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1.4-地域文化与人口(湘教版)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荷兰风车玛雅古迹(墨西哥)菲律宾梯田那达慕大会(内蒙古)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和。泰姬陵(印度)金字塔(埃及)吴哥古迹(柬埔寨)吊脚楼雅典卫城斗牛天安门小麦地论语江南稻田水田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讨论与判断]下列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文化?哪些不是?【海南岛】【服装】【饮食】【房屋】【冲积平原】【火车】【梯田】【机床】【河流】【建筑技术】【空气】【艺术】【宗教】【水库】【“中国梦”】【太阳光】【校规】【哲学】【尊老爱幼】√√√√√√√√√√√√√√通俗地说,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经过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人类创造。金字塔(埃及)吴哥窟(柬埔寨)泰姬陵(印度)俄罗斯红场朝鲜印度沙特泰国日本①②③⑤地域文化:像这种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文化现象,也是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称为地域文化。④从以上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没有地域差异,如果有,这种差异现象称为什么?阅读教材p22思考:1、有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较大?分别是如何影响的?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有哪些不同?一、文化背景与人口——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婚俗习惯的差异14岁孩子当妈丁克家庭材料一:爱尔兰人口1986年约为350万,当前人口约374.4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首都都柏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婚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有国家。根据1951年的人口普查,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当前爱尔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为零。思考:1、晚婚对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何影响?2、发达国家还有哪些婚俗文化会对人口的增长产生影响?如何影响????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结合回答,填写下表。影响文化差异现象出生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婚俗初婚年龄大小婚姻稳定程度宗教早婚,生育时间延长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稳定不稳定,离婚率高提高出生率降低出生率提高出生率降低出生率提高出生率为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人口增长一、外国文化与人口二、中国文化与人口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传统的人口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哪些方面带来了影响?带来了什么影响?二、中国文化与人口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利于劳动力增殖人口压力十分沉重原因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婚年龄降低人口出生率。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婚姻观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多育多子“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崇尚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增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只生一个“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生育现象生育观念形成观念的原因降低人口出生率。生育观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观念社会时期形成原因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农业“士”“农”“工”“商”是人们当时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士”是统治阶级,“农”被尊称为财富(粮食)的制造者,“工商业者”则被称为不造财富(粮食)而被贬斥。全民皆商现代农业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新观念增加职业选择职业观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安土重迁四海为家“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观念商品经济定居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影响婚姻的范围、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人口迁移阅读卡片:“小时候妈妈就嫌我筷子拿得太高,会嫁得远。”文兰说,但远到近千公里却超出了她和她父母的想像。这个曾经认为自己走不出县城的江西姑娘,如今却过长江、跨黄河地嫁到了河北。千里姻缘一线牵地域,不再是择偶的重要因素“现在地域不但不是限制,有时甚至是一种优势。”在媒体工作的朱小姐说,“这样可以带着下一代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有关专家还表示,择偶半径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通婚半径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阅读卡片:陕西乾隆《雒南县志》说的“婚姻必择同乡”,指的就是当地民间的婚姻关系。“嫁娶不越境”血缘关系越远,基因(DNA)组成差异越大,互补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好。任何地域都会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地域文化文化背景婚姻宗教人口中国文化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人口总结: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A、人口数量的多少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C、社会、经济的差异D、文化、环境的差异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CAD读右图,回答4-6题: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ACB
本文标题:1.4-地域文化与人口(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5697 .html