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探究建构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美术学科广州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摘要:为建构具有美术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基础美术教育理论的前沿性和中小学美术的课改现状,提出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探究设计、开发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简明、有效的评价方案及评价工具系列,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基础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美术学业成就评价的完善,以及激励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健康发展。关键词:美术教学发展性评价观评价策略学科特色引言:现实与理想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现实与理想构成的维度中进行的(尹少淳语)。①自从国家制订与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标准》以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了令人振奋、跃跃欲试的崭新局面,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改革理念的反思及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热点,引发人们在“现实与理想构成的维度”中徜徉……。笔者尝试从基础美术教育课改的学习研究者和实验参与者的视角出发,着意针对课改的亮点与弱点,提出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以探究建构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一、基础美术教育理论的发展观与发展性评价的价值观取向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与实施,美术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催发人们日益关注基础美术教育理论的前沿性与发展性评价的价值观取向。1、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理论家尹少淳教授指出,现代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我们应关注该理论所包含的发展观,认识到关注人的统一性或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方法论;我国基础美术教育价值呈多元状态,新的教育观和评价观既强调重视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对美术课程的渗透,①尹少淳著《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参看“导言”学术论文2也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之辨证关系;既强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统一性和开放性,也强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和发展性。就学生的发展观来说,初中与小学强调“走马观花”的学习体验,高中强调“下马观花”的学习空间,这就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还应关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概括地说,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关注重课程的“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多元性”、“非等级性”,而关注视觉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评价观而言,笔者以为,由于现代教学评价注重目标取向,后现代教学评价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因此我们应适当借鉴后现代教学理念,思考近几年内适合我国美术课程文化背景与地方特色的评价对策。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我国评价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各级教研机构要依据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探索综合素质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为重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开展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研究,在价值观取向上,还可借鉴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家常锐伦教授针对学生美术学习评价提出的“导向原则、促进原则、个性原则、慎重原则”②,全面认识和辨证地处理好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控功能的价值与相互关系。由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理念,既应凸显以促进学生终身受益的发展和美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根本目的,也应探索体现美术学科特征和发展功能的对策。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和美术教学现状的简析1、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定位比较,已被尹少淳教授形象地比喻为前者是“走马观花”,后者是“下马观花”。两个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分别对评价理念作了相对应的描述:前者提出“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隐现了评价的本质追求;后者提出“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隐现了美术学科关注学生创造性、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观取向。两个课标还提供了系列评价建议,都凸显了主要的共性“亮点”:一是关注学生的生理特征与潜能特质,重视②常锐伦著《美术学科教育学》,参看P390学术论文3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发展需求,从而给予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二是都关注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的、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2、目前,我国已有三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的基础和经验,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又有了一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历程,但就大多数学校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讲,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衔接关系,而我们作为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实验者、参加者来说,已亲身经历了四年的接触与体验,自然有许多不同的感触和体会,现分述如下:A、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现状简析呈现优势:1、多数一线教师已意识到新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要逐步淡化学科中心;2、课堂教学日益关注美术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和多样性;3、重视运用现代煤体的教学手段,呈现信息量较大的教学内容;4、关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活跃课堂环境气氛。隐现问题:1、出现过于重视或过于忽视知识技能的两种倾向,后者甚于前者;2、忽视教材资源的利用和课型特征的把握,弱化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3、忽视学习方式的比较研究和优化组合,影响学生培养终身受益的美术学习能力;4、学生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不明确,影响学生个性化与创造性的兴趣发展;B、普通高中美术课改现状简析:呈现优势:1、意识到新课程的压力与挑战,给学校师生的兴趣与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活力;2、关注美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和选择性,注意开发美术课程资源;3、重视运用现代煤体的教学手段,密切关注模块教学开设条件与师生关系的改善。