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发展心理学导学院系:心理学院主讲:冯廷勇教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一)概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两个主要部分:(1)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其中思维的年龄特征是研究的最主要的环节。(2)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其中人格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环节。NOTE:关键期/敏感期3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动物心理的进化种系发展(广义)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现代人)人类心理的进化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1)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心理的实质)(2)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量变与质变)(3)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遗传与环境)4(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个体发展的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76年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04年《青少年心理学》1922年《衰老:人的后半生》(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学)52、精神分析学派对生命全程率先进行了研究弗洛伊德:0—11/13岁荣格:将生命周期分为前半生、后半生,认为25—40岁是分界年龄艾里克森:出生——?(死亡)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研究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的诞生。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了解内容)6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本我自我超我(二)心理发展阶段说(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前生殖器期(3—6岁)(4)潜伏期(6—11/13岁)(5)青春期(11岁/13岁开始)7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发展阶段特定危机对待危机的不同品质积极解决消极解决婴儿信任——不信任安全感恐惧儿童早期自主——羞怯自我控制自我怀疑学前期主动——内疚自信无价值观学龄期勤奋——自卑能力和智慧缺乏能力感青年期同一性——角色混乱自我认同不确定感成年早期亲密——孤独亲近他人泛爱成年中期繁殖——停滞关心他人自私自利成年晚期完善感——失望感满足感失望8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共同点:(1)强调行为,反对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为研究对象;(2)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起来的;(3)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9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3、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的作用2、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1)育婴箱(2)行为矫正(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10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强化的种类: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2)性别角色的获得(3)自我强化(4)亲社会行为11第三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文化——历史发展观1、心理发展的实质: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2、心理发展的标志3、心理发展的原因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三个重要思想:(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三、“内化”学说12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理论背景1、逻辑学2、相对论3、辩证法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的理论属于内外相互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13(二)心理发展的因素和结构1、心理发展的因素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P2092、心理发展的结构基本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三)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3、具体思维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略)14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1.年龄是重要的研究变量,与心理发展有重要的相关;2.研究对象的范围跨度很大;3.主客体相互作用,给解释和预测带来困难;4.被试的意识性可能导致虚假的合作;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矛盾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5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一、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1、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5、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6、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1、横断研究(基本模式、优缺点等)2、纵向研究(基本模式、优缺点等)3、聚合交叉研究(基本模式、优缺点等)16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访谈法三、问卷法四、测验法五、实验法NOTE:各种方法的基本模式,以及各自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优缺点。第四章胎儿的发展(略)17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一、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大脑功能的新认识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婴儿的动作发展18二、婴儿动作的发展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的研究先天反射性动作的分类主要的先天反射性动作粗动作的发展精细动作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的主要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丹佛发展筛选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新生儿等级评定量表19主要的反射动作抓握反射吸吮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踏步反射降落伞反射20粗动作的发展头颈部控制左右转头竖直抬头俯卧状态侧抬头躯干控制爬行动作行走动作21精细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绘画和写字动作的发展自理动作的发展22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预先成熟”和“可能成熟”之争助长与诱导之争动作发展的规则23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感知觉的发生发展视觉的发生发展听觉的发生发展味觉、嗅觉、触觉的发生发展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方位知觉距离知觉视崖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24注意的发生发展视觉偏爱法记忆、学习的发生发展衡量记忆发生的三个指标: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节省25习惯化是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去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一个刺激产生习惯化后,再加入一个新异刺激,引起个体重新对该刺激注意的现象.思维的发生发展A、B错误(A非B错误):婴儿只要先成功地在A处找到东西以后,即使后来东西被转移到B处,他也仍然坚持在A处寻找,而浑然不考虑B处。26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的理论强化说——巴甫洛夫、斯金纳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语言是创造的语法是生成的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模仿说——阿尔波特、班杜拉等认知学说——皮亚杰27前言语的发展言语知觉的发生发展语音的前言语发展前言语交流的发展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28言语的发生发展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词语的获得与运用外延扩大外延缩小匹配错误双词句的生成及其机制语法的获得29第四节婴儿的气质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30第五节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最初的情绪反应婴儿的微笑自发性的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婴儿的依恋早期的同伴交往31婴儿的依恋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依恋的类型和形成原因类型(1)安全型(2)回避型(3)反抗型形成原因32依恋的理论习性学理论印刻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33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条件游戏理论早期的传统理论当代的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动力说前苏联的游戏理论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第二节幼儿的游戏34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语法结构的发展句子的功能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完整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35第四节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加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发展记忆策略的形成元记忆的形成思维的发展三种思维方式幼儿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性抽象逻辑开始萌芽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皮亚杰的研究36第五节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控制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37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理论侵犯行为的发展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8性别角色认同与性别化一般概念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角色偏爱性别化发展理论39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质变”或“飞跃”,即“关键年龄”。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二、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比较能力的发展分类能力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三、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40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一、小学生儿童的自我意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生理自我的形成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社会自我的形成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心理自我时期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1、角色采择技能2、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三、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1、与父母的关系三个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412、同伴交往同伴的基本特点:(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3、师生关系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霍桑”效应四、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略)42第8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初中阶段----“心理断乳期”、青春期、少年期主要特点: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
本文标题:发展心理学导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