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鳖的介绍与疾病防治及烹饪组员:杨坤陈廷峰冯其林第一章鳖的介绍鳖的种类1、中华鳖:鳖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2、山瑞鳖生活于山地的河流和池塘中,以水栖小动物为食、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虾等为食。外形呈圆形与俗称“甲鱼”的中华鳖十分相似;山瑞鳖较为肥厚,体积比一般的中华鳖大很多,且头两侧有好些疣粒。体长30—40厘米,宽23厘米左右,体重20千克左右。中华鳖和山瑞鳖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鳖,也是养殖的重要种类。也还有其他的种类。比如:江南花鳖、湖南花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这些鳖都属于中华鳖的一种。生活习性可简单的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甲鱼非常胆小,对周围环境中的声响和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潜入水底。甲鱼生性凶猛好斗,群体间侍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生长期间主要以肺呼吸,当水温低于15℃时,甲鱼就潜入池底淤泥开始冬眠,靠喉咙部的鳃状组织等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生理特点鳖是变温动物,所以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反应灵敏。温度10℃左右,鳖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上升到15℃左右便开始它开始活动。一般习惯上把温度在25℃时鳖的摄食、活动情况定为正常值;而温度30℃左右则是鳖进食、活动、生长的最佳温度。2、许多鳖的取食、繁殖以及群体间的相互都在水中进行。3、鳖的眼睛角膜凸圆,晶状体更圆,而且睫状体很发达,可以调节晶状体弧度来调整视距,所以鳖虽然视野很广,清晰度却很差;对运动的物体反应灵敏,对静止的物体反应迟钝繁殖习性甲鱼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在自然环境中,当水温上升到20℃时,性成熟的甲鱼开始发情交配,28℃-30℃是产卵的最佳水温。甲鱼在一年中可多次产卵,雌鳖在产卵时会选择合适的地点挖洞产卵。其产卵次数、每次产卵量以鳖卵大小因生活地域、雌鳖的年龄、体重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为4到6枚,大的可产24到30枚,孵化时间为60天左右。雌鳖产卵后即自行离开,鳖蛋自然孵化。第二章鳖的疾病与防治1、腐皮病甲鱼腐皮病又称为烂爪病、皮肤溃烂病,是温室养殖的甲鱼中容易引起的疾病,甲鱼腐皮病病程长、发病率高,是一种危害性严重的疾病。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所引起。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背壳、裙边、四肢以及尾部。常表现为: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感染,多数病甲鱼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反应迟钝,活力微弱,不摄食,短期内即死亡。防治方法:1、腐皮克星Ⅱ型,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全池泼洒,2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或腐皮克星Ⅱ型,一次量,每1L水体,0.002ml,浸浴,5分钟(低于100g重的小甲鱼浸泡一次不得超过1分钟)。或高聚碘,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166.7ml,全池泼洒,2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2、诺菌素或鱼病康,一次量,每1kg饲料,5~10g或4g;同时添加电解多维,一次量,每1kg饲料,1.5g~3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7天。注意事项:电解多维停用期无,以上其他产品的停用期均为500度日。腐皮克星Ⅱ型不可与有氧化性药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药物以及碱性药物同时使用;高聚碘对于冷水性鱼类慎用,缺氧水体禁用;诺菌素、鱼病康必须拌饵均匀;鱼病康禁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有拮抗作用的药物配伍;诺菌素必须拌饵均匀,禁与利福平、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有拮抗作用的药物配伍。2、白斑病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鳖甲、四肢、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鳖检查时,把整个鳖浸入清水中,鳖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防治方法: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鳖体受伤。池中要建造晒台,使鳖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鳖后,用磺胺软膏涂可能是全球惟一的雌斑鳖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3、水霉病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防治方法:(1)病鳖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2)病鳖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4、红脖子病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治疗方法:(1)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2)土法免疫疫苗(同草鱼),用病鳖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5、腹甲红肿病由鳖与池底或鳖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防治方法:(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6、穿孔病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防治方法:(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2)用漂白粉药浴。7、鳃状组织坏死症鳖鳃状组织坏死症俗称鳖鳃腺炎、鳖咽喉炎等,由于鳖鳃状组织是鳖在特定环境中除肺之后的主要呼吸器官,所以一旦发病流行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多在50%以上,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特别是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它是目前继鳖赤、白板病后的又一个难治的鳖病。病症(1)表现行为病鳖先表现不安反应迟钝,头颈后仰,口鼻喷水,并在水上直立拍水行走,俗称跳“巴蕾”,严重的趴在食台或池堤水边死亡,发病池基本停食,投饵率降到0.3%以下。(2)外部症状病鳖体表体色无异常,病鳖有的口鼻出血沫,死时大多头颈发软或略肿胀,四肢伸开,严重的呈强直状。(3)内部症状通过解剖可见肝胆无异常,肠道无食物,肠管内壁无明显坏死症状,小肠内有的有水样充血但无凝血,有的无血。鳃状组织呈淡黄色或灰黄色细颗粒状变性坏死、肺略气肿、成熟雄性有的生殖器外露。防治方法:养殖池用三氯异氰脲酸或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池。以上是常见的甲鱼疾病,甲鱼的疾病也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讲述了。主要是常见的疾病的防治。第三章甲鱼的烹饪1、鳖的营养价值甲鱼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龟甲富含骨胶原、蛋白质、脂肪、肽类和多种酶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2、膳食价值人们喜爱食用甲鱼,因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尤以500多克重的母鳖为佳。母鳖体厚尾巴短,甲裙厚,肉肥,味最美,公鳖则体薄尾巴长。鳖肉具有鸡、鹿、牛、羊、猪5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它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性味】性寒,味咸。【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铁、钙、动物胶、角质白及多种维生素等。【功效】滋阴清热,补虚养肾,补血补肝。3、药用价值鳖浑身都是宝,鳖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名医别录》中称鳖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疼,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等症。《日用本草》认为,鳖血外敷能治面神经,可除中风口渴,虚劳潮热,并可治疗骨结核。鳖血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碘和维生素D等成份,可滋补潜阳、补血、消肿、平肝火,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治疗闭经、经漏和小儿尺癫等症。鳖胆可治痔漏。鳖卵可治久痢。鳖头焙干研末,黄酒冲服,可治脱肛。鳖的脂肪可滋阴养阳,治疗白发。现代科学认为,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以下纯属诱惑!!!!4、甲鱼的烹饪清炖甲鱼汤红烧甲鱼冰糖甲鱼柴鸡焖甲鱼清炒甲鱼麻辣香甲鱼黄焖甲鱼谢谢观赏153水产:杨坤陈廷峰冯其林
本文标题:鳖的养殖(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4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