隐现问题:1、出现“满堂灌”现象和教学随意性大的倾向,忽视高中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整体理解;2、忽略了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跟踪研究,拉不开高中与初中美术学习活动之间应有的学段距离感;3、忽视学生作业评价标准的分层设置或给学生提供了过于复杂烦琐的评价指标,学术论文4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充分动手实践的空间。三、探究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与试验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注重过程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尤其关注适应于美术学科多元教育价值观的“观察一理解”的方法和表现性评价。“观察——理解”的方法主要适应对态度、情感、思维、创造、个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即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学习目标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它充分体现了质性评价的理念,其普遍应用也是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由于美术学习活动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准确量化的活动,美术创作又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行为;同时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中,往往一个美术教师面临十几个班数百名学生,也有不少学校的美术教师同时兼上初中和高中的课,所以要处理好本学科发展性评价与水平性评价的关系,难度很大。为强化有效评价,现结合前述基础美术教育理论的发展观和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分析以及近年在广州市学校试验的情况,建议近年内可采用的评价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构建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的体系,关注通用型评价工具的合理设计一般而言,要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所涉及的权限范围与相关内容是很多的,关键还是要抓好“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故我们主张:着力从“发展性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中小学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发展性美术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这三个方面,搭构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框架(见示意图),重点研究通用型的评价指标和科学合理、简明有效、方便操作的评价工具系列(见附件),力求在总体上凸显美术课改的“亮点”,如:关注三维目标的评价,关注美术教学设计的意识和教学活动实施过程的特征,关注学习方式变革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等。其中,关于美术教学评价表的设计,应关注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不能忽略学校观课文化③的背景。通常国内学校的美术观课活动可根据听课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熟悉的以考核考评为目的、传统单一的观课;另一类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观课,此为非传统的、不以考核为目的的观课。故建议通用型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表的设计与使用,能同时适应于上述两类观课背景,尤其考虑凸显美术学科特征、有助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③邵光华王建磐《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观课活动》学术论文5的有效、方便的评价指标细项。本研究推出的美术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表和中小学生美术学习评价记录卡系列、普通高中美术学业成绩评定表及发展性美术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表,还进一步吸收了后现代教学的评价理念,强调研究者、实验者、评价者既与行动研究直接挂构,也与师生自陈和对白挂钩,现将其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分析示意如下:(二)提倡依学生学龄段特征递进式开展自我评价,关注学生美术学习成长的发展梯度据有关研究表明:“发展性评价应以学生自评能力的培养为基本原则”④。通用型的中小学生美术学习评价记录卡系列就是很值得研究开发的评价工具,应体现不同学龄阶段的特征,学龄越大,评价指标也越有深度;也可以在同一课或同一单元教学评价中,分别依教学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或按美术作业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个性拓展”这三类层次,分别设计有不同深度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以层次递进性的自我评价形式增强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同时,教师应注意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随机分析学生自我评价记录卡中反馈的问题,以更好地体现发展性评价实现的发展性功能。例如某乡镇中学江丽娟老师执教《多姿多彩的服装设计》(广东版实验教材)一课,仅从随机收集的10张初二学生自我评价记录卡中,就能了解本课值得肯定的优点:多数学生都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去查阅资料,也能自④许爱红《对发展性学生评价本质的思考》,参见中国教育学刊第三期2005年3月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行动研究突出师生自评(人文性)重视资源开发(生态性)关注美术文化(灵性)同伴互助(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学生自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术论文6己总结发现服装设计的审美要素和表现技巧;喜欢尝试选择多种材料体现不同的服装设计效果;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发现本课学生的心理需求,如“色彩搭配”的疑难问题(10卡中就有6卡提出了这一共性问题);学生要求加强个性化时尚服装的欣赏,提供“模特”让自己体验“量身设计”的感受。总之,从学生自评卡中反馈的学习“兴奋点”既反映了学生发展性的学习潜质,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信息。又如陈钧老师执教《春天的消息》一课(广东版实验教材)时,从收集的小学生自我评价记录卡中,发现三年级学生都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反馈的学习体会丰富多彩,能从不同的视角发现春天的信息;学生们建议多做春天色彩的游戏(猜色、填色、拼色),让他们把“春天”的明信片画的更漂亮,更有趣;不少记录卡还提出了相同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春天的木棉花开了,树上没有树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科技意识的渗透,隐现本课“美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综合理念。由上可见,适应不同学龄段的美术学习评价记录卡系列的应用价值令人深思。(三)提倡分层次的质性评价,关注学生分类定性发展的目标评价质性评价是相对于定量评价而言的定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是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课的档案袋评价一般可分为过程性和成就性两大类型,而美术课中的观察交流、作品展示、评语及自评、互评也都是重要的质性评价方式。我们主张分层次的质性评价,是指:既突出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的相结合,又提倡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的横向评价,同时也鼓励展示体现学生活动与作业进步过程的纵向评价,总体上尤其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的分层评价。(四)提倡相对性的定量评价模式,关注审美对象的评价细则调控通常我们在学生美术创作竞赛的评价活动中,特邀画家、教育专家作评委,评委们一般都凭着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结合竞赛的主办单位提出的评价细则评出最佳作品。由此,我们也非常认同尹少淳教授曾提出的一种模式,即:美术教
本文标题: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