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一历史必修①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
1打油诗反映了威风的皇帝的哪些烦恼?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以及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等系列问题。2唐太宗汉武帝宋太祖元世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特点/趋势:中朝外朝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一省两院特点/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汉唐宋元“推恩令”行省制地方分权藩镇割据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4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就是皇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的过程。5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时间选官标准评价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1905年由贵族相互吹捧,弄虚作假,博取高官厚禄加强中央集权,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成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工具孝、廉门第、出身考试成绩(才能)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6本课总结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总体特征:中央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①②地方不断发展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方式:中央:分权地方:监察、选官7汉初郡国并存89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10在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纠合楚、胶西、胶东、菑川、济南等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发动了叛乱。共同反抗中央政府,史称吴楚七国之乱。11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岭南五府经略剑南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广东四川青海辽宁北京山西宁夏甘肃新疆新疆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他们成为“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中期设置地方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唐朝: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元朝:军事:行政:财政:13行政财政军事为“夺权、制钱、收兵”宋的举措:皇权中央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文官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大部分收归中央14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元朝:行省制度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宣尉司——对边远民族地区进行管辖元朝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意义:15二、君主专制的演进皇帝是真龙天子,是“奉天承运”“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丞相的职权“掌丞天子,助理万机”16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17两汉:中、外朝制二、君主专制的演进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执行机构)相权被削弱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割皇权加强(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审议诏令)评价:考考你:1、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户部B、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中书——门下——尚书——吏部D、门下——尚书——中书——工部B19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参知政事北宋:二府三司(二府)评价:相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20中书省皇帝(最高行政机关,行宰相职权)(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宣政院一省二院元朝:吏户礼兵刑工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必修①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3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