是
本文标题:关于贵州城镇化滞后问题的一些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