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冲突范式
冲突范式与可持续发展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胡元梓一、可持续发展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1)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2)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3)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者是GroHarlemBrundtland,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这个定义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5)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②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③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④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6)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7)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1)1991年,中国发起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2)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庄严签署了环境与发展宣言。(3)1994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为了支持《议程》的实施,同时还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4)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这一伟大实践。(5)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6)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4.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谱系A.主要学科: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B.主要理论(1)地球系统观:地球系统科学、环境资源稀缺论、环境价值论、协同发展论(2)生态文明思想:(3)低碳经济概念C.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1)陆地系统科学(2)现代人地关系协调理论(3)区域PRED理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同作用资料来源:(1)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6期;(2)刘仁忠、罗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4)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0年第4期。二、冲突范式1.冲突范式的基本假设冲突与冲突解决理论的基本观点:冲突与冲突解决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常态,冲突与冲突解决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永恒的主题。2.冲突范式的学科谱系冲突与冲突解决理论的知识谱系主要集中在几个学科(1)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国际冲突与国家安全)(2)政治学(政治冲突)、法学(纠纷)、社会学(功能、冲突、互动)3.冲突范式的基本理论框架(1)现实主义的冲突与冲突解决观基本理念:利益(interest)与实力/权力(power))是决定冲突与冲突解决的重要因素。利益的核心要素:兴趣(interest)、重要性实力/权力(power)的核心:影响力包括影响力结构如实力、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权力机构硬实力(强制力):军事力量、经济实力、警察;软实力:文化价值观:道、德、仁、义、礼(儒释道)。基本逻辑:现实主义者都承认人类公共生活中存在三个基本假定:(a)公共事务本质上是冲突的。冲突是常态,而秩序、公平以及道德都是例外。(b)社会实在的本质是群体。社会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单位,是群体。不是自由主义者所说的个人,马克思主义者所称的阶级就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一个社会的特征不仅表现在社会分层上,而且也表现在互相冲突的各社会群体关系体系上。这样,占统治地位的群体在一个社会中握有大权,与人们根据其社会和经济地位来接受属于他们的特权和负担相比,可能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权力”指的不仅仅是对强制工具的控制。它指的是个体或群体能借以对其他个体或群体施加控制性影响的一切手段。----【美】李普塞特:《共识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25页。(c)在所有的社会公共生活中,追求权力/实力和安全是人类的首要动机。但并不是说,权力/实力和安全是人类唯一甚或是最重要的目标。作为人类,我们珍视真、善、美。现实主义并不排斥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它所强调的是,除非人们的安全在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实力斗争中得到保障,否则,所有这些高尚的目标都无法实现。(2)制度主义的冲突与冲突解决观基本理念:制度与规制基本理论体系:a.规范制度主义:规范与价值的重要性b.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行动者的理性、规则与规范c.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d.经验制度主义:可操作性e.社会学制度主义:种群生态模式的重要性f.利益代表制度主义:政党与利益集团的重要性参考资料(1)【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2)【美】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3)建构主义的冲突与冲突解决观基本理念:社会政治互动、社会政治认同建构主义认为,冲突是可以消除的,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可以通过社会政治互动造就出一种从根本上趋于合作的社会政治文化。在建构主义看来,冲突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社会认识和文化观念,在这里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所推崇的利益、实力及其实力的平衡、体制与制度的建构,在他们看来,都是由社会政治互动形成的社会观念的产物,都是由观念与文化造就的。一句话:社会实践(社会政治互动)是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关键。(4)小结总的说来,这三个理论学派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政治冲突的本质。每一角度、每一层面都与百年来时代的背景及其历史密切相联。几个学派相互补充,共同丰富和加深我们对冲突解决的认识。对个人/组织的启示(A)勤奋努力,充实自身的实力与综合实力(power)/实力结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与金融资本。是解决一切冲突的起点。如何充实或扩大自己的实力呢?(interest)、(“观自在,心法一如”)核心问题: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兴趣与重要性)儒家:“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道家:“知人者智,自知则明”,“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第33章)佛家:“观自在菩提萨陀,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B)明确(正式/非正式)制度与规则,遵守(博弈)制度与规则。核心问题:悟道~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文之道/政道、商道、学道(C)加强社会互动,扩大(与对方的)共识。增强社会有关方面对自己的信任。不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广结善缘)核心问题:心态开放,互动------形成认同,消除误解,获得信任。对国家和地区的启示(1)不断提高国家/地区的实力(政治、经济、军事、符号(软实力))~核心竞争力(2)建构公共权力机构,科学有效地配置国家或地区权力(Public&Republic),形成合理的权力结构(powerstructure)。(3)完善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4)扩大社会政治参与,弱化群体的边界,增进社会各方的共识和互信,形成广泛的社会政治认同。三、冲突范式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意义1.现实主义与可持续发展(1)明确社会主体(组织)利益的重要性: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2)建构权力机构的重要性(地区):要有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权力机构(3)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区位优势)2.制度主义与可持续发展(1)建立规范、规则(2)尊重历史传统(3)强调可操作性(4)建构种群生态(5)发挥政党和利益集团的作用3.建构主义与可持续发展(1)参与第一,互动第一,实践第一(2)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的普遍形成(3)建构区域文化认同(4)增进社会政治信任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冲突范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